方 玲 馬 婉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腦卒中后抑郁是腦卒中后最常見的一種神經(jīng)精神并發(fā)癥,除表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缺損外,還出現(xiàn)意志缺乏、自責自罪、消極悲觀、情緒低落、焦慮、失眠,嚴重者會出現(xiàn)自殺傾向〔1〕。臨床調查顯示腦卒中后抑郁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認知功能及神經(jīng)功能,成為影響患者腦卒中復發(fā)及功能恢復的獨立危險因素〔2,3〕。腦卒中后抑郁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與氧化應激直接相關的氧化-抗氧化系統(tǒng)失衡假說受到重視,且相關研究認為過多的氧自由基可損害神經(jīng)元,使其水平降低,導致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釋放減少,從而引起抑郁癥的發(fā)生〔4,5〕。因此,本研究探討氟西汀對腦卒中后抑郁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
1.1實驗動物 SPF級SD大鼠40只,雌性大鼠20只,雄性大鼠20只,體重(220±20)g,放置于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適應性飼養(yǎng)7 d。所有大鼠來源于上海實驗動物中心。
1.2實驗藥物 鹽酸文拉法辛膠囊(生產(chǎn)廠家: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鹽酸氟西汀膠囊(生產(chǎn)廠家: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
1.3主要試劑和儀器 大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B001 Morris水迷宮(北京智鼠多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方法
1.4.1實驗分組及給藥 40只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陽性對照組、試驗組,每組10只。正常組:給予大鼠等劑量生理鹽水灌胃,每天1次;模型組于造模成功后給予大鼠等劑量生理鹽水灌胃,每天1次;陽性對照組:給予大鼠鹽酸文拉法辛膠囊10 mg/kg灌胃,每天1次;試驗組:給予大鼠鹽酸氟西汀膠囊10 mg/kg,每天1次。末次給藥后大鼠禁食12 h,給予大鼠3 ml/kg的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于大鼠腹主動脈取血,取大鼠腦,剝離海馬,放置于-20℃保存?zhèn)溆谩?/p>
1.4.2開野試驗 采用敞箱(規(guī)格:80 cm×80 cm×40 cm),底面劃分成25個面積相等的方格,將大鼠放入適應60 s后,觀察大鼠3 min內水平運動格數(shù)(大鼠四爪皆進入計數(shù)為1分)、垂直豎立次數(shù)(大鼠攀附箱底或者兩前爪騰空計為1分),以總分為最后得分。將大鼠每次均從同一角落放入,待測試結束后,采用消毒液擦拭,晾干待用。
1.4.3Morris水迷宮試驗 該試驗共分為A、B、C、D 4個象限。首先于大鼠訓練前,加自來水于水迷宮中,再加墨汁使水變漆黑,將平臺置于D象限水面下2 cm左右,使其可于實驗光線下對大鼠不可見。試驗均于9∶00~15∶00進行,需保持大鼠室內安靜,燈光狀態(tài)及物品放置一致,水溫(23±2)℃。于第1~4天對大鼠進行定位航行實驗:從4個象限按照逆時針方向將大鼠面向池壁放于水中,觀察且計時60 s。采用攝像系統(tǒng)記錄大鼠尋找且爬上平臺的時間為逃避潛伏期,若大鼠60 s內未找到平臺,則引導其至平臺,讓其停留15 s,逃避潛伏期計為60 s。完成后以4 d的逃避潛伏期反映大鼠的學習能力。于大鼠第5天進行空間探索實驗:將平撤除,從距原平臺最遠的B象限將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并且記錄大鼠在60 s內各象限游泳時間,空間探索時間以在原平臺所在D象限游泳時間,作為記憶成績。
1.4.4海馬SOD和MDA水平檢測 取1.4.1剝離的海馬組織,采用比色法測定SOD和MDA水平。
1.5觀察指標 ①觀察各組自主活動次數(shù)變化;②觀察各組逃避潛伏期變化;③觀察各組空間探索時間變化;④觀察各組海馬組織內SOD和MDA水平變化。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t及F檢驗。
2.1各組自主活動次數(shù)變化比較 與正常組自主活動次數(shù)〔(35.91±5.98)次〕比較,模型組〔(4.79±1.42)次〕、陽性對照組〔(18.36±4.91)次〕和試驗組〔(23.69±2.76)次〕自主活動次數(shù)明顯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較,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自主活動次數(shù)明顯增加(P<0.05);試驗組大鼠自主活動次數(shù)明顯多于陽性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各組逃避潛伏期變化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大鼠逃避潛伏期明顯延長(P<0.05);與模型組比較,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大鼠逃避潛伏期明顯縮短(P<0.05);試驗組大鼠逃避潛伏期明顯低于陽性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各組逃避潛伏期變化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與陽性對照組比較:3)P<0.05,下表同
2.3各組空間探索時間變化比較 與正常組空間探索時間〔(28.31±3.74)s〕比較,模型組〔(16.47±2.12)s〕、陽性對照組 〔(22.13±1.64)s〕和試驗組〔(25.43±2.80)s〕大鼠空間探索時間明顯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較,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大鼠空間探索時間明顯延長(P<0.05);試驗組大鼠空間探索時間明顯長于陽性對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4各組海馬組織內SOD和MDA水平變化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海馬組織內SOD水平明顯降低,而MDA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海馬組織內SOD水平明顯升高,而MDA水平明顯下降(P<0.05);試驗組海馬組織內SOD水平明顯高于陽性對照組,而MDA水平顯著低于陽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各組海馬組織內SOD和MDA水平變化比較
腦卒中后抑郁主要是腦卒中后出現(xiàn)以興趣減退、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病癥,是腦卒中常見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腦卒中治療和預后〔6,7〕。目前,腦卒中后抑郁治療以抗抑郁細胞改善癥狀為主。氟西汀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是常見的臨床上一線抗抑郁藥物,但目前對其潛在的抗抑郁作用仍不十分明確〔8,9〕。研究報道發(fā)現(xiàn),氟西汀治療能夠誘導正常大鼠海馬和皮層EAAT2表達升高〔10〕。開野試驗主要是一種廣泛用于動脈的自主活動能力及探索能力的評價,其活動評分主要反映大鼠的活動,并且垂直活動評分可反映大鼠對新鮮環(huán)境的好奇程度〔11〕。而開野試驗中,大鼠水平活動下降主要反映其活動度減少,垂直活動下降主要反映對新鮮緩解的好奇程度減少〔12〕。本研究表明,氟西汀可增加大鼠自主活動次數(shù)。Morris水迷宮試驗是一種主要用于考察動物空間學習記憶能力,該實驗方法廣泛用于與大腦海馬組織病變相關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研究〔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氟西汀可提高學習記憶能力。近年來,氧化應激作為研究熱點,被認為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抑郁癥、腦卒中等〔15〕,認為腦卒中后抑郁發(fā)病機制中,與氧化應激直接相關的氧化-抗氧化系統(tǒng)失衡假說受到廣大學者關注。MDA和SOD是氧化-抗氧化系統(tǒng)中重要的兩個因子〔16〕。本研究表明,氟西汀可通過提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改善氧化應激。綜上所述,氟西汀可改善腦卒中后抑郁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其機制可能與降低腦內MDA水平和增加SOD水平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