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文娟
夏日的一天,酷暑難當,4歲的兒子萌萌提出要吃冰淇淋,我毫不猶豫答應了,因為我們有過約定,超過35度的天氣可以吃一個冰淇淋,不過只能吃一個。萌萌剛吃完一會兒,家里來了小客人,萌萌很熱情地拿出冰淇淋招呼小客人,從而提出新要求:他也想再吃一個。我不想破了規(guī)矩,就拿約定說事,誰知萌萌不買賬,自己從冰箱里拿出了冰淇淋,我再次勸說:“自己放回去,不然媽媽拿走了?!泵让群敛皇救醯卣f:“你拿走,我就哭,我一哭你就給我吃了!”
第一次聽到他這樣的回答,我感到既詫異又氣憤,憋著這股氣,我堅持沒有答應他再吃一個冰淇淋的要求,他哭鬧了好一會兒,見我沒有松口的意思,主動討好我:“媽媽,這個冰淇淋給你吃吧,你今天沒吃過,我吃過了,明天再吃?!?/p>
事情過后,靜下心來想想萌萌最近的表現(xiàn),我陷入了沉思。為什么兒子會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這段時間我的教育方法存在問題?萌萌本來是個比較通情達理的男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講道理,不胡鬧。最近一段時間,他卻變得特別容易哭,比如,不想在親戚家吃飯,爸爸不讓他把動畫片看完,或者他的積木被碰倒了,他都會大哭大鬧。起初我們也想堅持不順從他,可看到他哭得臉色發(fā)紫,傷心欲絕的樣子,就會不由自主地心軟下來。
最近幾天,萌萌的哭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我覺得應該是他發(fā)現(xiàn)了,只要自己一哭泣,大人招架不住的時候,就會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于是,在不知不覺中,萌萌掌握了“哭泣”這個對付大人的好武器。
我想不僅是萌萌,肯定還有許多像他一樣的孩子,把眼淚當成對付家長的武器。通過哭,他們可以引起家長的關懷和注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么,怎樣才能使孩子不再隨便使用“哭泣”這個武器呢?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孩子把“哭泣”當武器,歸根結底都是由家長造成的,因此,只有家長才能讓孩子扔掉這個武器。
家長要做到堅持原則,如果我們因為孩子的哭泣而答應了他們的無理要求,這就等于間接地告訴孩子:只要哭泣就能使愿望得到實現(xiàn)。要使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我們就不應該被孩子的哭泣所軟化。
因此,家長要善于識破孩子的小聰明,不被孩子的眼淚所蒙蔽,更不要因為孩子的眼淚而一時心軟改變自己原來的決定。因為這樣做不但會給孩子造成一切無底線的感覺,影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會讓孩子的哭泣得到了“回報”,間接鼓勵了他們的哭泣行為。
堅持原則和約定,就是對孩子“哭泣”行為最有效的回應。當孩子哭泣時,我們不要過分關注,讓孩子知道,眼淚并不能解決問題?;蛘撸敃r就直接向孩子明確指出,哭泣是沒有用的,讓孩子主動放棄“哭泣”這一武器。相信這樣幾次之后,當孩子發(fā)現(xiàn)哭泣的確不能讓父母關注自己錯誤的行為,眼淚的確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時,他們自然就不會再用眼淚做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