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安海中心小學 張冬紅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對于學生學習情況始終處于一種“放任式、機械式”的模式,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語文教學效果有好處。然而在素質(zhì)教育化的今天,這種方式顯然是不行的。因此,要在語文教學當中貫穿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發(fā)揮到最高,以此來不斷地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對于小學基礎(chǔ)的學生來說,在閱讀語文課本時,一定要采取有感情式的方法進行閱讀,在讀課文中體會作者的感想以及作者的神韻,學習作者的精氣神,從而掌握作者的獨特思維。通過這種大量的閱讀使學生能夠掌握文章的語氣、節(jié)奏以及情感,揣摩作者的意圖,能夠充分掌握語文生動的造詞用句。例如,在教學《小小的船》一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語文情景,首先反復閱讀課文,在熟練的基礎(chǔ)上,帶著學生一起理解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描繪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作者此時坐在船上面看著藍藍的天空和彎彎的月兒,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老師可以柔聲給學生們再誦讀一遍,讀著讀著,學生們內(nèi)心的感情就油然而生了。這時候老師再讓大家齊讀,大家懷著對夜景的美好憧憬,將文章的思想感情也能充分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充分掌握文章內(nèi)容,也能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讓學生短時間內(nèi)掌握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是不可能的,這是需要一個漫長的培養(yǎng)過程的。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適當為學生設(shè)置教學情景,將學生帶入老師的情景當中,而不是將抽象的東西硬生生灌輸?shù)綄W生的腦海之中,要他們?nèi)ニ烙浻脖掣静焕斫獾臇|西,這是不正確的做法。老師應(yīng)該根據(jù)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抓住機會,巧妙設(shè)計教學情景,讓學生們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小學教材中《雨點兒》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中飄落下來。半空中,大雨點兒問小雨點兒:“你要到哪里去?”小雨點兒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大雨點兒說:“我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辈痪?,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老師在朗讀完之后,問學生們:為什么大雨點兒在半空中要問小雨點兒去哪里呀?難道它是沒有想好自己去哪里嗎?在小雨點兒落地的地方,花草怎么樣了呀?比起之前的花草有什么變化嗎?在大雨點兒落地的地方,又發(fā)生了什么?通過設(shè)置這樣一個情景,讓學生在想象中開闊思維,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最后達到情感上的雙向共鳴。
學生只有對教學目標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學習的態(tài)度才會更積極??梢?,只有學生對閱讀活動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們的主體性觀念才會更強,才能得到有效的喚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一針見血地提出教學的明確目標,使學生針對目標做出執(zhí)行措施,使得語文素質(zhì)能夠獲得多方面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例如,老師在復習導入一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這幾種大自然的語言中,你們喜歡哪種,可以分組配坐,然后一塊兒探討和學習?!庇谑?,學生針對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了多人分組,并把自己的小組命名為“白云研究組”“黑土研究組”“昆蟲研究組”等各色各異的名稱,顯然對于大家的吸引力很高。在此基礎(chǔ)上,老師進行了教學目標的說明:這一節(jié),你們具體是想研究什么呢?經(jīng)過學生們的討論,最終確定了研究的方向,確定了閱讀目標:1.讀好這首詩;2.仔細品味詩的內(nèi)涵,將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進行勾畫;3.懂得這首詩中的知識。教師要求學生圍繞制定的教學目標展開小組之間的討論和研究。由于有了教學目標,學生對于閱讀懷著很高的熱情和興趣感,用自己的心靈仔細感受和擁抱文章,展現(xiàn)了他們的原生態(tài)。
在教學活動中,小學生對于老師閱讀長篇大論很可能就是提不起興趣,就像一個媽媽一樣,啰里啰嗦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學會精讀和細讀,只有將課文凝練成精,提取有質(zhì)量內(nèi)涵的東西,學生才不會反感,才會對語文教學有興趣。在精講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學生的感受,學生是主角,不是配角。要引導學生理解,將不懂的重點段落進行勾畫,課后找資料再次反復理解。這樣他們的主動性也能提高,知識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教學效果也會很理想。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措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積累,而在此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老師抓住時機,給予學生鼓勵和自信,運用自己的新型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