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 童周靜
隨著中國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我國語文課程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這就讓許多學校開始進行全面的語文課程建設(shè),其中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閱讀和寫作教學,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們有著足夠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很好地進行語文學習。閱讀和寫作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如果可以融合教學,那么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保證學生們的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重要性之一就是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離的,閱讀其實就是對寫作內(nèi)容的解析,而寫作就是將自己解析的內(nèi)容記述出來,二者相輔相成。進行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進行雙向的寫作和閱讀教學,這對于語文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在當前來看,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理解程度普遍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學習的語文內(nèi)容到底是什么,其實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主要就是閱讀和寫作,閱讀是讓學生良好地理解前人的思想,而寫作則是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有效地書寫出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這兩種內(nèi)容是分開的,因此大部分的學生都不能較好地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從而導致了學生不能較好地理解其中的內(nèi)容。但是閱讀與寫作教學相融合,就可以促進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語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方法之一就是閱讀續(xù)寫。這樣能讓學生加深對于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也能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例如在課程《猴王出世》中,老師就可以讓學生續(xù)寫這個故事,讓學生理解猴子這種動物的寫作方式和寫作內(nèi)容,從而提升學生在動物方面的寫作能力。猴子是一種平常不容易見到的生物,在課本中除了內(nèi)容外還包含圖畫,這樣學生能觀察到猴子的具體描寫和圖樣,從而加深對猴子的印象。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寫作品評。這種方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就是讓學生進行寫作,讓學生多進行寫作,就可以得到相關(guān)的鍛煉。第二個部分就是讓學生互相品評作品。這個步驟其實就是讓學生進行一次閱讀理解,只不過閱讀的文章從名家作品換成了學生自己寫作的內(nèi)容,這對于學生的閱讀提升而言是至關(guān)重要的。第三個部分是老師的點評,老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這樣既可以保證寫作的內(nèi)容得到老師的講解,也能讓學生知道自己閱讀中的問題。例如在課程《貓》中,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對這個作品進行評價,然后描寫貓的形象,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和寫作能力。
每一個小學生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一個小學生對于一種事物的理解也都是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課本上的形象只能代表作者的一些想法,而不能代表小學生的想法。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寫作,讓小學生根據(jù)課本的內(nèi)容進行改寫也是一種不錯的手段,這種手段更加具有生活性。例如在課文《與象共舞》中,課文本身的內(nèi)容描繪的是大象與人之間的和諧性,但是這些可能和小學生對于大象的印象有一定的不同。因此,老師可以讓小學生自行描繪大象,學生就寫出了笨拙的大象、懶惰的大象等。這些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大象形象,能夠充實學生對于大象的印象。我們一直提倡文學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生活中的印象和自己的見聞是非常有好處的。
總之,小學是一個學生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小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zhì)和思想素質(zhì)都處于萌芽時期,對于這個時期的學生,應(yīng)該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教育,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學內(nèi)容。尤其是語文教學,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chǔ),學好語文,才能深入理解其他學科內(nèi)容。本文提出了上述內(nèi)容,希望可以有效保證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