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南興鎮(zhèn)三星學校,四川 德陽618000)
語文學習的基礎要從識字開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它的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到普通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而且也影響到未來整個民族文化素質(zhì)的高低。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剛?cè)雽W不久就要面對大量不認識的文字,就需要進行學習,這十分不符合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模式。因此,對小學語文低段識字的教學工作成為了當下急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程度采取適合學生認知發(fā)展的教育教學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調(diào)動起他們在主動識字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引導和幫助他們主動參與到識字的課堂實踐當中。
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是保證小學各科目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由于年齡偏小,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在進行識字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因此,教師在對低段小學語文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學生進行生字和生詞的學習。這聽起來似乎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依然普遍存在著低段識字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究其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教學方法比較單調(diào),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比如,講授“你”這個字,先由教師教學生筆畫順序,然后讓學生對于老師剛才的書寫順序進行模仿。
接下來以同樣的方式教學生進行拼讀組詞,最后通過大聲反復朗讀的方式加強對所學生詞的記憶。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比較單調(diào)和枯燥,無法提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從而造成學習效率較低。二是教學內(nèi)容比較復雜,學生根本不懂。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一個漢字,就需要全面掌握關于該個生字的組詞、讀音、意思等多個方面的內(nèi)容,這對于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十分有限的小學低段班的學生來說,缺失存在極大的困難[1]。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于小學生的識字教學來說,同樣也不例外。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不能讓他們簡單的就認識生字而孤立識字的意義,而是要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識字的情境,激發(fā)他們識字的興趣。
比如,在對《我是什么》進行識字教學時,通過猜謎語的課前導入教學,讓學生認識文中的生字,并能準確進行拼讀。老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來考考大家,看看我們班的同學誰最聰明。第一個是:忽然不見忽然有,像龍像虎又像狗,從來不怕太陽曬,大風吹來它就走。第二個是: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從天降,小孩好奇捧在手,慢慢變成水汪汪。第三個是: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落在水中無影蹤,農(nóng)田莊稼笑哈哈。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學生們紛紛舉手發(fā)言說出它們分別就是云、冰雹、雨。老師:“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他們吧?!贝藭r,老師就對此篇課文進行范讀,這個時候,學生一定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并且開動腦筋,最終分析出我就是水[2]。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自制力相對較弱,在對他們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如果采取一味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識字,將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最終導致學習不佳。針對小學生這種生性活潑好動的個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其與教學做好結(jié)合,引導他們利用游戲的教學方式來學習漢字,從而最大程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
比如,在對《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通過設計一個開火車的識字游戲,游戲中,由教師給出一個圖片或是一個字的讀音,學生對應作答。老師說:“火車火車你往哪離開?”學生說:“火車火車你往這里開!”讓學生按照順序來對本節(jié)課的生字進行拼讀,分析字形,如果同學們對于哪個字的拼讀或是認識不正確,那么火車就不能繼續(xù)開動,需要停下來進行維修,此時就由教師對同學們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和糾正。又如:學生拿出自作的識字卡片,在課堂上找朋友識字,老師提問“鄧鄧鄧,你在哪里?”學生就舉起卡片“鄧”來,并回答:“鄧鄧鄧,在這里?!蹦苎杆俚呐e起來,就說明學生認識了。這樣的方式,既調(diào)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識字的效率。
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應該回歸生活,服務于生活。因此,在對小學語文低段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其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緊密的結(jié)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漢字,這樣做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印象和記憶,還能夠大大提升小學生識字的效率。
比如,小學生和家長到超市去采購生活用品,進行購物時,家長就可以將貨架上的商品與商品價簽上所標注的漢語品名進行結(jié)合,引導孩子進行漢字的記憶。再比如,對《姓氏歌》進行識字教學時,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同學們每天都在用名字稱呼著班里的同學,也都知道名字是由兩個部分組成,課程的開始,教師可以請同學拿出課前事先準備好的姓氏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然后繼續(xù)向?qū)W生進行提問:“誰知道中國有哪些姓氏,中國姓氏的來歷是什么,其實每個姓氏背后都有一個傳說,同學們,你們誰知道自己姓氏背后的故事?”通過將識字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們將之前不認識的有關姓氏的生字與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識字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教師在對識字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關于識字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法。對于小學語文低段識字的教學工作,不在于教會了學生認識了多少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識字方法的掌握,只有教會方法,讓他們學懂學透,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漢字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