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灌云縣沂北中心小學 陳紅蔚
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發(fā)展方向,但由于小學生的心理正處于發(fā)展初期,缺乏對事物基本的判斷力和歸納能力,因此當他們大量閱讀課內(nèi)課外文章后,無法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對其進行系統(tǒng)歸納,從而一方面導致儲備的知識凌亂地堆積在大腦中,降低了詞匯的使用質(zhì)量和使用效率,而另一方面,這些閱讀儲備的知識在應試教育的需求下,也不能很快地連接起來,故而也無法有效地服務于這種高強度的考試,降低了學生閱讀興趣,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閱讀寫作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加強對學生分類管理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在強化學生素材意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整理分類能力,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根據(jù)文章的情感線索,將其歸納為“親情”類、“友情”類等文章體系,教師再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體系,加強對學生分類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背影》《我的母親》《藏羚羊跪拜》等文章,描寫的都是關于“親情”的文章,在進行教學時,教育工作者可一方面讓學生們摘錄優(yōu)美的名言詩歌,從而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寶庫,而另一方面,通過針對性的分類教學方式,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分類習慣,使其在高強度的考試中能有更多的借鑒和引用,增強文章思想深度,同時還提高了語文作文的整體水準。
教育工作者在進行閱讀寫作契合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采取制作讀書卡片、記錄讀書筆記以及五分鐘演講的教育方式,強化學生歸類意識,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分類目錄的習慣。例如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將主旨相近的文章進行歸納總結,比如勵志類的文章有《霍金》《長征》,勤奮類的文章有《送東陽馬生序》《墨池記》,記錄類的文章有《列寧傳記》等等,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某些類別相近的優(yōu)美語句記錄在一起,從而在有效的時間里實現(xiàn)豐富充實自己的目的。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通過“課前五分鐘演講”的教學模式,做到階段主題鮮明,同時加深學生對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應用,即教師通過規(guī)定課堂主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課下進行語句的搜集和歸納,然后讓其在課前五分鐘聲情并茂的表達和高尚思想的引領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情感水平,從而有助于加深自己對于語句的理解和記憶,而后再碰到類似的話題時,可以做到“依卷千言”“優(yōu)中選優(yōu)”。
教育工作者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引導者,在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契合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職能,向?qū)W生們推薦一些精美文章,讓其來進行品讀,使其做到“有效閱讀”,同時還逐漸增強了學生對美文的審美趨向。在進行閱讀寫作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內(nèi)閱讀習慣,同時還要適時地向?qū)W生們科學地推薦一些課外名篇,例如《雨巷》《我打江南走過》《坐看一山青》《仰頭看生活》等,文章的選取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需求心理,保障這些推薦文章具有較強目的性,同時還能和課內(nèi)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連接,從而達到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審美品位,形成較好語感的直接效果。其實簡單來說,“有效閱讀”還包括對一些具體作文語言的支持,例如當學生們作文的題記或者開頭語言不夠精彩時,教育工作者還應該適時地向?qū)W生們推薦一些具有優(yōu)美語感的語言片段,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這些語言的妙處,同時也為他們學會更好地選擇文章片段,更好地模仿精彩新穎的句式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閱讀和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是提高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有加強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一般來說,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如下手段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其一,加強對材料的篩選。閱讀文本作為孩子的讀物,其有趣程度、精彩程度和對學生吸引力的高低是影響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因此,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教師們應選取一些內(nèi)容積極向上、豐富精彩的刊物讓學生們閱讀,從而為其閱讀習慣的良好養(yǎng)成奠定堅實的基礎;其二,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近年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在教育過程中的廣泛應用不僅保障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同時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樹立正確學習理念等方面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閱讀寫作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播放優(yōu)美片段、圖片、影像音頻等教學資料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再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還有利于學生閱讀寫作興趣的激發(fā)。
小學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初始時期,其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學習態(tài)度的樹立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還應該提高對他們閱讀分辨力的關注度,從而降低他們受外界的影響,同時,為其各項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總的來說,小學階段課堂氛圍的規(guī)范性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良好的閱讀寫作氛圍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品格、文學修養(yǎng)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我們老師在進行閱讀和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在教室中創(chuàng)設圖書角、成立寫作興趣小組和樹立學習榜樣的方法,營造一個和諧的閱讀寫作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閱讀,同時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進行情感的疏通和藝術的表達過程中,通過不同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思具有本質(zhì)差異,因此在實際的閱讀寫作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對于文章講解角度的不同所起到的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為了保障學生整體寫作能力的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采取對一篇寫作手法較多的文章進行深度剖析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了解每種寫作手法的作用與表達效果,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對于寫作手法運用的靈活度。但在進行寫作手法的講解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講,還要多舉一些例子,同時在技法的指導中,教師不僅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同時還要勇于創(chuàng)新,要讓學生認識到技法的內(nèi)涵和運用方式,豐富文章的情感。
新課程改革下,對學生課堂學習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進行評價的教學方式受到了社會各教育機構的普遍認可和廣泛應用。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保障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正確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寫的文章中的優(yōu)缺點,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文章中的不足之處,同時在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等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須秉承著“公平、公正”的評價原則,不能存在任何的偏袒和偏見。
總而言之,閱讀和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其教育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受到了教育機構以及教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而從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將閱讀和寫作兩者進行有效契合不僅能有效地改善小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教學效率,同時也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為學生讀寫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