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潔玲
(濟寧市育才中學分校 ,山東 濟寧 272100)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為主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內分泌及心理、行為的突變階段。青春期的個體正處在“第2次生長發(fā)育高峰”,不僅身高、體重、肩寬和骨盆寬等有了明顯的變化,而且神經、心血管、呼吸等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也日趨完善,男女兩性的性器官和性機能都迅速成熟,男生、女生同時出現“第二性征”。由于生理上的變化帶來了性意識的覺醒。一般地說,女性比男性青春期開始得早,結束得也早。兒童生長發(fā)育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一般在10~20歲。青春期的起始年齡、發(fā)育速度和程度及成熟,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本文以女生為例,更多關注青春期女生的生理、心理變化及成熟程度,幫助她們更好地完成青春期的過渡。
由于生理上很快進入成人階段,與心理、行為以及社會學等方面的發(fā)育不相一致,青春期出現一些特有的問題。在筆者日常的教學工作進行中,對本年級的女生進行細致觀察并進行了相應的問卷調查,同時對其他年級的女生進行問卷調查,總結出以下青春期女生常出現的問題。
2.1.1 逆反、消極心理強烈 處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同時具有這一問題,男生的表現較為強烈。但在某些女生身上不經意間顯露出的逆反情緒,也是非常強烈且固執(zhí)的。對父母、師長的依服、順從、親密感淡漠了,對他們的言行常感厭煩,對他們的管教十分抵觸。
2.1.2 缺乏自信,自尊心過強 青春發(fā)育期,與生長發(fā)育有關的激素保證了機體各個器官與組織的生長、發(fā)育及成熟。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甲狀腺素、促性腺素等的分泌都達到新的水平。因此,青春期女生在體形、體重及皮膚等方面發(fā)生很大改變。一些女生出現體重增加、臉上長痘等反應,導致一些女生自信心下降。
2.1.3 過度自信,獨立意識強 由于青春期發(fā)育的影響,一部分女生在體態(tài)、皮膚等方面開始優(yōu)于她人,表現出身高較高、體重較輕,皮膚白皙,促使有些女生在心理上過度自信,過分地表現自己。這部分女生獨立意識很強,愿意接受教師給予的個人任務。在動作技能展示時,表現得尤為積極。
2.1.4 過度比較,盲目追求個性發(fā)展由于有些女生學習興趣低,無目標、動力,對所學專業(yè)冷淡,精神無所寄托,其行為由緊張、壓抑,而后轉向標新立異,盲目追求個性發(fā)展,如奇裝異服、抽煙喝酒、尋求刺激、蠻橫任性、爭強好斗等。因為學業(yè)成績較差,反而通過個性的發(fā)展吸引到更多的目光,使得這部分女生更加得目空一切。
2.2.1 侵犯行為 侵犯行為在女生青少年期頗為常見,表現為受挫折時,出現焦慮不安、暴怒、傷人毀物,特別是對父母、教師和朋友也蠻橫無理,肆意攻擊。這種行為與單純的發(fā)脾氣不同,常常造成對他人的人身傷害或物質損壞。
青少年女生對自然、社會和人際具有一定的感受性,自我意識也不斷地發(fā)展,而心理發(fā)展又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當客觀事物使她們主觀感受到挫折時,她們就容易產生“孩子樣”的防衛(wèi)反應,如攻擊、退化、固執(zhí)、妥協(xié)、合理化、幽默和升華等外泄形式,或者形成冷漠、焦慮等內部抑郁形式。攻擊性行為是挫折反應中最強烈最極端的一種反應。青少年女生的不良攻擊行為對社會和自身的危害最大。攻擊反應可以暫時達到一定的心理平衡,但這種心理平衡難以持久,是有害的。
除了體力攻擊外,侵犯行為也表現在語言攻擊上,這些人出言不遜,開口得罪人,或頂撞或罵人或挖苦或諷刺或嘲笑,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得罪了她,她恨全世界的人。
2.2.2 小團體現象 由于空間上容易接近、年齡相當、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女生也會像男生一樣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團體中。這些小團體的成員相互間有高度的忠誠感,在行為方面也有很大的約束力。
2.2.3 早戀或異性交往過密 青少年女生的生理成熟與心理發(fā)展之間不平衡,中間會出現很大矛盾。也就是說,從生理上她有這種要求,但心理成熟程度還遠遠跟不上。在早戀中有些女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且由于心理成熟的程度跟不上,常常對戀愛中的變化適應不了。但是由于思想不夠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女孩子的感情也較脆弱。
許多女生對青春期的了解是盲目的,甚至是無知的。一些女生對自身青春期的反應意識薄弱,甚至一無所知。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其生長發(fā)育的,更多青春期知識的傳授就顯得十分重要。
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內堂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教學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過度的重視外堂課,以至于忽略了這部分知識的傳授。內堂課中,向學生傳遞關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以及青春期知識,讓學生在了解知識的情況下對自身的成長發(fā)育有一定的認知,從而更好地給自己定位。并傳授給學生調節(jié)個人情緒、處理與他人關系等社會交往的方式方法,使學生能夠在了解自身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握自己。
體育運動對人生長發(fā)育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處于青春期中女生,正是身體迅速發(fā)展的時候,通過適度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其骨骼健康的生長發(fā)育。運動的同時,加快了血液循環(huán),使骨組織的血液供應大大提高,從而加快了造骨過程。而且,經常的戶外活動,通過日光照射能夠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加速了骨的鈣化,使骨質更加堅實。
處于青春期的女生,身心各方面正經歷著急劇的變化,使他們表現出擁有個人色彩的情緒特征。專家指出,消極的反應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善的。體育鍛煉,加強了個人體能,增進了身體健康,有利于調節(jié)人體各部分器官的生理功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體育活動給人直接的情緒體驗,成功與失敗、挫折與轉折相互交融,同時還有同伴間的相互融合與感染,這是非常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其情感的成熟,也有利于其自我調節(jié)的發(fā)展。而體育鍛煉過程中,集體活動的作用與影響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區(qū)別于其它課程的標志。集體活動中,友善地與同伴、朋友交往,默契地與隊友配合,這樣可以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逐漸找到自身在集體中的價值,領會與人交往的樂趣。
體育具有的競爭性、動態(tài)性是其他學科不具有的。女生在參加鍛煉時,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以及明顯的意志觀念,所以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培養(yǎng)女生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思想作風,有利于培養(yǎng)其堅強的意志品質。
女生對自身喜愛的運動項目多能持之以恒,并從中體驗到樂趣。這使得某些心理疾病得以調節(jié)與治療。游戲法是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利用不同強度、速度的交替來消除心理障礙。
通過體育理論課的教學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更多地傳授給學生,讓她們了解真正的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掌握心理健康保健的方法,使她們能夠正確地認知自己,能夠及時而恰當地調節(jié)自身狀態(tài)。并強調體育運動對健康的影響,鼓勵女生參加體育運動,在運動中尋求更加完善的自己。
青春期女生需要老師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關愛,針對她們所表現出的不同青春期狀態(tài),做到心中有數,并因人而異地進行針對性教學。
承認女生的個性,將教學富于變化。根據不同女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項目,或者讓女生自己選擇,使每位學生的興趣、特長都得到發(fā)展。讓她們來展示自己的特長,增加更多的成功體驗,尋找運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