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這個教學資源,找到其中的切入點,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展開課堂小練筆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能提高閱讀能力,還能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
一、參考經典段落,組織仿寫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課文都有經典的段落,其中不乏精妙的詞語和精湛的表達方式。如果教師一味地讓學生通過誦讀、抄寫等方法積累好詞好句,則學生會感到十分枯燥乏味,進而失去繼續(xù)探究的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嘗試將課本中的經典段落作為切入點,嘗試展開仿寫活動,這樣便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煙臺的?!肥且黄謨?yōu)美的文章,作者通過各種形象化的方式展現了對于煙臺的海的感受,讓讀者仿佛見到了煙臺的海一般。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抓住其中的經典句子,采用仿寫的方式展開學習。如《煙臺的?!分杏幸欢握宫F冬天的海的狀態(tài)的句子,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展現出了暴怒的海,將海比喻成“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并且用夸張的方式展現出了海浪的威力,如:“發(fā)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苯處熆梢怨膭顚W生展開仿寫活動,嘗試思考該如何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展現大自然的景物。如有學生嘗試描寫電閃雷鳴的狀態(tài):“一道閃電劃過,好像是一把利刃劈砍在玻璃上一般,天空被電光分裂成了無數的碎片。突然又是一陣轟然的雷鳴聲,仿佛千百個鑼手同時敲響了手中的銅鑼一般?!痹搶W生的這段描述模仿了《煙臺的?!返膶懽魇址ǎ眯蜗蠡氖址▽懗隽俗约簩τ陔婇W雷鳴這個現象的觀察。
在讀寫結合的訓練中,由于有一定的語境幫助,所以學生能更扎實地掌握生字生詞的語義,體會其在特定語境中的特殊用法。同時,學生也能借助仿寫逐步掌握并運用各種語言規(guī)律,效果比直接灌輸給學生相關知識更好。
二、捕捉文本空白,靈動補寫
在不少課本中都有空白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圍繞這些部分展開補寫,嘗試沿著作者的思考方向思索下去,說說文章該如何繼續(xù)發(fā)展。這種方式能讓學生轉換位置,從閱讀者的身份轉變?yōu)閯?chuàng)造者的身份,進而展開寫作活動。
在學習《牛郎織女》時,有學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篇文章花了很多的筆墨描寫了織女和牛郎見面的場景,還寫了織女和牛郎被迫分開的場景,但是為何對于兩人交往的場景描寫比較少呢?”在學生的討論后,大家認為這樣能體現出兩人幸福生活的短暫,能讓讀者對兩人產生同情之心。教師利用這個機會鼓勵學生展開補寫,嘗試抓住文章中的留白處,寫一下牛郎織女在人間的幸福生活。不少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了寫作活動中,如有學生參考自己父母的生活經歷寫下了自己的感受,認為:“牛郎生病了,織女一直都陪在牛郎的窗前,就連衣服都沒有脫下過。牛郎十分擔心織女會因此病倒,便勸織女去休息一下。織女一邊溫柔地用涼水給牛郎敷額頭,一邊說道:‘你忘了我是仙女嗎,仙女怎么會生病呢?”這段描寫體現了學生對于牛郎織女生活的猜想,同時其描述也比較符合牛郎織女的人物形象,由于該學生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想到了自己母親照顧父親的場景,故此寫得比較生動。
三、啟動發(fā)散思維,想象續(xù)寫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想象,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續(xù)寫,這樣能讓學生形成發(fā)散思維,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展自己的語文能力。
在學習《愛之鏈》時,教師鼓勵學生展開發(fā)散思維,思考這個故事還可以如何發(fā)展下去。學生在構思這個故事時認為,在續(xù)寫故事時要將重點放在愛的延續(xù)上,可以寫一下愛的鏈條如何繼續(xù)傳遞下去,如何讓更多的人得到了幫助。如有學生寫喬依出門找工作了,而女店主已經快要臨盆,希望能休息一下,便想要早早地關店。此時來了一個客人,十分疲勞的樣子,希望能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女店主為了給其方便,便招待了這個客人。此時女店主突然肚子痛了,家中無人照顧,恰好這個客人就是一個婦科大夫,于是便為其接生,喬依回家后報告妻子好消息,說找到了工作,而妻子也帶來了好消息,他們的寶寶出生了。這個故事充滿想象力,且合情合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嘗試講述自己的小故事,看看哪一位學生的故事最出人意料,同時又在情理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一定的獎勵,讓學生激發(fā)寫作的興趣,更投入地參與到續(xù)寫活動中。
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展開續(xù)寫,這樣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陳慶峰,山東棗莊市山亭區(qū)城頭鎮(zhèn)海爾希望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