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婦科主任醫(yī)師教授 譚先杰
卵巢腫瘤與妊娠同時存在情況并不多見,大約每100次至8000次妊娠中發(fā)生一次,其中95%~98%是良性腫瘤。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腫瘤以成熟囊性畸胎瘤及漿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瘤最多。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處理起來比較困惑,關乎母親和孩子兩方。
在妊娠的早、中、晚期,卵巢腫瘤都可對妊娠產生影響。早孕時,腫瘤可能嵌入盆腔,使子宮位置異常,或刺激子宮收縮,誘發(fā)自然流產;中期妊娠時,子宮增大,活動的卵巢腫瘤容易發(fā)生蒂扭轉,扭轉后的劇烈腹痛及由此需要進行的手術操作,也可造成流產或早產;晚期妊娠時,如果腫瘤較大,擠壓子宮,則可能引起胎位異常,使胎頭不能進入盆腔。如果腫瘤位置低,則可能阻塞產道,造成難產。
此外,妊娠時機體的生理變化則可影響卵巢腫瘤,朝著不利的局面發(fā)展。如妊娠時盆腔充血,卵巢血液供應增加,腫瘤可迅速長大;懷孕期間,子宮體積的增大和位置的改變,可使卵巢腫瘤發(fā)生蒂扭轉;而分娩時的擠壓則有可能造成腫瘤破裂。
可見,懷孕生子遇上卵巢腫瘤常常是進退兩難。既希望妊娠能夠成功,又希望不延誤腫瘤的治療。此時,常常會陷入一些艱難的選擇:妊娠是否需要終止?繼續(xù)妊娠到胎兒可活期,是否會影響腫瘤的預后?腫瘤對胎兒的影響?治療腫瘤將給胎兒帶來哪些危害?本次妊娠終止后將來妊娠的可能性?何時手術最好?等等。這些都需要醫(yī)生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協(xié)商,權衡利弊,決定處理方案。
首先,要重視妊娠期發(fā)現(xiàn)的盆腔包塊,不延誤惡性腫瘤的診斷。具體原則為:①對于妊娠期合并的卵巢包塊,若直徑小于5厘米,而且檢查逐漸縮小,可以考慮是生理性囊腫,不需處理;如果病史和檢查高度懷疑為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也可以暫不處理,尤其是好不容易才懷孕的高齡患者,因為妊娠期分泌的大量孕激素會抑制其生長;②如果腫物直徑超過5厘米,只有適時地實施手術,才能避免發(fā)生并發(fā)癥,并及時發(fā)現(xiàn)惡性情況。通常認為,在妊娠中期手術相對于早孕期誘發(fā)流產幾率減少,麻醉藥物等對胎兒發(fā)育的影響也較小。因此,不論是否有扭轉等并發(fā)癥,應在孕16周左右進行腹腔鏡手術或剖腹探查。③如果腫物質硬,結節(jié)性、固定或雙側性,尤其是不能排除是惡性,則不論孕齡長短,均應剖腹手術。如并發(fā)有腫瘤扭轉、破裂或感染等,或伴有急性腹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亦需要立即手術。
其次,如果決定在妊娠期手術,手術時需要全面探查盆腔、腹腔情況,對切除的腫物要經肉眼初步判斷是否為惡性,并送冰凍切片快速病理,確定腫瘤的良惡性。
最后,對于有懷孕計劃的婦女,孕前做一次全面的檢查是必要的。項目至少包括盆腔超聲波檢查,必要時可采血檢查腫瘤標記物(如CA125,CA199,CEA,AFP等)。通常而言,如果沒有懷孕,直徑超過5厘米的卵巢囊腫才需要處理,但對于準備懷孕的婦女,標準稍嚴格一些,暫定4厘米,即使腫物內容物為液體(稱為囊腫),也應該手術,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最好。需要提醒的是,即使腫物直徑小于4厘米,但有實性成份,多次檢查均不消失者,也應該在懷孕前處理,以免妊娠后腫瘤長大發(fā)生危險??傊?,在懷孕之前檢查排除卵巢腫瘤,拆除定時炸彈,才是安全快樂度過妊娠期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