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摘 要:社會在不斷向前發(fā)展,知識在不斷更新膨脹,老教師的知識儲備,也要不斷充實和更新。學生們思想行為也總是在發(fā)展變化的,老教師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也要相應地產生變化。與其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不如與時俱進。
關鍵詞:臨淵羨魚;退而結網(wǎng);解放思想;固步自封;與時俱進
1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
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培養(yǎng)上,很多學校更多的是把機會讓給年青教師。公開課、比賽課上,更多的是青年教師在大展身手。老教師也認為自己年齡偏大,沒有年青教師的活力,接受新觀念,沒有年青老師快,教學教研方面,沒有年青人有想法,多媒體的使用,沒有年青人嫻熟。反倒是年齡大了,眼睛花了,耳朵背了,各種老年病找上門來,讓自己更加沒有工作激情了。長此以往,即使學校布置任何任務,老教師也因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些老教師雖然內心并沒有泯滅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情,但也因為認定學校不會給機會,而袖手旁觀。公開課自然是不上了,論文也不寫了,教育科研工作不搞了,冷眼觀看年青教師在教壇上長袖善舞,心中徒增一絲惆悵。作為老教師,我認為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多給年青人機會,信任、支持、幫助年青人,讓年青人的專業(yè)成長得到發(fā)展和提高,當初自己不就是站在老教師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嗎?所以,對參加公開課、比賽課的老師,老教師要手把手地傳、幫、帶,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學中的寶貴經(jīng)驗要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青人,要多上示范課,隨堂課,多給青年教師提建議,讓青年教師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風格,掌握教學技巧,用自己對教育事業(yè)的畢生追求去感染青年教師。當輔導的青年教師在賽課中獲獎,應該由衷地高興,這也是雙贏。老教師只有本著“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原則,和青年教師共同成長,共同收獲辛苦和快樂,才能再一次迎來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春天。
2 與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如解放思想,接納更好的自己
年青老師時尚陽光,能歌善舞,能言善辯,和學生的代溝小,好溝通,有共同語言。他們的點子也很多,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有些老教師工作多年,思想有些僵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為自認為已經(jīng)達到了職業(yè)的頂峰,進入了職業(yè)倦怠期,教了幾十年,還是同樣的課文,同樣的教學方法,同樣的教案,不同的只是一茬又一茬的學生。作為老教師,與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如解放思想,接納更好的自己。作為老教師,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優(yōu)勢,雖然沒有年青老師漂亮時尚,但有爺爺奶奶似的慈愛;雖然沒有年青教師有活力,但勝在經(jīng)驗豐富;雖然沒有年青老師上課的點子多,但穩(wěn)打穩(wěn)扎的教學也能讓學生受益;雖然沒有年青老師制作的課件精美,但幾十年深厚的教學功底也非年青教師所能比的,工整的板書,和藹的教態(tài),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游刃有余的教學風格,駕輕就熟的課堂機智,無不能成為青年教師學習的楷模。
3 與其固步自封,不如與時俱進
過去,教師就是知識的載體,課堂上,教師就代表著師道尊嚴,神圣不可侵犯。而現(xiàn)在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接受知識的渠道太多了,教師已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作為肩負“傳道、授業(yè)、解惑”使命的教師,“一桶水”真的不能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老師的角色已經(jīng)在悄然發(fā)生變化。新時期的小學生,喜歡打游戲機,聊QQ微信,上網(wǎng)結交朋友,追逐明星,大膽秀自己。假期,他們隨著父母到國內國外去旅游,游覽了很多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了解風土人情,歷史典故,地理地貌,他們視野更開闊,更有自信。老教師如果還抱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思想,照本宣科,老生常談,想讓學生佩服你,聽從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課堂上,如果還采用“滿堂灌”的方式,用教師的權威去打壓所謂不聽話的、有自己獨特個性的學生,甚至因為自己的面子去壓制敢于頂撞你的學生,換來的必定是學生的不滿,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極為不利。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語言在班級興起。很多孩子在作文中運用了網(wǎng)絡語言:“大蝦”、“杯具”、“醬紫”、“你妹”“稀飯”比比皆是。有一次我上課時說了“老司機”一詞,全班哄堂大笑,而我卻莫名其妙。課后我專門上網(wǎng)去查了“老司機”一詞,原來泛指某領域內經(jīng)驗豐富的人,其中還帶有貶義。因為網(wǎng)絡語言新奇有趣,所以備受中小學生追捧。有些網(wǎng)絡語言粗俗,只是因為好笑,學生就用在自己的作文當中。對這一現(xiàn)象,是堵還是疏,是呵斥還是引導,是擺在老教師面前的新問題。作為老教師,不妨多了解這一新鮮事物,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全盤接受,只要是健康的、大眾已經(jīng)廣泛接受的網(wǎng)絡詞語,是允許學生運用的。但一些粗俗不堪、格調不高的網(wǎng)絡詞語則不建議學生使用。老教師對學生則更應該多一份包容和關愛,海納百川,時時刻刻給予學生一杯活水。社會在不斷向前發(fā)展,知識在不斷更新膨脹,老教師的知識儲備,也要不斷充實和更新。學生們思想行為也總是在發(fā)展變化的,老教師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也要相應地產生變化。與其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不如與時俱進。
4 與其不懂裝懂,不如修煉自身,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鳥欲高飛先振翅,師求智慧先讀書。作為老教師,最怕經(jīng)驗主義,拿來主義。最怕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自己不讀書,不看報,離了教參就無法上課。特別是語文老師,如果不廣泛涉獵歷史、哲學、社會學、美學、自然科學等知識,不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結果必將導致學生人文視野和知識面的狹窄。上課時照本宣科,只做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二傳手。學生稍微問點問題,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打馬虎眼,糊弄過去。那讓那些求知若渴的優(yōu)秀學生如何信服?教了幾十年書,從不寫“下水作文”。自己寫的文章和學生習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出一轍:游離中心,內容空洞,條理不清,語序顛倒,標點符號亂用。自身都不強,何以為人師?有些老教師在理論上講得是頭頭是道,可是面對學生作文,只是輕描淡寫,隔靴瘙癢,根本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指導和合理的評價,更難以觸及孩子的心靈深處。有些老教師,對學生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章,打個“優(yōu)、良、中、差”就敷衍過去。學生對文章的優(yōu)劣還是一無所知,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還是模模糊糊,下次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常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興趣會大大減弱,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提高。有些老教師,自身的教學語言都不規(guī)范,許多優(yōu)美的詩歌、散文,居然是用方言來誦讀的,學生無法體驗到其中的韻味和美感。有些老教師,用來作示范作用的課堂板書,居然極不工整。一手歪歪扭扭的字,寫得還不如學生,你又怎能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所以,老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居高才能臨下。老教師要想和新生代老師一決高下,繼續(xù)迎來專業(yè)成長的春天,就要始終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要博覽群書,讓自己成為知識淵博的人,方能在教學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要不斷錘煉自身,勤寫“下水文”,教學方面的論文。要不斷豐富教育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要努力掌握最新的信息技術。要多熟悉教室配備的投影機、電子屏幕、電子白板、展示臺、錄音機、攝像機機等功能。學會制作PPT,制作微課,不要排斥微信、微博、QQ等教育功能。多請教年青教師,甚至可以請教自己的學生,不恥下問。
總之,老教師只有通過終身學習,廣泛學習,嚴謹治學,不斷發(fā)展,來超越自我,適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教育事業(yè)中才能夠永葆青春并再一次獲取職業(yè)的幸福,迎來專業(yè)成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