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道 苗衛(wèi)鐘
正月十五鬧元宵,五月端午制荷包。荷包又叫香包、香囊,別名很多。許多年紀稍大些的人少兒時都有過端午節(jié)接受親人送香包的經(jīng)歷,并將香包縫釘在衣服的肩或上臂處。為什么要在端午節(jié)縫制香包,贈送親人呢?這要從中國的時令說起。端午節(jié)過后,中國北方的氣候開始炎熱,蠅飛蟲動,細菌繁殖,毒氣萌發(fā),疾病流行。這個時節(jié),得病的人開始變多,古人認為,人得病是因為口鼻吸入了有毒之氣。而要減少疾病發(fā)生,必須從口鼻之處設(shè)置關(guān)卡,防止毒氣入侵。人們在防病治病實踐之中,發(fā)現(xiàn)艾葉、熏草、雄黃等物能散發(fā)特殊的氣味,可以使毒氣退避三舍。尤其端午節(jié)這天早晨頂著露珠的艾草葉,抵御毒氣的效果更佳,特別適合嬰童防毒入侵。于是,大家便在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采集艾葉,縫到布包里,變成防毒的香包,將其縫釘在兒童衣服離口鼻最近的地方,以阻擋五毒之氣近前,保證嬰童身體健康。以此換得家庭幸福,人人平安。久而久之,這便演變成一種習(xí)俗和文化,人們認為端午節(jié)制作的香包具有驅(qū)邪避毒,保安納福之功效。于是在這一天,媽媽為兒女,妻子為丈夫,姑娘為情郎縫制香包荷囊,以祈盼親人幸福平安。香包最早利用艾葉、雄黃起到驅(qū)毒作用,后來演變?yōu)橛貌煌募y飾、形狀繡制的荷包,仍然有辟邪納福的象征性作用。今天這種盈手小物不僅成為人們的審美佳品,更是一種祖輩遺留下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清代褡褳式荷包
清代平針繡花卉紋鑰匙袋
清代盤金繡壽字紋帕袋
楊文志先生是河北省收藏界中知名的荷包收藏家,所收藏的荷包無論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楊文志收藏荷包的理由有三個:一是荷包小巧而情真,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情懷。傳統(tǒng)荷包大都是女工縫制,雖是盈手小物,卻個個巧妙無比。每個荷包,不管是女兒送情郎,還是妻子送丈夫,或是母親送兒女,均融入了荷包制作者那濃濃的深情,受荷包者也會領(lǐng)略到那綿綿厚誼。每一個老荷包,都記載著一個動人的情愛故事。而這種愛,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二是荷包美妙而容福,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荷包美在造型和紋飾。荷包造型繁多,每種造型都有不同的寓意和講究,具有很高的美學(xué)價值。荷包上的紋飾則是繡工依據(jù)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和個人心愿進行的美術(shù)創(chuàng)作。無論是花鳥魚蟲,瑞獸祥禽,還是戲曲故事,詩文吉句,都寓意吉祥,祈盼幸福,期待平安。三是荷包工精而技巧,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高超的繡技和水平。荷包是集造型設(shè)計,圖案設(shè)計,繡工技術(shù)于一體的中國典型的手工藝品,不僅具有豐富的藝術(shù)內(nèi)涵,而且具有很高的技術(shù)含量。單從刺繡針法上看,荷包囊括了平針、鎖針、打籽、納紗、平金、網(wǎng)格、貼布等所有傳統(tǒng)刺繡針法。在色彩使用上更是百花齊放,豐富多彩,艷俗中體現(xiàn)出雅致??梢哉f,荷包是中國傳統(tǒng)刺繡工藝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件官制的精品荷包與一件同期的官窯瓷器相比,雖然價格天壤之別,但其承載的文化含量和技術(shù)含量卻能等同比肩。楊文志說,這正是他選擇荷包作為專項收藏的主要理由。
楊文志河北省收藏界中知名的荷包收藏家,所收藏的荷包無論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對荷包的研究也達到了專業(yè)程度。
清代打籽三藍繡花卉紋腰形荷包
去年端午節(jié),楊文志先生在石家莊市舉辦了個人首次荷包專題文化收藏展,獲得極大成功。去年下半年,他的藏品被北京服裝學(xué)院專家看中,進行了拍攝和錄制,成為該院教學(xué)、科研的重要資料。楊文志先生的荷包收藏被多家新聞機構(gòu)報道,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楊文志說,荷包的形狀也稱器型,可謂琳瑯滿目,豐富多彩。其器型分類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認識:
一是按形狀分,荷包可分為方形、圓形、橢圓形、仿生形、異形。不同形狀往往有不同的寓意。方形荷包,象征四通八達,路路咸通;又象征生意興隆,
清代打籽繡蝴蝶紋雞心荷包
清代打籽繡、盤金繡花卉紋眼鏡荷包
絲綢面料的抽繩荷包制作的方式為上端抽褶,由一對絳繩(系子)束住,這一對絳繩兩端可以裝飾各色珠結(jié)、繞上扎線、裝上穗子等飾物作為裝飾,再于囊口內(nèi)縫上一條絳繩作為掛繩;也可以直接用抽口的絳繩相互打結(jié),作為提系的掛繩來使用,而另外佩掛結(jié)飾在荷包兩邊,也可以不再裝飾。荷包下部即囊面散開為扇形,這里是裝飾的區(qū)域,可以刺繡或者緙絲出圖案。紋樣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諸如事事如意,福壽萬年,瓜瓞綿綿等等。
清代荷包有大量實物傳世,但精品罕見。荷包通常以絲織物做成,上施彩繡?!杜f都文物略》記:“荷包巷所賣官樣九件,壓金刺錦,花樣萬千?!睋?jù)說這種荷包最初是男子用來盛放煙葉的,后來大家覺得十分美觀,乃爭相仿效,不論男女,都喜佩之。官運順利,四平八穩(wěn);圓形荷包,象征家庭團圓,圓圓滿滿,花好月圓;仿生形往往采用動物、植物等形狀。如葫蘆形,蓮花形,石榴形,金魚形,柿子形等。葫蘆寓意福祿;蓮花象征高潔;石榴表意多子多福;金魚昭示富富有余等。異形荷包如花籃形,船形,瓶形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吉祥寓意。分別象征花開富貴,一帆風(fēng)順和平安如意等。
清代筆袋荷包。這枚筆袋荷包為如意造型。紋飾分正反兩面。正面紋飾分為上中下三區(qū)。上區(qū)紋飾表意為靈鵲報喜和事事如意;中區(qū)紋飾為瑯函和棋案,表意讀書萬卷,學(xué)富五車,才高八斗。又期望筆袋主人逢棋得勝,深謀遠慮;下區(qū)圖案表意為春風(fēng)得意,抬頭見喜,馬到成功。背面紋飾表意為福從天降,富貴連連,大業(yè)有成。筆袋刺繡針法講究,集打籽繡、盤金繡、鎖辮繡、平針繡和三藍繡等為一身。工藝精湛,所繡喜鵲、紫馬等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尤其背面紋飾為純?nèi){滿工繡制,并用金線單盤勾邊,凸顯高超的繡制技術(shù),非能工巧匠而不能為也。這枚品相一流的筆袋荷包是同類荷包中的翹楚,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和收藏價值。
清代鎖繡梅花紋香囊
民國平針繡花卉金蟬紋錢袋
?
二是按用途和系戴的方式分,荷包主要可分為香囊,煙荷包,褡褳荷包,裹肚荷包,穿帶荷包等。香囊等級較高,是當(dāng)時官方或有背景家族用于自身佩戴和饋贈之物。內(nèi)裝香料或其他的物件,使用時用抽繩拉緊,美觀大方。煙荷包顧名思義是用來裝煙絲的,盛行于清代,抽煙者多佩帶;褡褳荷包是古代裝物的大袋子的微縮版,兩端縫死,中間留口。也有的兩端制成口袋。用時別,可放銀元鈔票等。裹肚荷包個頭較大,正面繡有吉祥紋飾。用時包緊于腹部放置重要和大一點的物品。穿帶荷包又叫穿繩荷包,用繩帶從荷包上方預(yù)留的過,然后系于身上,可裝隨身小物品。是按繡制的針法分,荷包可分為打籽繡荷包,鎖繡荷包,納紗繡荷包,平針繡貼布繡荷包,珠繡荷包,畫荷包等等。文志介紹,荷包的紋飾豐富多彩,大都是吉祥寓意。常見的幾種主要紋飾有:、花果類紋飾。例牡丹花,菊花,纏枝蓮,仙桃,石榴,蓮花荷葉,瓜果蔬菜,松竹梅等等。這些花果類紋飾既可單獨表意,也多與不同的其他紋飾搭配,有的吉祥寓意。如蓮花紋同嬰童并圖,寓意蓮生貴子。、昆蟲動物類紋飾。例如青蛙,蟬,蟈蟈,蝎子,魚,蝴蝶,喜鵲,仙鶴,鳳花鹿,蝙蝠,鼠,貓,鴨子,牛,虎,猴子等。還有一些神話類動物,如鳳凰,麟,三腳蟾等。這些紋飾本身均具有吉祥寓意,與其他紋飾并圖則寓意更加豐鹿、鶴并圖為鶴鹿同春;魚蓮并圖為連年有余等。、人物故事類紋飾。一是人物與其他紋飾組合形成的寓意類紋飾。如嬰蓮紋(寓貴子),人船紋(寓意一帆風(fēng)順),嬰獅紋(象征獅童臨門,添丁增口),嬰虎紋(象生威)等等。二是人物、成語、戲曲故事紋。如《西游記》紋,《郭巨埋兒》紋,林英》紋,《臥冰求魚》紋,狀元及第紋,漁樵耕讀紋,《俞伯牙與鐘子期》紋,紋,《武松打虎》紋,《楊香扼虎救父》紋,《鵲橋會》紋等等。三是傳說神話故事紋。如牛郎織女紋,麒麟送子紋,天仙送子紋,和合二仙紋,八仙紋,劉海戲蟾
民國平針繡獅紋錢袋紋等等。
清代平針繡蝴蝶紋穿繩荷包
清代納紗繡劉海戲金蟾錢袋
清代打籽繡龍鳳紋錢袋
四是詩文吉語類紋飾。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四時福壽,如意雙全”;“用不竭”;“富貴吉祥”;“福如東海水,壽比南山松”;“囍”;“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等等。
楊文志講,荷包的繡制方法很多,有不少荷包是多種針法并用,主要的繡制針法有以下幾種:
一、打籽繡法。此種繡法,費時費工,但效果極佳,是蘇繡方法的一種。據(jù)史料記載漢代即已有之。是指在繡面上用絲線結(jié)成一個個極細小的線疙瘩,可以顯示出立體感的效果來,質(zhì)感非常好。
二、納紗繡法。又稱穿繡、戳紗、納錦、納繡等。北方人多叫其納紗,是我國傳統(tǒng)刺繡針法中的高端品種之一。它以素紗為繡底,用彩絲繡出紋樣,四周留有紗地兒。
三、鎖繡法。鎖繡也是古代刺繡的傳統(tǒng)針法。在布面上由繡線環(huán)圈鎖套而成。其繡后的效果恰似一根鎖鏈,所以叫鎖繡。特點是效果好、美觀、結(jié)實、耐用,屬于繡品中的高檔品種。
四、平針繡法。又稱絎針繡或拱針繡,是荷包繡法中最常用最普通數(shù)量又最多的方法。其繡法較簡單。就是以均勻的針距從右到左進行反復(fù)入針、出針,然后一起將針線抽出。平法繡也有多種繡制技巧。
五、貼補繡法。又稱訂綾、貼花、貼布等。制作者先用顏料在底布上畫出所想要的紋飾,用紙板剪刻出貼花紋飾并用彩布包裹,再用彩料在貼花上面畫出相應(yīng)紋飾,然后將其固定在底布上。
六、三藍繡法。是指取多種色相相同、色度不同的藍色繡線,根據(jù)構(gòu)圖需要形成深淺變化的紋樣。雖謂三藍,但在繡制中往往不止三種藍色。如全部都用藍色繡線,稱做“全三藍”。三藍色中往往配有其他顏色點綴,以更好地表現(xiàn)其紋飾效果。七、網(wǎng)格繡法。就是用針線通過一定的形式,刺拉出特定的幾何圖樣。網(wǎng)繡荷包較為少見。除三藍外,還有紅、綠等法
打籽繡法
鎖繡法
平針繡
網(wǎng)格繡
楊文志收藏的荷包,品類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