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華
摘 要: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課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具有別的學科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但是由于考試體制的緣故,地理學科在初高中課程中扮演著一個相對“尷尬”的角色: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初中地理在學生的學習中不太受重視,被視為無足輕重的“副科”;高中地理則因為初中的基礎不牢,又成了部分高中學生學習文綜的“瓶頸”。
關鍵詞:高效;地理教育;模式探究
在“唯分數是瞻”的潛在思想影響下,有些初中學生把地理課當成休閑放松課,甚至有的學生認為學習地理是在浪費時間,不如去學語數外,或者寫作業(yè)。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怎樣才能站住站穩(wěn)腳下的“三尺講臺”,守住守好自己手中的“一畝三分地”,不被“雞肋”,不被 “邊緣化”,其關鍵在于著眼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地理,樂意上地理課,把學習地理當做樂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地理,學有所得,思有所悟。
本文聯系我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對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的一些做法和體會進行了幾點研究探索。
一、巧設新課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新課導入處于一節(jié)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它將直接影響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科學有效的新課導入可以將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求,從而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導入新課的方法多種多樣。地理教師能否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精心巧妙地設計出行之有效的新課導入,用最短的時間將學生引入地理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將直接影響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
在講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疆域”第3課時“行政區(qū)劃”的內容時,我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導入,通過競猜有關中國地名的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到新課的學習。講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四節(jié)“西北地區(qū)”,絕大多數學生都知道新疆的瓜果很甜,是久負盛名的“瓜果之鄉(xiāng)”,于是我便采用通俗易懂的新疆民謠——“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夸,葉城的石榴頂呱呱”導入課程。
二、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提高課堂實效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突出學生課堂活動的主體性和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性,提高教學效率是目前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建構知識、生成能力的重要場所。一堂成功的有生命力的地理課離不開課堂活動的有效組織與落實。但是,課堂活動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設計到位,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否則,適得其反。地理教師如何面向全體學生,搞好課堂活動的設計,真正實現“三有(有趣、有序、有效)”教學目的,關鍵在于把握好課堂活動的組織、調控和落實。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設計出具有清晰明確的目標、生動活潑的形式以及具體可循的規(guī)則的課堂活動。只有這樣的活動才能使學生廣泛參與、樂于參與、有效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真正落實和優(yōu)化地理課堂實際教學效果。
以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jié)“多變的天氣”為例,我在教學過程中從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游戲比賽、角色扮演、詞語接力等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體會、認識天氣的特點,學會描述天氣,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認識衛(wèi)星云圖,從而達到初步了解天氣預報的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認識天氣與人類的關系,幫助學生養(yǎng)成收看、收聽天氣預報的良好習慣。
三、適當補充課外材料,完善地理教材
課外材料是地理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也是影響地理教學設計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恰當地選取課外材料是對地理教材的完善和補充;另一方面,地理教材中的有些地理信息是動態(tài)變化的,需要不斷適時更新。出于實際教學的需要,在學生獲得新知識的同時,地理教師有選擇性地補充一些課外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收集、選取、整理和利用課外材料時,應當注意與該節(jié)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密切相關,選用的地理材料要具有可聽性、可讀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能夠作為該節(jié)地理教學的典型案例,適宜學生合作探究、討論和交流等。
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jié)“人口”,教材給出了我國第六次(2010年11月)人口普查數據。我在講授該節(jié)內容時,補充了印度第15次(2011年2月)人口普查數據,讓學生進行對比,并讓學生就中印人口現狀與問題展開激烈討論。通過討論比較,學生既了解了我國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意識到了我國目前人口形式的嚴峻性。既落實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教學目標,又達到了對學生進行人口觀教育的目的。
四、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從生活中學習地理
地理的實用性很強,人類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與地理有關。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基本教學理念。
因此,地理教學必須聯系實際,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將生活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學會聯系實際,聯系社會,聯系生活。這樣,不僅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出來,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加真實地體會到地理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進而能夠運用其所學的地理知識來理解和解釋我們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地理問題和地理現象。最終,使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產生一定的實際效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地理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設法多途徑多方式地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地理課堂的趣味性,對于營造良好氛圍、構建低碳高效地理課堂意義重大。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高效的學習,這也是當前我們地理教師所追求的重要教學目標。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