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摘 要:很多國家都重視國民的閱讀,我國國民閱讀現(xiàn)狀堪憂。閱讀在中考語文中占有極大的比例。只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學會閱讀,才能提升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中考語文;閱讀興趣;閱讀方法
書籍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積累了人類無窮的智慧,也讓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之間的人們有了情感和思想交流。閱讀,更是為各個國家的青少年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文化的窗戶。目前美國很多中小學校都流行“閱讀馬拉松”活動,即各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將自己每天的總計閱讀時間及書目記錄下來,在活動結(jié)束后統(tǒng)計各班學生的累積閱讀時間,閱讀時間最長的班級獲得獎勵。在加拿大,中小學校、公共圖書館設置了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的分級讀物,并配備一名專職老師,負責為學生讀書引導和咨詢。日本是亞洲人均讀書量較多的國家,在地鐵、公交車站、快餐店等公共場所,隨處可見沉浸在讀書樂趣中的人們。
可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我國,國民的閱讀現(xiàn)狀堪憂。據(jù)統(tǒng)計,我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前些時候,一篇《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文章紅遍網(wǎng)絡。文中描繪了作者在長途飛機上看到的情形:不睡覺的中國人或者在用iPad打游戲或者在看電影,沒有一個讀書的。
蘇聯(lián)作家布羅茨基曾說過:“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yǎng)來自教育,來自知識的熏陶,來自良好的閱讀習慣,可見閱讀對于國家和民族何其重要。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是打開學生思維的一把金鑰匙。而閱讀能力是衡量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眾所周知,在各級升學考試中語文的分量舉足輕重,中考也不例外。翻看歷年的中考語文試卷,閱讀題分數(shù)所占比例極大??梢哉f閱讀題做得好,語文就能勝算;反之,閱讀題失分太多,語文成績就不會理想,中考就難以勝出。
一、分析中考語文卷閱讀題的分值、出處及得分情況
以2017年湖南省益陽市中考語文試卷為例,試卷由“積累與運用”“閱讀”和“作文”三大部分構(gòu)成,試卷的第二大塊閱讀題共56分。閱讀包括(一)閱讀文天祥《過零丁洋》一詩,完成2道小題,共9分;(二)閱讀文言文選段4道小題,共17分;(三)(四)(五)為現(xiàn)代文閱讀,(分別為說明文5分、議論文9分、記敘文16分)共30分。
這56分的閱讀題,文言詩賞析和文言文閱讀材料來自初中六冊教科書,即文言詩《過零丁洋》、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和《唐雎不辱使命》兩文對比閱讀,均來自教材。如其中考核的知識點有文學常識、詩句含義、文言詞句的解釋、翻譯等,大多數(shù)靠死記硬背,只要加強記憶,失分的可能性很??;三篇現(xiàn)代文閱讀均來自課外,說明文是三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關于“垃圾分類”的主題閱讀》,議論文是《唐僧,為啥不飛過去》,記敘文是《麥與鐮的季節(jié)》。這三篇文章均來自課外,或命題者原創(chuàng),設題靈活多樣,一般不能靠記憶得分,要運用已學知識進行靈活解答。
從閱讀題筆者所教班的得分情況來看:文言詩文合計26分,得分率較高,班級平均在18分左右,學生個人最高得分為24分,最低得分14分;現(xiàn)代文得分率較低,班級平均分14分,不到這三道題總分的一半,學生個人最高分22分,最低分僅7分。不難看出:文言詩文閱讀題做得較好,現(xiàn)代文閱讀題做得很不理想。源于教材的考題得分率高,來自課外的材料得分率就低。換言之,考生運用已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不夠,追根溯源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強。從卷面分數(shù)來看:現(xiàn)代文閱讀題得分高者,語文分數(shù)也高;現(xiàn)代文閱讀失分太多的,語文分數(shù)很低。這也證實了公認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喜歡閱讀課外書的學生,語文成績普遍很好。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毖韵轮猓褪切抡n程下的語文教學,光靠教材是不夠的,一定要重視課外閱讀。要為學生在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閱讀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由課內(nèi)向課外過渡,把課內(nèi)外閱讀系統(tǒng)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中考內(nèi)容緊扣課程標準,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合理利用有效的課堂時間,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決勝中考的不二法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釉?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寣W生主動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只要找到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從以前的“要我讀”轉(zhuǎn)化為“我要讀”的狀態(tài)。
首先,要營造一種“書聲瑯瑯,書香滿校園”的良好氛圍。“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保珴蓶|語)有的國家或地區(qū)為鼓勵國民閱讀,各出奇招。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與地鐵合作,將車廂布置如同圖書館,墻身的書本圖案可用職能手機下載數(shù)十頁內(nèi)容,供乘客在乘車時閱讀。中國臺灣高雄市在3個捷運站開設24小時營運、無人管理的自助圖書館,方便沒時間到圖書館的人借閱。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能激發(fā)人們的閱讀興趣。作為語文教師,應該以身示范,和學生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在教師的引領下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與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其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何種地位?!?/p>
其次,教師要精選適合學生身心的報刊、圖書,特別是名著,適時將這些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并及時做好啟發(fā)和導讀工作,以便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課余能讀到自己喜歡的書。
第三,開展讀寫結(jié)合活動,讓學生讀有所用,提升學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推動循環(huán)日記,以寫作帶動閱讀,建設個人博客、班級博客,開展征文活動等。
此外還可以實施讀書評價活動,讓學生讀有所樂。
有了課外閱讀的激情,再加以良好的閱讀方法,在語文學習的天地里,學生就會好學樂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在中考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尋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策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闭f的就是傳授給人既有的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味地把教科書的重點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傳授知識的途徑,忽視了知識的拓展延伸。學生學一篇課文就只局限于該課文的知識,遇到難度相當?shù)恼n外讀物的試題,不會由此及彼、舉一反三!中考三篇現(xiàn)代文閱讀均來自課外,即使教學高手也不可能猜題押寶命中考題。學生日常學習中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或者解題技巧,中考語文是很難勝算的。
初中生學習任務繁重,課余時間有限,面對浩如煙海的課外讀物,考生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要學會精讀和泛讀。閱讀是一種與作者心靈的溝通,多閱讀可以豐富人們的情感,美化人們的心靈。培根《論讀書》中說“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睂χ匾奈恼潞蜁J真、反復讀,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jié)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書籍卻浩如煙海。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信息,又必須讀大量的書,所以我們還要學會泛讀。泛讀就是大致地讀。用較少的時間瀏覽大量的書刊,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及的名家名篇要精讀品味,普通讀物可以泛讀了解。光有精讀而忽視泛讀是不行的。魯迅先生《致顏黎民》中說“(讀書)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闭f的就是泛讀才能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第二,要學會有選擇性的閱讀?!皶q如朋友,必須慎重選擇?!保ê诘滤拐Z)語文知識如煙波浩渺的大海,書多如沙粒,魚目混珠。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位高尚的人交談,受益匪淺;讀一本壞書比不閱讀還要糟糕。初中學生閱歷少,視野窄,可塑性大。學生的課外讀物一定要在師長的指導下進行選讀。學生課余時間有限,所以課外閱讀材料一定要精選,所選名篇名著應該是緊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盁o目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保ū葼柹w茨語)盡管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無功利的悠閑閱讀(這是一種最高的讀書境界),但迎考的學生,限于不多的課余時間,課外讀物還是應該精心選擇緊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名家名篇。
第三,要學會邊讀邊思。讀書不僅要讀,還要思考,要讀思結(jié)合,這樣才不至于讀死書,才能領會書中的要旨,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例如讀《水滸傳》時,其中人物栩栩如生、歷歷在目:李逵率真忠誠、耿直純樸、善良孝順;林沖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這些人物性格各有千秋!讀者就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例如時隔上千年,這些人物仍然活靈活現(xiàn),作者是如何做到的?運用了哪些刻畫人物的方法?如果只是不假思索地閱讀,就不會有效果??酌险Z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四,要多作讀書筆記。閱讀只限于讀和思還是遠遠不夠的。古人云“讀書要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蔽覀冎锌颊Z文復習專題——綜合性學習,就是要從文本中收集整理有用信息。閱讀文本時重要的詞句要勾畫,要記錄。動筆動腦,這是一種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梳理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一定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遇到好詞佳句要摘抄,要善于概括文章內(nèi)容,會品析精美詞句,對有感悟的句段篇章能寫出心得體會。只有這樣才能增強閱讀的效果。
微觀地看,“得語文者得中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決定語文的成敗,語文制約著升學;宏觀地看,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是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交流機構(gòu)。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坝癫蛔?,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劉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背踔猩n余時間有限,教師要盡可能地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我閱讀的機會,使其有的放矢地去閱讀課外經(jīng)典名篇,并適時指導其閱讀方法。循序漸進,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逐漸提高,中考語文成績才會呈現(xiàn)出令人欣喜的局面。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