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玲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在近年來也不斷改革,史料知識在初中教學中的運用越發(fā)頻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整的進行教學,運用史料知識進行相關的知識延伸,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通過研究探討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的作用,針對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史料知識;實際運用
歷史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歷史,記住歷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學習歷史,學會如何研究歷史事件。史料是歷史事件的“承載體”,也是目前研究歷史事件的基礎。史料對于歷史來說,就好比是水源于池塘一般重要,沒有史料的歷史沒有任何說服力,缺乏完整性以及真實性,在教學時學生難以理解。在目前的歷史課本中,通常只會記錄部分歷史,事件缺乏完整性,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會運用史料進行知識拓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一、史料對于教學的意義
歷史課本是經(jīng)過史料加工而來的教學工具,換句話說史料就是歷史課本的原型。初中歷史在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起著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是學生學習歷史的起步階段。史料在歷史教學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歷史學科中史料具備絕對的嚴謹性以及邏輯性,是歷史知識的基石。由此看來,歷史課本與史料的關系密不可分,但是史料并不能完全取代歷史課本,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將史料的教學作用最大化[1]。
二、目前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的問題分析
部分教師因為自身對史料以及專業(yè)知識的了解不透徹,在課堂上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不能抓住重點,史料與課堂教學知識沒有辦法聯(lián)系起來,從而導致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迷茫心理,不知道從何開始學習。
史料相對課本知識來說,內(nèi)容晦澀難懂,對于剛開始學文言文的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運用史料是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知識,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對歷史產(chǎn)生興趣,如果選擇的史料內(nèi)容枯燥難懂,反而會讓學生對學習歷史失去興趣。
三、史料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實際運用策略
(一)適度原則
初中的歷史課本通常來說是歷史內(nèi)容的簡化,其中包含的知識都是歷史中的重要指示,也涵蓋了所有考試的知識點。初中歷史教師在通過史料進行相關教學時,挑選的史料內(nèi)容要符合課本內(nèi)容,二者之間要產(chǎn)生關聯(lián)性,史料內(nèi)容并不是越多越好,要以延伸學生的知識面為原則,以課本知識為主、史料知識為輔的原則開展教學,注意史料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適度原則。
(二)內(nèi)容的選擇
史料知識通常是文字性的描述,內(nèi)容艱澀難懂,初中生正是發(fā)散性思維活躍的年齡,對事物的看法通常比較片面,所以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對史料
的理解程度。避免因為內(nèi)容的抽象導致學生產(chǎn)生畏學以及厭學的心理,選擇史料知識時應當選擇直觀的知識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設備增加圖片以及趣味教學故事,改善歷史課堂的枯燥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2]。史料的選擇還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嚴謹性,一些史料沒有詳細的根據(jù)但是有很強的趣味性,雖然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但是不利于讓學生形成嚴謹?shù)摹皻v史思維”。因此,教師在選擇史料時,要注意史料知識的準確性以及客觀性。
(三)多媒體的運用
史料相對其他知識而言是枯燥無味的,如果長期使用枯燥無味的史料知識進行輔助講解,學生容易失去對歷史學習原有的興趣。史料的運用也能夠多元化,通過教師的教學方式,讓史料內(nèi)容“活”起來。舉個例子,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對正在講述的課程,進行資料上的收集。通過PPT的形式,展示課程相關的歷史文物,通過對文物的講解,將相關文物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四)教學引導
史料內(nèi)容是相對復雜的,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時要對史料內(nèi)容進行詳盡的講解,通過引導讓學生知道史料與課堂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通過對知識內(nèi)容的拓展,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質(zhì)量,并且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聯(lián)想,加強對知識點的記憶[3]。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引導,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決,在運用史料時如果不加以引導,可能造成學生在學習時找不到史料與課本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方向產(chǎn)生偏離。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革新,初中歷史課堂運用史料知識進行輔助教學已經(jīng)是普遍現(xiàn)象,通過對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歷史面,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對學生加以引導,對知識中的盲點、重點加以講解,讓史料知識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初中歷史是為學生學習歷史打下基礎的階段,這也決定了史料知識在課堂上的運用。教師要強化自身對史料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全面且深入地學習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1]韓建國.淺析初中歷史史料教學[J].讀與寫,2017(36):200.
[2]陳春耕.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8(13):142-143.
[3]龔婭芬.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20-2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