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通
PSC復查是指PSC檢查官登輪驗證船舶在之前初始檢查中被發(fā)現(xiàn)缺陷的糾正情況。根據(jù)亞太地區(qū)港口國監(jiān)督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APCIS)的記錄,當船舶有遺留缺陷時,需進行復查。
東京備忘錄關于缺陷的行動代碼共有10項,代碼及注解如表1所示。
表1 東京備忘錄關于缺陷的行動代碼及注解
PSC對保障船舶安全適航及防止造成海洋污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被譽為守護海上安全的第二道防線。PSC初始檢查是登輪檢查船舶是否在船體、設備、船員配備及操作以及船上工作和生活條件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復查則是核實船舶對PSC初始檢查中發(fā)現(xiàn)缺陷的糾正情況。PSC復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船舶對PSC初始檢查時發(fā)現(xiàn)的缺陷沒有及時糾正,使缺陷長期存在,不僅違背了PSC檢查的目的和初衷,更可能對船舶安全航行以及環(huán)境保護造成隱患。
對于滯留缺陷(缺陷行動代碼為30的缺陷),復查是強制的,實施檢查的PSC檢查官將登輪進行復查。此時,如船舶已糾正缺陷,且令PSC檢查官滿意,缺陷將予以關閉。如滯留缺陷未完全糾正,但船舶采取了臨時替代措施,實施檢查的PSC檢查官可能允許船舶駛往合適的修理港,這時,當船舶到達指定港口時,該港PSC檢查官將登輪進行復查。例如,實施檢查的PSC檢查官將缺陷行動代碼由30更改為46,即允許船舶駛往經(jīng)同意的修理港口,這時船舶的滯留并未解除,到達指定的港口時,將接受當?shù)豍SC檢查官實施的復查。PSC檢查官也有可能將缺陷行動代碼由30更改為18(僅針對ISM滯留缺陷)、48、49、99等,這時船舶已解除滯留,但超過規(guī)定糾正缺陷的時限后,PSC檢查官有可能登輪進行復查。
對于需開航前糾正的缺陷(缺陷行動代碼為17的缺陷),通常都需要復查。但按慣例,除非PSC檢查官要求開航前登輪復查,船舶可以按計劃開航。
對于其他缺陷,PSC檢查官將不登輪復查,船舶可以按計劃開航,但不排除船舶靠泊東京備忘錄其他港口時,當?shù)豍SC檢查官登輪驗證缺陷的糾正情況。
根據(jù)東京備忘錄PSC檢查程序,對于遺留缺陷,只有PSC檢查官登輪復查驗證合格后,才能在對應的PSC報告和APCIS中予以關閉。也就是說,復查時PSC檢查官必須登輪。有些船舶將缺陷糾正后的照片或相關材料通過郵件發(fā)給實施檢查的PSC檢查官,要求關閉缺陷,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對于遺留缺陷,船舶或公司可以申請復查,當合適和便利時,港口國當局可能安排PSC檢查官登輪復查。但是,申請復查對航運公司或船舶來說,并非強制性要求,而根據(jù)申請實施復查也不是港口國當局的義務。也就是說,即便船舶或公司申請復查,PSC檢查官也未必登輪實施。
東京備忘錄港口國監(jiān)督委員會第25次會議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亞太地區(qū)各港口國在開展PSC檢查時,將對船舶過去24個月內(nèi)PSC檢查報告中未關閉的遺留缺陷進行復查驗證,如船舶已糾正缺陷,將在報告中簽注,并在APCIS系統(tǒng)中予以關閉。因此,對于遺留缺陷,公司或船舶不必太過介意,等下次檢查時可要求PSC檢查官驗證后予以關閉。
對于PSC檢查官發(fā)現(xiàn)的缺陷,除滯留缺陷外,PSC檢查官如無特別要求,將不登輪檢查,也就是說船舶可以帶缺陷航行。此時遺留缺陷不關閉的話,在評估船舶風險屬性時雖不加分,但不代表船舶可以不按要求糾正缺陷。對于PSC初始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缺陷,建議船舶應按要求糾正。PSC檢查官可能不登輪復查,但在下一次檢查時,非常可能對遺留缺陷糾正情況進行驗證。如發(fā)現(xiàn)船舶存在未按規(guī)定糾正遺留缺陷的客觀證據(jù),可能滯留船舶,并要求開展附加審核。
某船2017年4月接受PSC檢查,因船員使用油水分離器時關閉取樣閥并鉛封,被PSC檢查官開具缺陷,代碼14104,缺陷描述為油水分離器在關閉取樣閥后處于持續(xù)正常工作狀態(tài),PSC檢查官要求船舶咨詢船級社,聽取他們的意見。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使用油水分離器時關閉取樣閥并鉛封
圖2 2017年4月26日,因船員使用油水分離器時關閉取樣閥并鉛封,被開具缺陷
船級社驗證后要求船舶使用油水分離器時應按說明書要求開啟取樣閥,但船舶未按要求實施,并多次使用油水分離器。2018年4月25日船舶接受PSC檢查時被發(fā)現(xiàn),該輪未按照2017年4月所出具的PSC報告中有關油水分離器取樣閥關閉的缺陷糾正要求進行實質(zhì)糾正,而且本次PSC檢查在驗證該缺陷糾正情況時,發(fā)現(xiàn)大管輪在測試全程未開啟自油水分離器排出三通閥后引出至15 ppm報警單元的水樣管路上的截止閥,并且取樣閥被封條固定在關閉位置,最終導致船舶滯留,并要求附加審核。公司和船舶應引以為戒。開具的安檢缺陷如圖3所示(代碼15108)。
圖3 2018年4月25日安檢報告顯示未按要求糾正缺陷造成船舶被滯留
與上述案例相似,2011年3月,某船在PSC檢查中被發(fā)現(xiàn)逃生通道上的門開啟方向錯誤以及失控燈布置不符合要求,PSC檢查官對這兩個缺陷給予行動代碼17,要求船舶開航前糾正。但船舶未按要求糾正缺陷,導致2012年2月份在同一港口接受PSC檢查時被滯留。
對于遺留缺陷,按東京備忘錄原檢查機制,在評估船舶風險屬性時,每個遺留缺陷加2分,因此,如果遺留缺陷不關閉的話,可能影響船舶風險屬性。而根據(jù)2014年1月1日生效的新檢查機制(NIR),評估船舶風險屬性時,遺留缺陷不關閉的話不加分。因此,船舶未必在糾正遺留缺陷后,一定要申請復查關閉缺陷,可以在下一次PSC檢查時,申請PSC檢查官驗證后關閉。東京備忘錄新檢查機制的船舶風險屬性如表2所示。
表2 東京備忘錄新檢查機制船舶風險屬性表
對于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缺陷,有時PSC檢查官會要求船長在糾正缺陷后,將照片或相關資料發(fā)到指定的郵箱里,只是為了知曉船舶是否按要求糾正了缺陷。而部分船舶發(fā)送照片后要求PSC檢查官關閉缺陷,這樣的要求是不可行的,因為關閉缺陷需登輪現(xiàn)場驗證,僅憑照片,PSC檢查官是不可能關閉缺陷的。
根據(jù)東京備忘錄程序相關規(guī)定,PSCO在上船開展港口國監(jiān)督檢查時會驗證24個月內(nèi)船舶安檢遺留缺陷的糾正情況,包括現(xiàn)場確認或者查看缺陷糾正情況的證據(jù),如果發(fā)現(xiàn)船舶沒有按要求糾正遺留缺陷,或者找不到相關缺陷糾正的證據(jù),可能會認為船舶在實施安全管理體系存在問題,并以此理由開展詳細檢查。在詳細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相關問題將有可能被判定為體系缺陷,嚴重的將造成船舶滯留。因此,各航運公司和船舶應重視安檢缺陷,嚴格按照相關要求糾正缺陷。
對于PSC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缺陷,船舶通常第一時間將PSC報告發(fā)送至管理公司相關部門。建議公司管理人員根據(jù)缺陷糾正要求,協(xié)助督促船舶按要求糾正缺陷。缺陷未按要求糾正,公司也負有管理上的責任。關于上述案例中的第一個案例,據(jù)了解船舶在2017年4月檢查后將報告發(fā)送給了公司,但公司未對該缺陷的糾正提供指導,船員依然在關閉取樣閥的情況下使用油水分離器,結果在2018年4月份的檢查中被滯留,并被要求開展附加審核。
對于PSC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缺陷,大部分船舶都會按要求糾正,但也有個別船舶不予理會。缺陷未糾正跟糾正后再發(fā)生的性質(zhì)是完全不一樣的,考慮到PSC檢查的周期性,上次發(fā)現(xiàn)的缺陷糾正后,下次PSC檢查時再次發(fā)生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因此為避免未來發(fā)生爭議,船舶糾正缺陷后,建議保留相關證據(jù),如照片或視頻等,供PSCO復查時參考。如發(fā)生爭議,也是客觀證據(jù)。
如果船舶或公司申請關閉遺留缺陷,且港口國當局同意登輪實施復查,可能將產(chǎn)生相關費用。對于復查,亞太地區(qū)的澳大利亞、加拿大、斐濟、中國香港、印尼、韓國、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秘魯、新加坡、泰國、瓦努阿圖是收費的,中國內(nèi)地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