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文婷,陳 虹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8)
在此,本文以76例患者為對象,經(jīng)實踐探討,分析促進腦血栓患者功能恢復的康復護理模式,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2015年11 月--2017年12月期間,收集腦血栓患者共76例,隨機選擇其中的38例設為對照組,余下38例設為干預組。對照組,21例男性,17例女性,43-74歲,平均(56.2±4.39)歲。干預組,23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最小41歲,最大78歲,平均(55.3±5.06)歲。比較臨床資料,干預組與對照組的性別及年齡等雖無明顯差異(P>0.05),但可對比分析。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安全管理、飲食指導、心理疏導、生活干預、藥物治療等。
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行康復護理,具體如下:(1)按摩:護士輕輕揉搓、拍打、按摩等,堅持由慢到快、由輕到重的原則,刺激患者肢體,間隔6h,按摩1次,每次持續(xù)10min,3次/d。(2)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一方面,被動運動,護士協(xié)助患者完成上下肢被動活動,動作緩慢且輕柔,3-4次/d,每次持續(xù)20-30min,預防肌肉萎縮,防治關節(jié)攣縮。另一方面,主動運動,待患者生命體征趨于穩(wěn)定后,護士指導患者進行主動運動,包括握手、橋式運動、翻身、床上移行等,堅持循序漸進,2-3次/d,每次持續(xù)20-30min。(3)生活能力訓練:護士鼓勵患者自我照顧,經(jīng)鍛煉,促使患者自我完成簡單的行為動作,如更衣、翻身、吃飯、梳洗等,且加強對手功能的鍛煉,包括畫圖、拍手、快速指鼻等活動,鍛煉患者協(xié)調(diào)能力,提升控制能力,調(diào)動其主觀能動性,達到生活能力訓練的目的。(4)語言訓練:護士為患者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一般選擇在上午進行語言訓練,每次持續(xù)30min左右,最初為簡單的發(fā)音,慢慢過渡至字、詞語、句子,逐漸恢復患者語言能力。
(1)功能指標:根據(jù)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標準[1],評價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滿分45分,評分越高,表示缺損程度越重;用Fugl-Meyer評分[2],評價肢體運動功能,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肢體功能越高;根據(jù)Barthel指數(shù)[3],評估患者生活能力,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高。
(2)滿意度: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60分表示滿意,<60分說明不滿意。
應用SPSS20.0軟件,百分比(%)用作表示計數(shù)資料,予以卡方(x2)檢查,而(±s)用作表示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若統(tǒng)計學有意義,則用“P<0.05”進行表示。
護理前,2組患者功能各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分析評價患者功能恢復情況【±s,分】
表1 分析評價患者功能恢復情況【±s,分】
指標 時間 干預組 對照組 t P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 護理前 21.3±5.21 21.8±4.95 0.428 0.669護理后 8.9±4.64 13.5±5.06 4.130 0.000 Fugl-Meyer評分 護理前 55.6±6.43 56.9±6.61 0.869 0.387護理后 79.4±5.33 63.2±6.95 11.401 0.000 Barthel指數(shù) 護理前 45.2±5.48 45.7±5.09 0.412 0.681護理后 74.8±4.32 53.8±6.54 16.516 0.000
調(diào)查滿意度,干預組,36例滿意,2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4.7%(36/38),對照組,31例滿意,7例不滿意,滿意度為81.5%(31/38),組間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c2=8.309,P=0.003)。
腦血栓(cerebralthrombosis),是腦梗死常見類型,可中斷腦局部血流,引發(fā)腦組織缺氧、缺血、壞死,表現(xiàn)出相對應的神經(jīng)缺損癥狀,部分患者病情嚴重,可出現(xiàn)功能障礙、偏癱等,影響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質(zhì)量。因此,加強腦血栓患者的康復護理,對患者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康復指綜合地、協(xié)調(diào)地應用職業(yè)、教育、醫(yī)學及社會等各種措施,訓練、再訓練殘疾者,減輕致殘因素造成的不便,改善其活動能力,促使其達到生活自理狀態(tài),重新參與社會活動??祻妥o理,則指在基礎護理內(nèi)容基礎上,配合各科針對性護理措施,旨在恢復患者殘余機能。腦血栓患者,設計康復護理模式時,應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充分考慮患者實際病情,綜合分析患者各方面因素,從按摩、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生活能力訓練、語言訓練多方面著手,制定可行的護理方案,指導護理工作的開展,向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護理服務,促使患者功能恢復,增加護理滿意度。本研究顯示,護理后,干預組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梢姡O計并實施科學的康復護理模式,用于腦血栓護理中,可取得滿意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