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偉娟
摘 要:教育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的無力越發(fā)凸顯,作為初中重要科目,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更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此,探討了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運用
信息時代下,互聯(lián)網(wǎng)逐漸深入各行各業(yè),當前,在教育行業(yè)中,多媒體已經(jīng)全面普及,此時,學生已經(jīng)不僅僅在教材上獲取知識,網(wǎng)絡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地,開闊了學生眼界,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發(fā)展[1]。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教師通過微小視頻的播放,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引導學生解決課文中的種種難題,幫助學生明確文章主題,感受文章內(nèi)涵、作者思想等,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推動了語文課堂教育的高效性。
一、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當前,微課已經(jīng)逐漸應用于初中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不僅包含有課文教學,還包括寫作教學、詩詞教學等。微課的引入,課堂效率明顯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等明顯增強,基于此,教師越發(fā)重視微課教學。隨著微課應用的不斷深入,微課應用模式不斷增多,當前,教學中常用微課模式有以下三種:PPT、短視頻、學生交流互動研討[2]。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微課在語文預習中的應用
預習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薄弱點,使學生快速抓住課堂重點與難點,提高學生記筆記水平,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總之,預習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傳統(tǒng)教育中,即使每次教師提醒學生預習,但是,因教師抽查力度不足、學生不知如何預習等,影響了預習效果[3]。微課的出現(xiàn),教師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預習,有效提高了學生預習能力,激發(fā)了學生課堂興趣,充分發(fā)揮了預習效果。筆者認為,在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時,教師根據(jù)下節(jié)課主要內(nèi)容制作微視頻,在課堂最后5分鐘播放,并為學生布置問題,要求學生預習下節(jié)課內(nèi)容,根據(jù)視頻與預習所學回答問題。相比于單純的閱讀預習,該種預習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預習效率。當然,若時間不足,教師可將視頻播放時間放在課前十分鐘。
如:在《錢塘湖春行》一詩學習中,教師可在課前為學生播放一段春天景色的視頻,視頻內(nèi)容切合詩詞,視頻播放中,教師明顯感覺到學生注意力集中,對課堂興趣較大。之后,教師讓學生自主預習視頻,并隨機抽取幾名學生,要求其以自己的語言、想象,描述詩句中或者視頻中的風景。學生回答不一,有的學生描述了燕子銜泥,有的學生描述了湖水初漲與岸平齊,有的學生將目光放在了楊柳成蔭,學生眼中的景觀不同,語言表達質量也不同,但是,教師明顯感受到學生情感的融入,而傳統(tǒng)的預習方式朗讀、背誦卻很難達到此種效果,可見,微課的應用,在預習中發(fā)揮了重要效果。
2.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微課,解析課文
課文解析是初中語文課堂上的重點。通常,一篇課文中會包含諸多內(nèi)容,蘊含著種種道理,但是,因學生生活閱歷的欠缺,很難全面理解課文中的情景、內(nèi)涵,影響了學生課堂效率。微課的應用,以生動的教學形式,將學生帶入課文中,使學生直觀地感受課文內(nèi)涵,上述問題得到解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如:在《濟南的冬天》一文中,沒真正感受過濟南冬天的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文章,領略濟南冬天的美。對此,教師可結合濟南冬天的天氣、山水等,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現(xiàn)文章中的種種美景,“夕陽西下時,山腰的薄雪”“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等,使學生直觀地感受濟南的冬天的美,感受作者在訴說濟南的冬天時的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其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2)利用微課,展現(xiàn)詩歌意境
微課的應用,通過視頻、動畫、文字、音樂等,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簡化了課堂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如:在《七律·長征》一詩中,為使學生理解詩詞中的豪邁與不畏艱險的精神,教師可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我國紅軍騰躍五嶺、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等的畫面,中間可穿插《長征》電影片段與主題曲,使學生更好地體會革命精神,更深入地理解詩詞意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利用微課,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提高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健康情感,發(fā)展了學生思維能力,鞏固了學生課堂所學知識,提高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在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多數(shù)時候,教師并未發(fā)揮作用,揣摩文章意圖,理解題目含義、寫作等都是學生自己完成,作文教學很難發(fā)揮效果。而微課的應用,在作文教學中,有效地豐富了教學形式,幫助學生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并且,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微課講解作文,因背后有巨量知識的依托,作文素材由固定模式轉為不拘一格,漫畫、新聞等都可成為寫作素材,素材的豐富性,激發(fā)了學生寫作靈感,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在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使課堂更加生動,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簡化了教學的重難點,更好地誘發(fā)了學生情感,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水平,促進了課堂的優(yōu)化??偠灾?,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實現(xiàn)微課與課堂教育的深度融合,開展高效課堂,已經(jīng)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參考文獻:
[1]朱敏捷.略談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6(10):141.
[2]馬建平.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初探[J].祖國,2017(11):229.
[3]魯明.淺談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施及運用[J].中華少年,2017(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