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理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內容繁雜,學生對不同教材的認知不同、興趣不同,教學效果也不同。在眾多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小說總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內容。發(fā)揮好高中語文教材中小說內容獨特的作用,不僅能保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高中語文課本中選編的各篇小說的不同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激勵學生課外閱讀整本原著,達到語文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說教學;教材優(yōu)勢;閱讀能力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取的小說課文較多,內容涉及中國古典小說、中國近現(xiàn)代小說、外國小說等。本文以三篇小說文本的不同特點為主體,從不同角度來介紹如何基于學生對小說的認知、解讀,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以下根據(jù)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以小說人物性格分析為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理解的能力
《林黛玉進賈府》節(jié)選于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描寫《紅樓夢》女主角林黛玉初進賈府的一段文字。在對《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我們應以人物性格分析為突破口進行長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首先,我們應讓學生明確本篇課文的人物,即林黛玉、賈母、王夫人、王熙鳳、邢夫人、賈寶玉,并為學生展示了“紅樓夢人物關系圖”,為學生分析主要人物奠定基礎。之后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jù)林黛玉在不同人物跟前的不同表現(xiàn)、言行舉止,分析林黛玉多愁善感、敏感、善良、小心翼翼的性格特點,讓學生認識到在封建社會林黛玉進賈府屬于寄人籬下,她總是小心翼翼,怕被人輕看。而通過對賈府陳設、樣貌、用度的描寫,我們可以分析出賈府的富足。我們在閱讀《林黛玉進賈府》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人物衣著對人物性格特點的襯托。例如賈寶玉出場時的衣著描寫為:“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充分襯托出了主角的出場氣勢,表現(xiàn)出了賈府的用度奢華。由于這篇課文是《紅樓夢》的序幕部分,我們應盡量引導學生以閱讀節(jié)選部分為基礎去閱讀原著,從而更好地獲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二、以小說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的影響為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材料的能力
小說《祝福》是描寫飽受封建禮教摧殘的婦女祥林嫂的一段記事小說。教學魯迅的文章時,我們應時刻注意解讀文章的時代色彩,重視魯迅對于丑惡舊社會的控訴和對新社會的期盼。在教學《祝?!返倪^程中,我們首先要注重祥林嫂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而這個悲劇是源于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祥林嫂從小就是祥林家的童養(yǎng)媳,在春天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經衛(wèi)婆子介紹來魯鎮(zhèn)做工。之后由其婆婆將其抓回改嫁給了賀老六,再次形成了婚姻的悲劇,第二次婚姻等同于一場買賣,讓祥林嫂改嫁賀老六,從而使祥林嫂的小叔子有錢結婚,充分展現(xiàn)了舊社會的丑惡。之后祥林嫂在丈夫死去之后又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加之孩子阿毛被狼叼去,只好又回到魯鎮(zhèn)做工。而這次回到魯鎮(zhèn)做工,卻在祭祀過程中遭到魯四叔一家的嫌棄,這體現(xiàn)了封建禮教對普通勞動人民的摧殘,之后祥林嫂淪為乞丐的過程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封建禮教對人的壓迫。著名作家丁玲說:“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里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痛苦。”因此在《祝?!返慕虒W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分析文章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才能讓學生理解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的深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全面分析,綜合判斷,就會對人物、思想、主題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和習慣。
三、以小說中人物的性格轉變?yōu)橥黄瓶?,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節(jié)選自《水滸傳》,是表現(xiàn)林沖這一人物性格轉變的一段文字。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教學中,我們要緊抓林沖這一人物的性格轉變過程,進而讓學生深刻解讀《水滸傳》中官逼民反的思想。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林沖形象是忍讓的、委曲求全的,直到本課中他被逼無奈起而反抗。要想加深學生對林沖的理解,我們就應為學生詳細介紹林沖之前的遭遇,好讓學生認識到林沖性格的轉變過程。首先我們根據(jù)《水滸傳》中林沖對于高衙內隱忍的過程,為學生講述林沖在做八十萬禁軍教頭時候的懦弱。之后由于林沖誤入白虎堂被刺配滄州,林沖的性格雖然有了轉變,但是還不是以反抗為主。例如《林沖棒打洪教頭》回目中林沖就對洪教頭的挑釁一再退讓,最后再對其棒打。而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林沖由于高俅對自身的層層迫害,已經完全爆發(fā)了,他將復仇的怒火投入在山神廟的殺戮中,完成了性格的轉變。我們在此要提醒學生,造成林沖性格轉變的主要人物是高俅,而背后的隱喻就是“官逼民反,亂自上生”,學生記住了這八個字,就能對《水滸傳》產生更深的體會了,理解了林沖從忍讓走上反抗的被逼無奈,才能理解小說中人物性格發(fā)生變化的由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做好高中語文小說教學工作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小說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小說閱讀方法,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小說的深意,從而領會到名著小說的精妙。
參考文獻:
崔恒山.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D),2012(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