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段奕冰 余能團 陳 崢 王 婷/云南省保山中等專業(yè)學校(保山技師學院)
根據(jù)《共青團中央關于在全團集中開展“學習總書記講話 做合格共青團員”教育實踐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要求,2017年各級團組織在全體團員青年中集中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是進一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共青團改革,大力推進從嚴治團,切實增強團員的先進性和光榮感的重要舉措。
中職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是工匠精神的實踐者和接班人。中職學校共青團員作為團組織的重要組成力量,團建工作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與發(fā)展息息相關。所以,如何通過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增強中職學校團建理念,強化團員先進性,提高團組織活力,加強團建工作成果成為了2018年共青團改革的一項重大工作。
(1)中職學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缺乏吸引力和影響力。當前,中職學?;鶎訄F組織在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總體規(guī)范,且能夠發(fā)揮出組織作用。但現(xiàn)在在校中職學生已多為新新人類的00后,部分團組織缺乏適應新常態(tài)的創(chuàng)新模式,支部活動缺乏吸引力,教育內(nèi)容缺乏影響力。這就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zhàn)。
(2)團員先進性體現(xiàn)不明。大部分青年學生身份是團員,但思想行為表現(xiàn)上與團員的要求相差甚遠,沒有真正樹立好一個團員應有的風范和榜樣作用,團員的先進性無從顯現(xiàn)。長此以往,團員隊伍的帶動作用層層弱化,共青團的組織力量也就無從談起。
(3)團青比例不均衡,團員隊伍萎縮和質(zhì)量下降。近兩年來,隨著入團的嚴格和規(guī)范,新生中團員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且大部分都為初三時間入團。中職學校團組織所要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團員人數(shù)下降更是質(zhì)量滑坡。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zhì)有一定問題,團組織工作力量相對單薄:一是文化底子薄,厭學情緒嚴重;二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流行,三觀存在嚴重偏差;三是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等嚴重;四是個人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較差??梢哉f,中職學校生源素質(zhì)是學校團工作的難點之一。
“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是在全團中深化共青團改革、深入推進從嚴治團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對中職學校團建工作具有指導和引領作用。
(1)增強團員意識,強化團員先進性。通過開展團的組織生活、專題學習教育、系列實踐活動等教育活動,使團員接受嚴格規(guī)范的組織生活鍛煉,引導團員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團員意識,強化組織意識和組織紀律,進而強化團員的先進性和光榮感,堅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真正做到讓團員更像團員,把團員隊伍打造成一直標桿式的先進隊伍。
(2)提高團組織在中職生群體中的影響力。按照中職學校團建工作的特點并結(jié)合“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要求,從實際出發(fā),制定出適合中職學校團員青年的學習活動方案,應用于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在理論學習滲透的同時,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提高共青團在中職學生中的影響力。
(3)平衡團青關系,普及團的教育。利用“一學一做”教育實踐的平臺,以團員為中心向外輻射,在班級團支部中發(fā)揮團員的帶動作用,在全校范圍內(nèi)普及團的教育,擴大團建工作成果,加深團的影響幅度。在逐年調(diào)整好團青比的基礎上,打造團組織在廣泛青年學生心中的良好組織形象,通過增強自身實力來達到吸引新鮮血液的目的。
團員是構(gòu)成團組織的基本個體,從最基礎的團員培養(yǎng)入手,整頓團員隊伍,優(yōu)化團員能力和結(jié)構(gòu),對于提升團組織建設,加強團組織發(fā)展有著根本性的意義。因此,如何用過“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合格共青團員,成為了中職學校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的主要目的。
“一學一做”,學是基礎,是前提。第一,以學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主線,通過開展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宣講會、研討會等形式,將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在團員青年中進行領會和深化;第二,按照“一學一做”的要求,結(jié)合共青團改革,從細處著手,制定適合學校實際、執(zhí)行性強的共青團改革及“一學一做”活動方案,規(guī)范學校團建工作,真正將“三會兩制一課”落到實處;第三,嚴格對團干部的選拔,加強對團干部的培養(yǎng)。做好學生團干部和教師團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工作,構(gòu)建以團委為中心,提高團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進而加大團員管理力度,整頓共青團隊伍;第四,將團徽、團章下發(fā)到各班團支部每一名團員手中,齊唱團歌、齊讀團章,增強團員活動的儀式感,強化團員意識和身份感。
“一學一做”,做是關鍵,是著力點。以做合格共青團員為關鍵,重點做好團建的組織生活和實踐活動,發(fā)揮出活動育人的效果。第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強化組織意識和組織紀律。嚴格對不合格團支部和共青團員的教育和處理,提升共青團組織的威望;第二,開展好團歌(紅歌)比賽、手抄報、征文、書法等主題比賽活動,以點帶面,持續(xù)堅持,把思想教育和活動育人工作不斷引向深入;第三,做好一年一次的新團員入團工作,開展好團校培訓和業(yè)余黨校培訓工作,注意培訓形式的創(chuàng)新,堅持黨建帶團建,助力團員青年成長成才;第四,堅持開展共青團評優(yōu)表彰和入團儀式,并將兩者相結(jié)合進行組織。在新團員面前對優(yōu)秀共青團員和共青團干部進行表彰獎勵,重溫入團誓詞,齊唱團歌,增強新老團員間的帶動作用和榜樣激勵,更直觀地激發(fā)團員身份感和榮譽感;第五,堅持開展好團員志愿服務活動。大力推進團員成為注冊志愿者工作,充分發(fā)揮團員志愿者的先鋒模范作用,營造熱鬧活潑的志愿服務氛圍;第六,搭建以班級團支部為單位,詳細到每位團員的信息檔案臺賬。建立并下發(fā)到各班團支部《共青團工作手冊》(每學期一冊),還有對本團支部參加學校各項活動等情況進行記錄,作為共青團工作的痕跡管理,進行檢查和考核。
對于中職學校來說,“一學一做”,學和做的最終落腳點要落實到技能培養(yǎng)上來。中職學校的團員青年,體現(xiàn)團員意識以及先進性和光榮感,除了表現(xiàn)在平時的個人行為習慣和日常生活中,更要在技能學習上有良好效果的體現(xiàn)。提升中職學校團員綜合素質(zhì),能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良性循環(huán),團員的思想認識先進了,才能促使行為先進,行為先進在校園的中最明顯的彰顯就是學習。除此之外,中職學校共青團在改革中還要去行政化,主動積極與各專業(yè)教研室合作,認真研究一些既能吸引團員興趣又能展示和提高專業(yè)技能的活動,把共青團教育和專業(yè)培養(yǎng)進行有機結(jié)合,既強化了團員素質(zhì)又提高了專業(yè)素養(yǎng),真正發(fā)揮出共青團組織的作用和力量。
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學是基礎,做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專門就青年一代承擔使命、接力奮斗做了強調(diào)。在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共青團組織要結(jié)合“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實事求是,在認真研究和分析共青團工作面臨的問題的同時,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與方法,深入推進共青團改革,大力推進從嚴治團,培養(yǎng)合格共青團員,更好地發(fā)揮共青團工作的作用,將中職學校團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為開創(chuàng)新時期中職學校工作新局面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