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實驗學校
高二結(jié)束,不知不覺,想再次嬉笑怒罵于初中小操場已可望而不可即。原本應愈漸成熟的年齡,腦子里的東西卻越來越車馬輻輳。不經(jīng)意間,在地鐵的電梯上,公交車里,在課堂中,總會時不時地兩眼呆滯,或杵著下巴,或望著對面的同學出神。身在學海不由己,閑暇之時沒有了dota,沒有了兒時的死黨,做白日夢供自娛自樂也無可厚非啊。一念之間,一個奇妙的念頭閃過。不管在夢里還是在現(xiàn)實,在現(xiàn)實還是在夢里,儼然已不在乎。權(quán)當這是人之本性:年少猖狂。都說十七歲是花季雨季,但這并不是一位十七歲的現(xiàn)任學生所承認的,而這確實是十七歲的10年、20年甚至50年后所追憶的,流連忘返。那又何妨走幾遭風花雪月?活在當下,記錄當下,待我大鵬展翅之時再回首往事,別有情味?!跋M臼菬o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就像世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有了路。”開公眾號,也并不全是為了自己。如果能有幸喚起同齡人對因年紀本身而特有魅力的共鳴,那便是極好的,雖然希望渺茫;但正因此才突出了前面那句話的價值: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是自己為了自己的一個念頭而努力付諸了行動,才會有希望。不遺憾,只望自己砥礪前行吧。
人生幸福之一,每當我在外人面前提起某些朋友之時我都會很自豪,認為能和他們做朋友是上輩子修得的福祉。誠然,我很幸運能有兩個從幼兒園到現(xiàn)在還依然保持聯(lián)系的朋友。因為他們高三,相比以前整天滾在一起甚是疏遠,但也正是因此每每三人相聚時更珍視這難得的機會,似乎放得更開,更能調(diào)侃。即使相聚甚少,不再每周固定幾盤dota,但相見時依然“哎,你覺得咋咋咋……”或者“你說這玩兒……”直接開場而非客套的噓長問短。
朋友啊,咱們都已經(jīng)……相識十二三年了?你們……高考完竟然再過些日子就要成人了。成人啦!朋友,其實咱這關(guān)系也滿可以叫死黨,可以稱兄道弟,把你們視為親人也不為過。相信你們也會是這么認為的。
但我開篇還是以朋友相稱。為什么?
自然,沒有絲毫硬生生拔高、相互奉承的意思,帶著相信稱道不管如何但關(guān)系鐵到不能再鐵的自信,再帶著夾雜“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自詡。
朋友,你們永遠都會是我的朋友。高考,我擔心的其實是你們。
我想到今年高考,第一反應真的是“你們該解放了”,而我該上高三了。
其實你們倆的學習總是讓我有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仰視感:一個十一學校的理科,動不動理綜280啥的……另一個十二中文科,海淀一模649還不是最理想狀態(tài)……在我眼中,你們都很優(yōu)秀,真的。至少論學習是,至少對于我來說更是。
我心里想著千千萬萬,但相信那些祝福的話語你們也聽夠了
那些鼓勵,那些期望
你們的身上遠不止有我的那一份那么厚重
心里想著千千萬,但似乎又欲言又止
不知從何說起
十幾年的往事,在我寫數(shù)學導數(shù)時居然悄么聲兒地映入腦海
竟因為你們的高考在即
無論如何,總會有人在以一種你難以察覺的方式在關(guān)注著你
首先是你的父母,你的老師
其次是我這個層次
然后是朋友
然后是客套和禮尚往來
其實這些對于你們或早已諳熟于心
但
重要的還是你自己的狀態(tài)
自己對自己的鼓勵和自信
你自己的能力
你自己的理想
你自己的安慰
你自己的人生哲學
面對未來的一切,到了那個致青春的暑假,到了大學步入社會
家長老師逐漸淡入你們的視野
學校再也不會讓你們穿校服,剃頭發(fā),不讓談女朋友
你們可以在網(wǎng)吧玩通宵,酒吧里勾搭妹子
但眼前的這最后一關(guān)還是要過去
最后一關(guān),也是第一關(guān)。
權(quán)當這次考試也為了父母、學校老師,也為了我們自己
但你們也懂
更是為了你們自己。
此時
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足以囊括我心中萬千思緒,代表我最真摯的心愿
待到金榜題名時,君再裝逼必不晚!
高考加油!加油!加油!
(一)
希望你能安安靜靜的,別有輕生的念頭,要享受生活帶給你的福祉。
星宿茫茫無際,宇宙至今已悄然生息地膨脹了140億年。140億年還是更多?因為探測距離不能超過總光年而已。好多偉大的科學家之所以邊搞實驗還信宗教,是因為連最基本的問題都沒解決吧——我們活著的這個空間是怎么來的?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樣子?爆炸完衍生出了時間和空間,那什么組成了時間空間呢?為啥又宇宙會爆炸?……
對于基督徒來說若真是耶穌創(chuàng)造了世界,那耶穌咋來的呀?不知道。與此同時,更可怕的是人為什么要來到這個世界……
現(xiàn)在就是過去。我們永遠生活在過去時里。目前人類認知還沒有也許永遠都突破不了第四維度——時間維。
其實我的歷史老師說的有些還是很有道理的。例如,當科學家翻過一座
學術(shù)的大山之后,居然看見了早早坐在另一個更遠山頭的哲學家、神學家。
科學最終都無法解釋科學。
(二)
人類也只是一種卑微的生物罷了。46億年前,地球誕生。
在我們的教科書中,對地球的五個地質(zhì)時期略有涉及,然而又進行了“隱生宙和顯生宙”的區(qū)分,這是不是就認為由400萬年南方古猿進化而來的人類是這個世界唯一“高級”的生物?
其實這很難說。我查了許多的資料,這個答案到目前為止還并未確定,而且對“地球五個文明史”的相關(guān)觀點也未完全的贊同和認可。
通俗來說就是,在出現(xiàn)恐龍前或者在恐龍滅絕后地球上出現(xiàn)過類似人類的物種,甚至比人類牛得不知哪里去了,我認為這也許是曾經(jīng)存在過的事實,待以后科學的發(fā)展再證實吧。
而我們,僅僅生活在這智人規(guī)定的現(xiàn)代,21世紀而已。這對于400萬年南方古猿到認知革命、農(nóng)業(yè)革命,略顯渺?。欢鴮τ谑非拔拿?,更是渺?。晃业纳?,放眼整個地球,整個宇宙,整個空間、時間,無異于滄海一粟。
我們所追求的,只不過是人類自身賦予的意義和價值罷了,同樣也生活在一個虛構(gòu)的想象系統(tǒng)或者故事中。根本上來說人一點也不特別,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沒有某些植物要成功,例如胡楊樹,例如瓦勒邁杉。
生物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需要我們?nèi)フ覍とベx予。也許尋找意義的過程,賦予意義的過程就具有意義,也許這就是活著的意義。一草一木、一枯一榮,勤勞的螞蟻和奉獻的工蜂,我們要它們賦予怎樣的意義?
現(xiàn)在,我還沒有找到活著的意義,這也許是我終身的課題。但是,我知道,馬上成年的我,有責任、有義務,為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人,親人、朋友、同學、老師……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還用在乎擁有什么,生命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