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市明德中學(xué)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大量運用配飾引出故事,并巧妙展現(xiàn)人物的不同性格。作品在周瑞家的奉薛姨媽之命給賈府送宮花的過程,就是全面展示諸芳個性特點的過程。周瑞家的因劉姥姥的事要找王夫人回話,就通過送宮花一小道具,如電影鏡頭推進一般,巧妙展示了賈府諸芳不同的性格特征,并且形成對比,讓人印象深刻。
在送宮花的過程中,曹雪芹借周瑞家的視角展示大觀園諸芳的性格特征。周瑞家的因順路故先往三春住處去送,迎春與探春正下棋,而下棋通常要凝神靜思,但當周瑞家的說明來意,二人都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賈府兩小姐對周瑞家的如此禮相待,正面展示了迎春與探春知書達理、教養(yǎng)有方的性格。
送至鳳姐處,曹雪芹沒正面寫鳳姐,而是有意讓周瑞家的吃了一個閉口羹。通過“只見小丫頭豐兒坐在鳳姐的房口檻上,見周瑞家的來了,連忙擺手兒叫他往東屋里去……”平兒直接挑選了四支宮花這一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出平兒乃鳳姐也腹,類似選宮花這等小事不需鳳姐親自費神,平兒便可直接做主。鳳姐從自己的四支宮花里拿出兩支,吩咐送給秦可卿,則體現(xiàn)出鳳姐與秦可卿關(guān)系交好,也側(cè)面寫出秦可卿地位非凡。小小一支宮花,卻傳達出許多信息,大有一筆多用之功效。
周瑞家的送至黛玉處,曹雪芹寫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兒與姑娘戴來了?!边@句話聽起來仿佛是專程送花給黛玉,體現(xiàn)出周瑞家的處世圓滑的性格特點,也側(cè)面寫出黛玉地位特殊,周瑞家的也要小心陪笑臉。黛玉態(tài)度十分冷淡,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問話一針見血,抓住了問題關(guān)鍵,體現(xiàn)黛玉聰慧與敏感。得知其他人都有,送兩支是剩下的,黛玉冷笑“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將黛玉性格孤高自許、態(tài)度傲慢、不留情面、語言尖酸刻薄的特點生動地體現(xiàn)出來。
曹雪芹先寫芳官看見“一個人從墻上跳下來”繼而寶玉假裝被嚇到,從而引起對大觀園內(nèi)守夜下人一次審問排查,引出園內(nèi)賭博成風的問題。迎春的乳母是聚眾賭博的三大頭目之一,賈母對她嚴懲。迎春回房后,邢夫人到訪指責她沒有管教好下人以致丟了顏面,她的反應(yīng)是"不語,只低頭弄衣帶"。這番動作、語言描寫,將迎春性格軟弱、木巧的特點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出來,讓讀者對迎春的懦弱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接著通過丫鬟繡橘之口交代出配飾丟失的事情,迎春卻怕偷首飾的人惱而不敢追究,并且幻想著對方可主動悄悄還回來,這番對話將迎春軟弱怕事、天真、自我麻痹的性格暴露無遺。乳母之媳王住兒媳婦逼迫迎春為乳母說情,用贖金鳳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還反誣賴迎春多花了她三是兩銀子,刁奴如此肆無忌憚,更加反襯主子懦弱。探春到訪,三言兩語間便解決了問題,并暗中派遣丫鬟侍書召來平兒,最終王住兒媳婦方認錯并答應(yīng)贖回金鳳。
一支丟失的攢珠累絲金鳳,迎春明知是被乳母所竊取卻不聞不問,繡橘欲往鳳姐處告發(fā)反被迎春阻攔,乳母兒媳刁蠻無禮,迎春默然縱容,探春平兒代為處置迎春聽之任之。曹雪芹巧妙地用一支累絲金鳳引起矛盾沖突,構(gòu)架出這一回精彩的故事,通過故事中各人的不同表現(xiàn)將其性格特點生動地刻畫出來,尤其是迎春懦弱的性格更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者寫乳母及兒媳的習蠻無禮、繡橘剛烈伶俐、探春殺伐決斷都更加反襯出迎春的軟弱、愚懦。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平兒洗手而退下蝦須鐲的情節(jié),平兒離開時找不到濁子,眾人皆四處尋找未有結(jié)果。鳳姐仿佛洞悉一切般勸大家不必找,斷言不出三天自有結(jié)果,實則鳳姐早看出鐲子被人偷,但不愿因這一件事掃了眾人的興致,也避免當面查出來使人顏面掃地,體現(xiàn)鳳姐做事的聰明之處。
鐲子是寶玉小丫頭墜兒的,但平兒顧忌寶玉、襲人等人的顏面,同時又擔心揭發(fā)后惹得賈母、王夫人生氣(恐怕又會帶累鳳姐落得治家不嚴的罪名)不讓將此事公開,只是悄悄告予麝月,讓她留意墜兒免將來到別處惹事。這體現(xiàn)了平兒性格善良,遇事能平息事端,正如她的名字平字一般,處處維護和平,但同時心思細膩,處事公正,下人若有原則上的錯誤她并不姑息。如此一件小事,平兒竟能思量再三,考慮到事情揭發(fā)后的諸多后果,可見其也細膩縝密,更將平兒設(shè)身處地替他人著想的性格刻畫而出。
相比之下,《紅樓夢》中的另一位俏丫鬟晴雯對待墜兒偷蝦須鐲這件事的態(tài)度則完全不同。晴雯得知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壓制不住脾氣,也不顧自己還在病中,便拿起一丈青簪子扎墜兒,生動地刻畫出了晴雯性格的直率與剛烈,與平兒形成了鮮明對比。
配飾起到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作用。作者配飾為中也,展開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通過不同人物的表現(xiàn)來體現(xiàn)其不同性格。《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顛峰之作,我們在欣賞小說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更欣賞這種謀篇布局、駕馭文字的高超藝術(shù)手法。作者巧妙地運用配飾架構(gòu)故事、推動情節(jié);使用配飾裝點人物、增強美感;通過配飾彰顯人物地位、折射人物性格;借用配飾伏線后文、預(yù)示結(jié)局。令讀者欽佩曹公才華如斯高絕。
[1]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
[2]俞平伯.紅樓夢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周汝昌.紅樓夢新證[M].北京:中華書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