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堅
有一天,一個很久沒見面的朋友來約她:“有沒有興趣過來聽香?”這個“聽”字有意思,多少激起她的一點興趣。
朋友說:“香不僅僅是用來聞的。你可以看,看它煙氣浮動的樣子。此外,你還可以觸碰。”
她想了想,把手放到香盒上方,很靠近,但又不是真的碰到。從雕花縫里漏出來的除了煙氣,還有一點點的溫度,是可以觸摸得到的。但是,靜默如香,怎么聽呢?她終于被勾起好奇心,答應前往。
朋友開的聽香室布置得很簡單。未上油漆的木板地、幾件竹木家具讓她想起小時候住的老宅,格子窗外是長長的日影,窗內(nèi)是說不清楚的幻夢。
朋友拿出來的是個粗陶香爐,看起來有點年頭,里頭盛半爐灰白色的粉末,是之前燒的香灰。朋友用一根竹簽慢慢地把它撥松,主要是為了讓空氣在里面流通起來。不過,點香這事兒儀式的成分很大,所以香灰的造型做得好不好看,也很有講究。點香時,手邊還有個小爐子,把幾塊預先處理成合適大小的香碳燒透,拿個小夾子夾出來埋到香灰里,再進行一番整理。
香爐的形態(tài)、點香的場合也有很多講究。她努力回想跟香一樣縹緲的記憶:在香道里,賞香的流程跟點香一樣,步驟繁多。點完香,好像應該是主人先端起香爐嗅三下,然后遞給客人,客人也嗅三下……她很緊張,唯恐漏掉了步驟,或者動作生疏、接應不上,辜負了這位朋友的邀請。結(jié)果把香木擺完以后,好半天,朋友都沒有任何動靜。
兩個人就那樣對著一爐香默默地坐著。
一開始,其實她沒有聞到什么香味,幾乎以為這一切都是幻覺??墒菨u漸地,她心里的念頭不再翻騰,呼吸變得平緩,香氣就似有若無地出現(xiàn)了。
她開始聽見窗外時起時落的蟬鳴聲,偶爾飛過的鳥雀的鳴叫聲;后來隱約又聽見街坊鄰居的說話聲,遠處街道上轔轔的車馬聲;再遠處,似乎聽見清風吹拂、白云緩緩飄過的聲音;更遠處,是輕輕回蕩在幽深的走廊里的腳步聲,一扇門被推開,傳來玫瑰花開的聲音……好像聲音傳入耳中,聽者只是自然而然地接受。
她想:聞終究是個主動的動作,湊上去深呼吸,將香氣吸入,然后判斷好壞,喜歡或者不喜歡,帶著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傲慢態(tài)度;而聽卻是一個虛懷若谷的、接納的動作,沒有貪婪,不要求更多,只是在當下和此時,接受香帶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