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武 天津市經(jīng)濟貿(mào)易學校 300381
胖墩”是人們對長得胖乎乎、墩實實的學生的一種昵稱。我對這些“胖墩既喜歡又憂心。喜歡是因為他們的可愛,憂心是因為他們的運動能力。在這個班上,有一名胖墩叫小吳,在快速跑、耐久跑等體能項目測試中,他基本上每次都是最后一名。
那是一堂氣氛熱鬧的體育課,在接力跑比賽的陣陣加油聲中,我深深地融入到了比賽場景之中,感受著同學們的激情與力量,體會著內(nèi)心的欣慰與舒坦——同學們在競賽中身體得到了煉,還一個勁地相互加油,多么愉快的體育課呀!我覺得我課前的各課沒有白費功夫。
在比賽結(jié)束后,我還沒來得及宣布結(jié)果以及對他們進行評價,就聽見一片責難聲:“每次都是你!”我循聲望去,肖華他們正大聲地嚷道:“不是因為你,我們肯定是第一,可現(xiàn)在我們成了倒數(shù)第一了!”我一下子因為他們的責難聲蒙了,剎那間,不知道該怎么繼續(xù)評價,立即說了一句:“肖華,你在嚷嚷什么?”“老師,你也太不公平了,為什么總把吳庶放在我們組里?每次都因為他跑得慢,我們組拿不到第一名。瞧!這一次,你不說我就知道我們是倒數(shù)第一!”肖華的情緒有點激動。
這是一次絕對有理的“中訴”,這樣的事我也曾經(jīng)遇到過。這事沉寂在我心中許久,只是我沒有認真關(guān)注,沒有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該怎么解決呢?把吳庶放在其他組?顯然不能,如果那樣會給吳庶帶來莫大的傷害,畢竟這是課堂,面對全班同學更不能堂而皇之地將吳庶這樣的學生“晾”起來。我隨口說道:“肖華,同學之間要理解與包容,吳庶雖然跑步方面比你慢一點,但他投擲是不是很強,其他優(yōu)點不也很多嘛?課后有空,你們倆多多交流,讓他跑得更快點!"我就這么胡亂地進行了一番教育。
不知道肖華是屈服于我的權(quán)威,還是真正懂了所說的道理?;蛟S是照顧我的面子吧,他欣然地點了點頭。肖華這組同學在清脆的下課鈴聲中,低著頭失落地離開了操場……
課后,我陷入了長長的沉思?;仡欉@次“申訴”,我思考著怎么才能有效地關(guān)注毎一位學生的差異;跳出這次“申訴”,我思考著解決這些常見問題的方法!在人數(shù)較多的班級教學中,應(yīng)該怎么關(guān)注所有學生的主體性,怎樣去解決“體育課堂一定要關(guān)注所有學生,我要在教學中嘗試。尖子生”與“體育后進生”的體育學習?我沉寂的心靈激起了千層波瀾——我的課堂一定要關(guān)注所有學生,我要在教學中嘗試。
我正視上一節(jié)課的“不愉快”,希望在本次課通過自己對跑的黨賽方法的改進來進一步關(guān)注學生、體現(xiàn)多層次的學習要求。上課之后,我首先啟發(fā)與誘導(dǎo)學生一起思考,解決這一問題,我說:“上一堂課肖華同學的問題提得很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今天老師選擇了另一種跑的竟賽方式,采用“小組積分跑”,看看結(jié)果會有什么變化!”我略作停頓。學生中有人著急了,忙問:“什么是小組積分跑?怎樣積分?老師快說!”我一邊比劃著一邊說著:“積分跑的方法就是在原來四組接力跑的基礎(chǔ)上,不是一次性通過接力的形式完成比賽,而是四個四個的輪著比賽,每次比賽第一個到達終點的記1分,第二個到達終點的2分,第三個到達終點的得3分,第四個到達終點的得4分,最后將每個小組同學的成績相加算積分,接照積分的由低到高來決定該小組的名次?!苯又矣诌M一步講解了規(guī)則和要求,并組織同學們進行了積分賽跑。我預(yù)料肖華這組除了吳庶一人最后一名外,其余的同學都會跑在前面。比賽結(jié)束后,果然這組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金牌”。
競賽方式的改變帶來了不同的竟賽結(jié)果,肖華這組同學的情結(jié)高漲,但另外幾組同學卻又不服氣了,強烈呼吁再比一次……王勇同學站出來不服輸?shù)乩碚摰?“肖華這組只有吳庶一個同學跑得慢,而我們組有幾個跑得慢,這種竟賽方式對于我們來說不公平。”這是我早就預(yù)料到的問題,我需要體育課堂出現(xiàn)這種對話,這樣學生才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我慢條斯理地說:“有道理,你說得很好,我們需要這樣思考,也需要這樣對話!我們應(yīng)該理解,有同學跑得快,必定有同學跑得慢,沒有慢哪里來的快呢?”我停頓了一下,然后神秘地說:“你們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知道!”我接著說:“那我們就采用'田忌賽馬'的辦法組織一次小組賽怎樣?”同學們心領(lǐng)神會,各小組迅速組織起來,一會兒比賽又開始了… …
在接下來的幾次比賽中,同學們開動腦筋,不斷地變化跑的出場順序。多次比賽中,各小組間既竟賽激烈又斗智斗勇,每組都取得過第一名。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改“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改變死板的執(zhí)行教案、單一的課形態(tài),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改進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練習手段,形成靈活、多樣的對策,開展關(guān)注學生個體差異的、有層次的教學活動,這就是大班體育教學的”“源頭活水”。
這次“發(fā)生在課內(nèi)、感在課外、回歸到課堂”改進教學的事例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更堅信體育教學改革就蘊藏在平時教學的點滴實踐與創(chuàng)意之中。同時,這也讓我認識到,體育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以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關(guān)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情感,遵儲學生的個體差異與需求來設(shè)置課程目標,采取切實有效的策略與靈活機動的措施,科學合理地述用組織方法和學練方法來改進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將“關(guān)注學生個體差異”落到實處,不斷地解決大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提高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