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摘 要:在學生體育教學活動之中,情緒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積極的情緒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能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進行保證。對情緒調節(jié)和體育教學進行了探討,并針對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消極情緒,提出了相關的情緒調節(jié)依據和方式,以達調節(jié)和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
關鍵詞:體育教學;情緒調節(jié);正能量
隨著教學理論和心理學的不斷發(fā)展,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情緒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嘗試在體育教學中使用情緒調節(jié)法的教學理念,以不斷促進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產生沒有信心或者急于求成等現(xiàn)象,如果產生這些負面情緒,學生的自我控制和理智程度就會不斷下降,產生抵抗體育學習等不良行為,對動作和知覺的準確性產生影響,導致活動水平的下降。
1情緒調節(jié)理論概述
情緒調節(jié)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不僅能夠使負情緒降低,也可以使正情緒和負情緒降低、維持或增強。同時,情緒能夠和情緒調節(jié)在喚起的過程中具有無意識和顯意識兩種狀態(tài),在情緒調節(jié)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好壞之分,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好、壞兩種結果能夠實現(xiàn)相互轉化,因此,情緒調節(jié)是改變他人、自己、調整個體和管理個體情緒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通過行為機制和策略,情緒在生理反應、表情行為和主觀感受等方面會產生變化。我國的中職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方向轉變,應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情緒調節(jié)理論,能夠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利用和重視學生的人格心理和情感特征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動機。
2情緒調節(jié)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體育教學中的情緒調節(jié)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之下,通過對學生情緒的調節(jié)和管理,發(fā)揮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之中的主要情緒,促進教學活動的發(fā)展,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情緒調節(jié)教學模式之中,重要的情緒因素主要由以下三種:焦慮、愉快和興趣,應該在教學中對這些情緒進行發(fā)揮和引導,推動認知活動的不斷發(fā)展,克服或避免消極作用的產生。情緒調節(jié)的過程使表情行為、主觀體驗和生理喚醒等幾個方面實現(xiàn)靈活的、適應的、良好的發(fā)展,達到提高體育教學的課堂質量。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群體和個體的情緒進行判斷、分析和觀察,使用有效的措施進行調節(jié),對學生進行暗示和誘導,使學生在積極的情緒之中完成體育課程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適應心理需求的情緒環(huán)境和教學環(huán)境,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使學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產生良好的心理情緒,最終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情緒。
3體育教學中情緒調節(jié)的教學手段和依據
體育項目種類繁多,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愛好十分廣泛,一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產生了與學生興趣不相符的現(xiàn)象,學生內心就會產生抵觸情緒。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頻繁的使用口令和口哨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指揮,面對半軍事化的教學過程,學生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例如怨氣、不滿和壓抑等,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帶著消極的情緒,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影響,甚至發(fā)生受傷的現(xiàn)象,對這種消極的情緒進行克服,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式:
3.1使用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體育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愛好興趣和發(fā)展特征,對體育課程的教學組織、教學要求和教材內容進行制定,在教學內容的選擇過程中,應該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和健康意識,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得到提高,在體育課程中,開設素質課、選修課和專項課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特征、才能和愛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情緒,學生主動的對教材進行認識,在天賦的基礎之上,在后天環(huán)境的作用之下,形成獨立的個體,體育教學在尊重和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基礎之上,提高學生的情感意志、道德品質、活動能力、智能和體能,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動、和諧和自主的發(fā)展。
3.2對學生的體育需求進行充分的尊重
學生針對自身的需求選擇是否參與到體育教學的活動之中,一旦產生了學習的需求,使用動機、興趣和愿望等形式進行表現(xiàn),不斷促進學生向特定的方向活動,滿足其需求。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充分的尊重和了解。例如。體育教師的批評和表揚、學生之間的獎勵、名次和情緒等都能夠形成學生的需求,同時,體育活動的價值能夠促使學生參與到體育項目之中,也能使學生形成迫切的需求。
3.3對學生心理活動的強弱水平進行控制
在體育活動之中,競賽是十分重要的形式,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求勝心切的現(xiàn)象,學生無法有意識的認識到對比賽產生影響的因素是否是可控的,無法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有效的計劃,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心理活動的強弱水平進行控制.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的情緒,提高其心理水平。體育競賽不僅是隊員之間戰(zhàn)術、技術和素質的比拼,也是心理因素的較量,對學生的情緒具有很高的需求,應該不斷提高學生對情緒的控制水平,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對能夠掌握的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例如,對手的情況、戰(zhàn)術應用、技術動作、注意指向、隊友、時問、場地和天氣等,應該使用認知指導的方式,對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行及時的調整,在比賽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戰(zhàn)術的應用、技術要領和技術動作,減少對未來和過去的擔憂,不斷增加學生的責任心,提高團隊合作的水平,在提高學生積極的情緒之后,能夠提高其戰(zhàn)術水平和技術。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情緒的調節(jié)非常重要,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注意指向的調節(jié),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技術動作進行中試,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感覺,最終不斷完善學生的情緒水平,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玉秀.情緒調節(jié)及情緒調節(jié)教學模式理論對體育教學的啟示[J].遼寧體育科技,2010,01.
[2]丁薇薇.情緒調節(jié)教學模式與焦慮調節(jié)[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