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娟*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科,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產后大出血是產婦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同時也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及時控制出血量,促使產婦恢復,還需加強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其能夠及時控制出血量,改善預后,若此段時間內加強護理干預,方可增加患者滿意度,獲取良好效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1]。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護理方式在產后大出血患者中的價值性,如下文所述。
將40例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產后大出血患者作為本次實驗人員,采用計算機分組模式,各有20例。入選標準:(1)患者均存在手術適應證;(2)患者均達到產后大出血臨床診斷標準;(3)患者均簽署書面同意書。
觀察組患者均為經產婦,總出血量(2153.58±152.36)ml,平均年齡(28.85±2.62)歲,平均孕周(38.85±1.41)周。
對照組患者均為經產婦,總出血量(2153.84±152.57)ml,平均年齡(28.17±2.54)歲,平均孕周(38.76±1.12)周。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存在對比性,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進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進行局麻,在患者股動脈管內進行SELDINGER穿刺法,且在血管造影引導下,進行血側髂內動脈造影,了解造影劑外滲范圍和血管解剖分布后,插入子宮動脈內,并注入海綿顆粒,對出血血管主干進行栓塞,造影劑不外漏,以相同方式治療另一側,從而阻止產道和子宮活動性出血[2]。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體征變化情況,叮囑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加強生活護理,盡可能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住院環(huán)境,加強保暖,同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解除患者思想顧慮,為其講解疾病治療、預后等情況。
觀察組采用全面性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
(1)心理疏導:首先為患者講解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療效性等,提高患者依從性,為了增加患者自信心,還需介紹以往成功案例,從而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擺脫患者內心焦慮、恐懼、不安感,同時還需和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從而獲取家屬支持[3]。
(2)病情觀察:①生命體征監(jiān)測:生命體征(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變化)的監(jiān)測術畢回房是每半小時監(jiān)測一次共四次,再每1小時監(jiān)測一次共四次,再每四小時監(jiān)測一次直至術后72小時;②惡露情況觀察:每隔半個小時觀察一次共四次,每小時觀察一次共四次,并使用產婦墊稱重,以準確評估出血量,并計算休克指數,隨后詳細記錄患者出血性質、量,一旦發(fā)現異常,立即報告醫(yī)生。同時還需注意觀察患者肢體蒼白、脈搏跳動、運動障礙、麻木、疼痛等癥狀發(fā)生情況[4]。
(3)體位護理:常規(guī)下,術后六小時保持絕對的去枕仰臥位,并將頭偏向一側,患肢制動12小時,絕對臥床24小時,避免肢體屈曲,術后24小時,可鼓勵患者進行被動或主動運動,且在拔除尿管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
(4)下肢末梢血運情況:加強血腫形成或滲血等情況的觀察,在穿刺股動脈處,使用1kg的沙袋進行壓迫,且保持6~8小時,由于導管置入和動脈穿刺可引起下肢動脈回流受阻,引起動脈閉塞和血栓,對此還需加強遠端血運的觀察,注意是否存在“5P征”的發(fā)生,即蒼白、無脈、運動障礙、麻木、疼痛,一旦發(fā)現需立即處理,以免病情惡化,同時還需加強運動功能以及下肢皮膚感覺、溫度、顏色等變化的觀察。
(5)產褥期護理:觀察會陰切口、陰道出血、子宮收縮、腹部切口等情況,告知患者需時刻保持外陰部清潔,勤換衛(wèi)生墊,每日使用碘伏液擦洗,同時加強尿液量、性狀、顏色的觀察,鼓勵母乳喂養(yǎng)。
(6)并發(fā)癥護理:①子宮動脈栓塞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為臀部疼痛、輕微發(fā)熱、局部組織缺血壞死、盆腔感染、血管造影并發(fā)癥等,為了改善預后,還需盡早發(fā)現、巡視、處理,從而減輕患者疼痛感,且加強局部組織熱敷、按摩,遵醫(yī)囑給予溶栓和擴張劑的使用,從而減少出血量;②鼓勵患者多飲水,從而促進造影劑的排出,且教會患者母乳喂養(yǎng)方式,以免乳房脹痛;③加強患者腹部切口、會陰切口、陰道出血的觀察,時刻保持外陰清潔,告知患者勤換內衣褲和衛(wèi)生墊,且每隔6小時,消毒一次患者外陰部,防止陰道感染[5]。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止血成功率、術后出血量、對服務態(tài)度滿意度。
實施統(tǒng)計學SPSS17.0軟件處理,當對比值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用P<0.05表示。
觀察組患者對服務態(tài)度滿意度、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產后大出血具有來勢兇險、預后差、發(fā)病突然、死亡率高等特點,若搶救不及時,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目前常實施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其能夠達到止血、阻斷血流功效,且通過造影指導,能夠減輕對周圍組織的損傷,發(fā)揮保留子宮、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小、療效確切、止血徹底、操作時間短等優(yōu)勢,若配合全面性護理干預,能夠從生理、心理上對患者實施一系列護理服務,從而促使患者時刻保持健康、樂觀心態(tài),取得患者良好配合,增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析本次實驗,觀察組滿意度、止血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全面性護理干預能夠防止感染、出血的發(fā)生,改善預后。
總而言之,子宮動脈栓塞術具有較高利用價值性,用于產后大出血患者中,能夠改善預后,配合護理干預,能夠增加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