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15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七醫(yī)院中醫(yī)康復科,海南海口
多系統(tǒng)萎縮(MSA)多發(fā)病于中老年人,起病較緩慢,平均發(fā)病年齡56.2歲,其平均生存時間6~9年[1]。MSA臨床癥狀復雜且多變,紋狀體、黑質病變均可引起少動、強直及構音障礙;延髓頭端中縫核受累出現(xiàn)皮膚血管舒縮障礙[2]。
選取2011年3月-20014年12月收治多系統(tǒng)萎縮患者20例,符合Gilman等2008年提出的MSA最新診標準[3],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56.13±7.16)歲,病程1~9年。整體護理干預時間2輪,2輪干預時間均4周,并進行生活質量綜合評定。
方法: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QOLI-74)評估患者的軀體功能(BF)、心理功能(PF)、社會功能(SF)、物質生活狀態(tài)(WF),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4]。量表評定由受到培訓的??谱o士完成,患者獨立作出選擇。
干預內容:⑴入科宣教:責任護士需介紹病房設施、管理制度及相關醫(yī)護人員,同時向患者深入淺出的講解多系統(tǒng)萎縮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及預后等相關知識。⑵基礎護理:①加強病房管理,減少探視人次,避免外源性的感染和交叉感染;②密切觀察患者意識、呼吸、脈搏、血壓以及尿量等生命體征變化;③加強皮膚、口腔護理預防褥瘡和口腔感染;④對于尿失禁或尿潴留而留置尿管患者,避免尿路感染。⑶休息與活動:多系統(tǒng)萎縮患者以帕金森樣癥狀或小腦性共濟失調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并伴有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對伴暈厥、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加強血壓監(jiān)測,當臥立位血壓>30 mmHg時,建議平臥時抬高床頭15°~30°,或軀干與床面呈45°角的半臥位,從床上坐起或下地時應緩慢,然后雙下肢活動片刻后再緩慢起立[5]。加強睡眠監(jiān)測,高度警惕睡眠中的猝死,必要時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6]。⑷飲食護理:對伴有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的患者,應積極預防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導致的誤吸,指導患者選取適合的體位,勺匙先少量分次喂入,應選擇柔軟、具有黏性且不易滯留的食物,吞咽困難嚴重時應給予鼻飼飲食。⑸用藥指導:常規(guī)治療給予改善補充能量、多種維生素、神經(jīng)營養(yǎng)等藥物,目前主要是針對帕金森癥狀和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等方面的癥狀性治療。醫(yī)護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治療藥物的作用、用藥時間、用藥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帕羅西汀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但可能會加重患者的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⑹心理護理:MSA患者病情漸進性發(fā)展,常伴有明顯焦慮和抑郁。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關懷。⑺出院指導:出院后按規(guī)律服藥,定期到醫(yī)院復診。指導患者出院后堅持監(jiān)測臥立位血壓;避免緊張刺激,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合理膳食,避免因過飽引起暈厥;適當加強康復功能鍛煉;室內長期使用空氣加濕器,有利痰液的排出[7]。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整體護理第1輪干預后、第2輪干預后BF、PF、SF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整體護理第2輪干預后BF、PF、SF高于第1輪干預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整體護理干預前、第1輪干預后、第2輪干預后W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MSA患者隱匿性起病,多系統(tǒng)受累,臨床癥狀復雜多樣,其后遺癥給患者帶來心理、社會問題,影響其生活質量。整體護理以現(xiàn)代護理理論為指導,強調以人為本,以患者需求為中心,以整體護理干預恢復患者健康為目標,為其提供計劃性、整體性、全面性涉及身心、社會等綜合因素的優(yōu)質護理[8]。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整體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功能訓練、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和健康教育宣傳等護理方法,患者的BF、PF、SF得到提高,有效的幫助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調整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表1 整體護理干預前、第1輪干預后、第2輪干預后的對比(±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