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證喬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6
1915 年以前,是美國的第一次“吸毒浪潮”,很多美國人因多種原因下受到毒品的荼毒。美國政府為了能一改當時社會的毒品問題,在1914 年頒布了《哈里森法》,此法案的頒布在之后的幾年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當時社會的吸毒情況。
1915 年以前美國毒品流行的原因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兩個方面,其一,當時醫(yī)學界和普通民眾對于毒品的認識不夠清晰,對于什么是毒品的概念沒有一個確定的認識,直接結果就是導致毒品的流行。其二,在稍后的醫(yī)學發(fā)展中,對毒品的認識雖然慢慢地清晰化,但是因為當時沒有高效的止痛藥物,醫(yī)學界還是不得不選擇毒品為患者進行止痛。
在1907 年的美國,可供消費的鴉片達到了201.5 噸,估計的使用者已經(jīng)達到了20.6 萬人,一位新聞記者說:“如果今天就禁止鴉片制劑買賣,一周之內,每個城市鄉(xiāng)鎮(zhèn)的每個角落都會出現(xiàn)發(fā)瘋的狂人和死在路旁的人”。這一時期毒品在美國都是合法出售的,想得到鴉片的方式輕而易舉,所以有人評價說它們“可以像我們今天的阿司匹林一樣容易得到”。所以為了減少患者的痛苦,醫(yī)生開出含有鴉片的麻醉藥品給病人。
漸漸地,鴉片開始滿足不了病人對治療疼痛的期望。解決這一問題的轉折點,就是德國藥師塞爾杜納成功分離嗎啡。嗎啡集各醫(yī)療優(yōu)點于一身,但它卻有更為強效的上癮性,根據(jù)1895 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嗎啡成癮者已經(jīng)占到了全美國人口的2—4%,而根據(jù)當時的人口數(shù)據(jù)報告來看,1895 年的美國人口一共只有七千多萬人,那么嗎啡成癮者至少也有一百五十萬。
可卡因的問世,馬上在美國開始流行起來。美國著名的神經(jīng)學家,威廉·哈蒙德大肆贊揚可卡因的優(yōu)點,除此以外,可卡因能在美國流行的原因就是低廉的價格:因為在1900 年至1905 年期間,秘魯安第斯山脈種植古柯葉,并合法出口,每年出售的可卡因至少10 噸,連古柯葉也能達到907 噸,而其中大部分的古柯葉運輸?shù)搅嗣绹?。美國僅對可卡因會收取25%的關稅,而對古柯葉完全是免費的。根據(jù)1914 年《紐約時報》的報道,可卡因只需要25 美分就可以得到,所以,此時美國吸食可卡因的人數(shù)大幅度上漲。
海洛因于1874 年被英國醫(yī)師萊特發(fā)現(xiàn),到了1910 年,美國官方完全接受了海洛因而列入美國的藥典之中。海洛因的鎮(zhèn)痛效果是嗎啡的4-6 倍,且比嗎啡的速度更快,藥力更加持久,因此,醫(yī)師經(jīng)常會將海洛因用于治療燒傷、創(chuàng)傷以及癌癥晚期疼痛等其它藥物無法起到鎮(zhèn)痛的患者。根據(jù)紐約時報的報道,美國的蘭德爾島就發(fā)現(xiàn)南方制藥公司的職員就販賣海洛因給一個未成年的男童,而據(jù)這位男童所說,還有另外12 名青少年因吸食海洛因而受到身心摧殘。
毒品種類的層出不窮,導致吸食毒品的美國人也逐漸增多。美國在1900 年的時候有大約15 萬的吸毒者,到了1905年大約有17 萬,而到了1910 年已經(jīng)達到有19 萬人。面對越來越多的癮君子,美國不得不開始對毒品進行控制。其實,美國的禁毒政策其實在十九世紀中期就開始了,例如1860 年賓夕法尼亞州就頒布了《禁止嗎啡法》,之后舊金山市1875年出臺了《舊金山市禁止鴉片煙管法令》,俄亥俄州在1885年出的《禁止鴉片煙州法》,1887 年伊利諾斯州的《禁止可卡因州法》,截止到1914 年,美國各地方有27 項禁毒政策被通過,但是由于這些法令只限于個別州市,所以對整個美國的吸毒情況并沒有起到絕對的禁止作用。進入二十世紀后,國際禁毒的呼聲越來越大,迫使美國不得不對國內的吸毒狀況進行整治,于是美國第一部國家禁毒政策《哈里森法》于1914 年12 月17 日孕育而生。
《哈里森法》出臺后,美國社會的毒品問題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由于海洛因沒有被限制于法案之內,造成美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海洛因成癮者人數(shù)的增多,而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美國禁毒的“古典時代”,在此期間,通過美國政府的努力,毒品人數(shù)大幅度減少,第一次“吸毒浪潮”也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