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廣州 510631
保定位于太行山北部東麓及冀中平原西部,同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勢。保定方言處于北方話的中心地帶,屬北方官話區(qū)保唐片的定霸小片。受地理位置影響,保定方言在和普通話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的同時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尤其體現(xiàn)在富有濃郁地方色彩的詞匯當中。本文擬從保定方言“哈”入手,分析說明其在保定方言中特有的意義,揭示其與普通話語用意義的差別。
關于“哈”在普通話中的釋義,筆者根據(jù)對幾部比較權威的字典辭書的對比,如《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新華大字典》等,大致總結出以下幾種:
陰平: 1、張著嘴呼氣,如“打哈欠”;2、腰稍微彎曲,表示禮貌,如“點頭哈腰”;3、嘆詞,表示得意,如“哈,我贏了”;4、象聲詞,形容笑聲,如“哈哈大笑”;5、[哈尼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一支;6、[哈薩克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一支。
上聲:1、〈方〉呵斥,如“哈他一頓”;2、[哈達]藏族和蒙古族用來表敬意的長條薄絹;3、[哈巴狗]一種個小腿短的狗,比喻馴順的奴才;4、姓氏。
去聲:1、[哈巴]〈方〉走路時將兩膝向外彎曲;2、[哈什螞]一種東北各省陰濕地方可見的蛙。
在保定方言中,“哈”基本具備以上功能及用法,本文不再贅述。從詞的性質(zhì)與功能出發(fā),“哈”在保定方言中分別可視作動詞、形容詞、代詞與連詞。
在保定方言中,“哈”作為動詞表示食物因存放時間過長而變質(zhì)變味的意思。此外,“哈喇(哈啦)”也具有同樣用法。如:
這松子哈(哈喇、哈啦)了。
“哈”、“哈喇(哈啦)”同時還具備形容詞的功能,表示“形容食物因存放時間過長而呈現(xiàn)變質(zhì)變味(的狀態(tài))”。如:
有股子哈(哈喇、哈啦)味兒。
1、指示代詞
去聲“哈”在保定方言中有類似于指示代詞的作用,相當于“那”,對遠處的人、物表示指代。
哈就是你表哥。
別亂動,哈不是你的東西。
以上兩例中,“哈”類似于普通話中的“那”、“那個”:前者指代人,表示“那(個人)就是你表哥”;后者指代物品,意為“別亂動,那(個)不是你的東西”。在保定方言中,“哈”作為指示代詞十分常見,使用頻率也遠高于“那”等代詞。
哈兒特別好,你一定得去看看。
由于“哈”使用廣泛,在交流過程中產(chǎn)生音變:“哈”音變成[hài],音同“害”。產(chǎn)生音變的“哈”和去聲“哈”在日常交流中并存,意義用法等沒有區(qū)別。兩者兒化之后讀音十分相近,用來指代環(huán)境、地點,意同“那兒”。
一般認為兒化韻的產(chǎn)生分為三個階段:一,“兒”字自成音節(jié),附加在一個詞根語素的后面充當詞綴;二,“兒”字徹底虛化為后綴,變讀輕聲,或成為所依附詞根語素音節(jié)的附加韻尾;三,前邊詞根語素音節(jié)的韻母發(fā)生“卷舌化”,徹底成為“兒化韻”。在保定方言中,去聲“哈”及變成[hài]音“哈”的兒化處于兒化韻發(fā)展的第二和第三階段。第二階段用例以老年人居多,由于說話語速較為遲緩,“哈”同“兒”兩音之間界限清晰;中青年人則趨向于徹底的“卷舌化”。
2、疑問代詞
在保定方言中,上聲“哈”同“哪”用法相似,句子中表示疑問,并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進行選定。
哈個是你的?
本例表示詢問“哪個是你的”。同其作為指示代詞相似,疑問代詞“哈”因其使用廣泛也產(chǎn)生了音變:“哈”音變成[hǎi],音同“?!?。兩個讀音在日常交流中并存,意義用法等沒有區(qū)別。
此外,上聲“哈”兒化之后也可指代環(huán)境、地點,意同“哪兒”:
哈兒有賣針線的小店兒?
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連詞起到連接作用,表示并列、選擇、遞進等不同關系?!澳恰?、“那么”作為常見的連詞,主要是順承上文并引出下文結果。在保定方言中,去聲“哈”可以作為連詞,表示承接、選擇等關系,意同“那”、“那么”。
1、“哈”后面不接內(nèi)容,直接加省略號
你說去公園,他說去超市,哈……
本句意為“你說去公園,他說去超市,那(去哪兒)”。通常句子前半部分在討論一件事情,“哈”放在兩種或多種結論之后,且后無明確內(nèi)容,表示尚無定論,處于一種選擇與思考的狀態(tài)之中。
2、“哈”后面接句子
此類情況,“哈”一般位于句首,作為句子開始的提示?!肮敝笏泳渥?,可以是陳述句、祈使句、感嘆句或疑問句,結合力十分強大。
哈我先走了。(陳述句)
在本例中,句意為“那(么)我先走了”,“哈”后面可加“要不”兩字,也可不加?!肮痹诰渲屑韧瓿闪藢η耙痪渥拥某薪?,又在承接同時表示小小停頓,令聽者和說者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以便成功完成交際。
哈找個凳子坐下吧。(祈使句)
哈怎么辦?(疑問句)
哈可真好?。。ǜ袊@句)
“哈”后接祈使句往往表達說者的想法和建議,接疑問句則表示詢問對方的想法、期待對方給出建議。
在保定方言中,“哈”除了擁有其在普通話中的意義和用法,還擁有作為動詞(食物因存放時間過長而變質(zhì)變味)、形容詞(形容食物因存放時間過長而呈現(xiàn)變質(zhì)變味(的狀態(tài)))、代詞、連詞的特殊用法,有時還會發(fā)生語流音變。這正是“哈”在兩者之間的差別。正是這種差別使得“哈”具有更為豐富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