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士華
摘 要:隨著我國植樹造林工程的有效開展,其質(zhì)量以及技術也逐漸的被人們所重視,其中扦插育苗造林技術的應用,不僅確保了樹苗的正常生長,同時也提升我國造林工程的效率,促進我國經(jīng)濟效益的快速增長。本文針對林木中扦插育苗造林技術的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林木;扦插育苗造林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47
扦插育苗技術主要是將樹木的枝條或者苗干根據(jù)標準的規(guī)格截成不同的插穗,并將其栽種到土壤過程中,使其進行正常的生長工序,從而長成幼苗的一種技術。保證其正常生長的關鍵就是插穗的成活率。而提升插穗成活率的基礎就是根原基的生長。另外,現(xiàn)實際的栽種過程中,影響插穗生長的主要因素可以分為內(nèi)在和外在因素。內(nèi)在因素主要有樹種的遺傳特性、母樹及枝條年齡、枝條部位和發(fā)育狀況;外在影響因素則為土壤溫度、土壤水分、空氣濕度、插壤、光照。
1 簡述硬枝扦插技術的主要內(nèi)容
1.1 枝條的選擇和插穗的制作
要選擇當年生的枝條,且無任何病蟲害侵襲的枝條。且枝條的截斷時間最好在樹木的休眠期內(nèi);在之后插穗時使用春條而不是秋條,且要將發(fā)育不完全的位置進行剔除,之后按照要求進行相應的修剪工作。在修剪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切口的整齊、平滑、無其他損傷。一般情況下,楊樹和柳樹的插穗粗度控制0.8~2.5cm之間,長度為15~20cm。而紫穗槐、連翹、木槿等植物其插穗的粗度為0.3~1.5cm,長度保持在10~15cm左右即可;在制作插穗時,盡量選擇背陰處,并將制作完成的插穗進行合理劃分。
1.2 儲存方式
在枝條的采集過程中,很多的枝條不會被立即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其還具有相應的生命力,可以利用保存種子層積催芽的方式,對其進行合理的儲存。在儲存過程中,需要將插穗的小頭沖下,并將其分成2~3層進行存放,在層與層之間還要利用濕沙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為了減少儲存過程中出現(xiàn)發(fā)霉或者缺水等情況的發(fā)生,還要設置相應的通氣孔,促進空氣之間的流通。
1.3 催根
催根的方式主要可以分為浸水催根、激素催跟以及溫床發(fā)芽。其中浸水催根是將插穗浸泡在流水中10d左右,等到皮層生出白色瘤狀突起時即可進行扦插。這種方式大多被應用在毛白楊、新疆楊等植物的種植過程中。如果針對的是針葉樹,應將枝條浸泡在30~35℃的溫水中2h,可以有效地將自身所具有的樹脂進行溶解,方便后期生根。而激素催根,通產(chǎn)是利用萘乙酸、吲哚丁酸、生根粉、木素酸鈉和腐植酸鈉等材料實現(xiàn)的。這種方式大多被用于一些松柏等比較難于生根的植物上,或者是毛白楊、葡萄等硬枝扦插中。溫床催芽的工序則比較繁雜,需要在背陰處的位置挖出一個寬1m、長10m、深25cm的低床,并在底部鋪上5cm厚河沙,之后將成捆的插穗倒立放置在床內(nèi),并在上面重新覆蓋1層河沙,噴水,最后利用塑料薄膜和草簾等材料來進行床內(nèi)溫度的控制,經(jīng)過10~15d后,即可生根發(fā)芽。
1.4 扦插
扦插的時間大多都設定在春季或者秋季。如果是在春季扦插,其溫度應控制在10℃左右。不同的植物要根據(jù)其特性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扦插方式。比如說楊、柳樹可以采用壟插的方式;干旱地區(qū)和花灌木多用低床扦插的方式。在扦插時還要保證切口出的幼芽平整,無損壞,在扦插完成后,要及時的進行澆水工作。每隔3~5d灌1次水,連續(xù)灌2~3次,直至愈合生根后再每隔1~2周灌1次水。
1.5 注意事項
對生根的情況進行合理的掌握和控制,并結(jié)合樹木自身的特性,選擇適合的生根方式,以保證后續(xù)扦插工作的順利進行。對扦插的時間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生根較快的枝條可以在清明節(jié)前后進行扦插。而中等的枝條需要進行催根操作,之后才可以進行扦插。在扦插過程中禁止出現(xiàn)倒扦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 簡述嫩枝扦插技術的內(nèi)容
2.1 枝條的選擇和插穗的制作
主要采用的枝條為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采集的時間大多會選擇在清晨露水比較集中或者陰天的時候。在枝條采集完成后,要將其放在陰涼的位置處,并立即進行插穗制作。在采集和制作的過程中,還要確保枝條自身的水分情況,以免蒸發(fā)過量,造成枝條的枯萎。
2.2 催根與扦插操作
嫩枝枝條通常會采用激素催根的方式,來促進其生根發(fā)芽,不過要對激素用量進行合理的控制,以免過多影響其生長。在扦插過程中,要對頁面之間的距離進行合理的控制,以免因為過于擁擠,影響扦插的質(zhì)量,扦插后也要進行及時的噴水操作。
2.3 后期養(yǎng)護
上述工序完成后,還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養(yǎng)護澆水工作,結(jié)合溫度的變化情況,改變澆水的次數(shù),一般情況下,保證2~3次/d,如果溫度過高就要改成3~4次/d。在生根之后,可以適當?shù)奶嵘L的時間以及陽光照射的強度,使其慢慢地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還要扦插成活后的幼苗進行相應的澆水、施肥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證幼苗的正常生長。
3 結(jié)語
在使用林木扦插育苗造林技術時,要結(jié)合不同的需求以及樹苗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扦插方式,以提升苗木的存活率,促進我國造林工程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