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琳 陳明 孔令榮
摘 要:韭菜是我國傳統(tǒng)蔬菜品種之一,一年四季皆可食用。近年來,由于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韭菜中毒事件在國內時有發(fā)生,有時候甚至人們談韭色變。因此韭菜的安全生產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大問題。按照食品安全規(guī)則,執(zhí)行無公害食品標準同時,加大無公害韭菜技術規(guī)程研發(fā),制定生產開發(fā)。為此,實施該課題,對提高韭菜生產的產業(yè)化水平以及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韭菜;栽培;安全
中圖分類號:S63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82
1 試驗選用品種及生產方式
項目選用品種為平頂山791、獨根紅、冬雪、瑞雪。
項目試驗生產方式:大棚設施生產。設施生產易形成田間小氣候,有利于溫濕度的調控,便于防蟲網的安裝,適宜各種農業(yè)措施的配套使用(粘蟲板懸掛、殺蟲燈、糖醋盆)。項目區(qū)為已認證的無公害食品生產區(qū),認證編號是WGH-17-07882。
2 無公害韭菜高產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技術
2.1 選用良種是無公害韭菜生產的內因
目前條件下,韭菜因生產方式不同,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差異。選用優(yōu)良的品種是大拱棚無公害韭菜高產的內因。據本項目實施期間調查,在目前大田應用品種中,適宜大棚栽培的品種,以冬雪產量品質最好,次之為瑞雪,表現(xiàn)最差的品種為獨根紅和791。具體產量調查結果詳見表2。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品種選用以冬雪為主瑞雪為輔,用791和獨根紅作CK,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選擇肥沃土地,施足基肥是無公害韭菜生產的基礎
對于項目實施,在選擇地塊方面,著重了肥沃地塊的選擇。在合作社流轉經營的13.3hm2土地中,選擇了最肥沃的3.33hm2土地作為無公害韭菜生產用地。土壤為潮褐土,耕作層大于30cm,耕層質地輕壤土,取土化驗結果為:有機質1.15g/kg,水解含N0.11%,含純P0.09%,速效K120.1mg/kg,速效純P9.0mg/kg,速效K111.2mg/kg。同時注重增施有機肥,施餅肥150kg/667m2,商品有機肥1000kg/667m2,為韭菜高產打下了基礎。據項目進行的專門試驗,無公害韭菜施商品有機肥以1000kg/667m2為最佳。
2.3 適期播種是保證無公害韭菜當年獲高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進行無公害韭菜的設施生產,確定適宜的播期是當年獲取高產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據試驗證明,在我市條件下,選用冬雪瑞雪等耐寒品種,適宜播種期以4月中旬為宜。具體試驗結果見表3。
每667m2總產值41212元,成本2600元,收益38612元,是一般糧食生產的50倍多。項目已獲得經濟效益46.15萬元,預計未來4a可產生經濟效益547.68萬元。
4 結語
大拱棚無公害韭菜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將大幅提高韭菜產量和品質,是實現(xiàn)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徑,是一項兼具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的創(chuàng)新技術。本課題總結出的模式,將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必將取得更多的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