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溪鐵 遼寧省本溪鋼鐵(集團)南地醫(yī)院 (遼寧 本溪 11700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探討腹部X線平片和CT診斷在腸梗阻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比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并經(jīng)手術證實腸梗阻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均在手術前接受腹部X線平片和CT診斷。比較分析兩組診斷準確率。結果:CT檢查梗阻診斷準確率(98.00%,98/100)高于腹部X線平片,χ2=4.7138,P=0.0299;梗阻部位診斷準確率(83.00%,83/100)高于腹部X線平片,χ2=5.9072,P=0.0151;腸絞窄診斷準確率(82.00%,82/100)高于腹部X線平片,χ2=6.6528,P=0.0100;梗阻原因診斷準確率(82.00%,82/100)高于腹部X線平片,χ2=3.9474,P=0.0469。結論:在腸梗阻臨床診斷中應用CT診斷的準確率高于腹部X線平片。
腸梗阻是臨床比較常見的急腹癥,且病情急促,病情發(fā)展快速,容易造成病情延誤。一旦誤診,則容易危及生命。臨床對于腸梗阻以采取腹部X線平片檢查為首選診斷手段。但是機體腹部的解剖結構特點,容易造成腹部組織的影像重疊。除此之外,腹部X線平片的分辨率低,不能準確判斷具體梗阻部位、梗阻病因及梗阻程度,故此,腹部X線平片的臨床診斷符合率較低[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腹部X線平片和CT診斷在腸梗阻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比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并經(jīng)手術證實腸梗阻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100例腸梗阻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齡18~77歲,平均(52.50±6.50)歲。100例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工作,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積極配合本次研究工作。
1.1.1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納入研究工作,并征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均在手術前接受腹部X線平片和CT檢查,并與手術結果作比較分析。
1.1.2 排除標準
本次研究工作均已排除不積極配合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有對比劑過敏患者。
1.2.1 腹部X線平片檢查方法[2]
腹部X線平片檢查儀器選擇飛利浦線機(型號為800MAX);給予患者進行常規(guī)立位射片、臥位射片;得出結果均由2位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高年資放射醫(yī)師進行仔細檢查以及閱片。
1.2.2 CT檢查方法[3]
CT檢查均進行全腹平掃,掃描范圍自膈頂?shù)綈u骨下支平面;掃描參數(shù):層厚調(diào)整為5.0mm,層間距調(diào)整為5mm,螺距調(diào)整為1.325:1;增強掃描使用100mL碘海醇以每秒3mL進行靜脈團注,注射延遲30s掃描、注射延遲60s掃描、注射延遲180s掃描;重建圖像的層厚調(diào)整為0.65mm,層距調(diào)整為0.5mm;掃描圖像上傳至CT工作站,由2位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高年資放射醫(yī)師行MPR、VR及MIP。
觀察記錄腹部X線平片腸梗阻檢查結、CT的腸梗阻腸梗阻檢查結果,并作比較分析。
將兩組數(shù)據(jù)納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作比較分析,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shù)據(jù)有差異性。
參與本次研究的100例腸梗阻患者中,腸梗阻類型:小腸梗阻有81例(81.00%,81/100)、結腸梗阻有18例(18.00%,18/100)、腸狹窄1例(1.00%,1/100)。腸梗阻病因:腸粘連有43例(43.00%,43/100),腸腫瘤有24例(24.00%,24/100),腸扭轉有2例(2.00,2/100),腸套疊有5例(5.00%,5/100),疝有13例(13.00%,13/100),腸系膜血管栓塞有2例(2.00%,2/100),糞石有7例(7.00%,7/100),結核有1例(1.00%,1/100),蛔蟲有3例(3.00%,3/100)。經(jīng)腹部X線平片檢查及CT檢查可知,CT檢查梗阻診斷準確率(98.00%)、梗阻部位診斷準確率(83.00%)、腸絞窄診斷準確率(82.00%)、梗阻原因診斷準確率(82.00%)均高于腹部X線平片,P<0.05,見表1。
腸梗阻是臨床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且疾病發(fā)展快速,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腸梗阻的誘發(fā)原因較多,如腸道黏連導致、糞石堵塞導致、罹患腫瘤導致等。除此之外,腸梗阻的疾病發(fā)展快速,若未及時診斷,隨著疾病發(fā)展,容易造成腸胃穿孔,更甚至發(fā)生休克、死亡(腸梗阻的臨床死亡率為20~30%)[4]。
以往臨床采用腹部X線平片檢查腸梗阻為主要檢查手段,該檢查方法費用較低。但由于機體腹部器官組織多,而且解剖結構十分特殊,容易造成腹部X線平片影像分辨率低、發(fā)生重疊交錯,導致不容易辨認。而且腹部X線平片檢查所提供信息有限,故此該檢查的診斷符合率低。因此腹部X線平片檢查診斷腸梗阻具有一定局限性[5]。本次研究中,給予腸梗阻患者實施CT檢查,并取得滿意檢查診斷效果。CT檢查方法的檢測時間短,檢測圖像質量較高,而且獲得的影像不會因患者腹腔結構及腹腔條件而受影響。CT檢查方法的密度高,分辨率高,組織無重疊、結構無重疊等優(yōu)勢,可以清晰顯示腹腔內(nèi)腸梗阻具體部位、腸梗阻輪廓及腸梗阻形態(tài)等特征。本次研究結果可知,CT檢查梗阻診斷準確率、梗阻部位準確率、腸絞窄準確率、梗阻原因準確率分別為98.00%、83.00%、82.00%、82.00%,與腹部X線平片(91.00%、72.00%、66.00%、70.00%)比較,均有明顯差異性。提示,CT檢查可以有助于提高腸梗阻患者病因判斷準確性、病情診斷準確性、病變區(qū)域準確性等。但是,由于CT檢查的設備昂貴,檢查費用高,具有一定輻射性,而且CT檢查的操作復雜,不能長時間持續(xù)性應用[6]。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腸梗阻疾病特點,應用CT檢查的檢查準確度明顯高于腹部X線平片的檢查準確度。
表1. 腹部X線平片和CT的腸梗阻檢查結果比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