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在繪本正以迅猛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色彩之于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的變化賦予繪本生命,由明快到暗沉,由暖色調(diào)到冷色調(diào),由高純度到低純度等,一系列的色彩變化將讀者帶入跌宕起伏的劇情中。
關鍵詞:色彩;繪本;情緒
1.色彩的心理分析
色彩對人的頭腦和精神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不同的色彩帶給人們的感受也不同,讓人聯(lián)想到各種不一樣的事物,或是抽象或是具象,并且色彩的聯(lián)想是通過過去的經(jīng)驗,記憶或知識而取得的。下面來談談色彩的心理分析。
紅色能夠讓人聯(lián)想到太陽、血、紅旗等。給人熱情、活潑、幸福等心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用的最多的顏色是紅色,所以也象征著喜慶;但是紅色也象征著危險,比如消防車的顏色。
黃色讓人聯(lián)想到香蕉、迎春花等。給人熱情、高貴、希望等感覺,但也有注意、猜疑等心理。在古代王族中,黃色象征著帝王色彩,代表著高貴;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黃色也象征金秋。
綠色讓人聯(lián)想到樹葉、草地等。給人健康、和平、自然的感覺,同時也有卑賤的心理。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所以象征生命、自然。
藍色讓人聯(lián)想到大海、天空、水等,給人冷靜、深遠等心理,同時也有憂郁、冷淡心理。在西方,藍色象征著身份的高貴,但是藍色也象征了悲傷。
紫色讓人聯(lián)想到葡萄、茄子、紫羅蘭等。給人神秘、優(yōu)雅、高貴的心理。同時也有傲慢、憂郁和不安的心理。在古代,朝服最高級別的顏色就是紫色。
白色讓人聯(lián)想到白云、雪、面粉等。給人純潔、光明的心理,同時也有失敗等心理。白色在我國也象征著死亡和失敗,比如喪禮、投降。
黑色讓人聯(lián)想到夜晚、碳等。給人嚴肅、剛健等心理,同時也有死亡,恐怖等心理。黑色象征著地獄、死亡等,是不吉利的顏色。
灰色讓人聯(lián)想到老鼠、烏云、樹皮等。給人謙虛、平凡等心理,同時也有灰心、頹喪等心理。
以上是各種色彩的心理分析,對色彩的心理表現(xiàn)有一個基本認識,從而在欣賞繪本時能更貼近畫家的心靈。畫家往往是利用色彩的變化來賦予故事生命。
2.《打瞌睡的房子》中色彩與情緒的變化
繪本畫家唐·伍德的作品《打瞌睡的房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翻開書頁,會看見獻辭頁,這時天空正下著雨,灰蒙蒙的一片,下面是一整排的柵欄,上面長滿了盛開的薔薇,白色的信箱微微敞開著。接下來一頁我們看見有一棟房子,被柵欄圍成一圈,白色的小門微微的開著,天空正在淅淅瀝瀝的下著雨,色調(diào)看上去很暗,讓我們猜測應該是個雨夜或是雨絲蒙蒙的午后。翻開一頁,鏡頭已轉(zhuǎn)向了室內(nèi),有一位戴著睡帽、穿著睡袍的老奶奶正背對著畫面睡覺,地板上是熟睡中的貓和狗,離床不遠處有一把椅子,一個小男孩正歪著腦袋睡在上面,一只跳蚤睡在椅子的尖端,還有一只小老鼠睡在墻上的鏡子上。整幅畫面呈藍灰色調(diào),其中床、鏡框、椅子等采用純度較低的黃色與之產(chǎn)生較弱的對比,給人安穩(wěn)、寧靜、舒適的感覺,不禁讓讀者猜測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
我們看見小男孩正閉著眼睛向床上走去,而老奶奶由之前的背對著讀者變?yōu)樘稍诖采洗蛑罚采系恼眍^由兩只變成了一只,還有一只掉在了床下狗的身上,整幅畫面的色調(diào)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鏡子變的更加的清晰了,與之前不同的是,鏡頭由于向上移動了點,能看見架子上的花瓶透視的變化,窗外仍然下著雨,房子里的每個人都在睡覺。下面的一頁光線發(fā)生了變化,小男孩睡在了老奶奶的身上,小狗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房子里其他的仍然在睡覺。這時觀察整幅畫面,窗外的光線帶動了整幅畫面色調(diào)的變化,藍色的純度加強,與之前相比,屋內(nèi)的家具地板漸漸的不再是灰蒙蒙的一片,物體更加的清晰了,看到這里,讀者都會想,是不是房子里睡覺的每個人快要醒了?原來他們還在睡覺,與之前不同的是小狗睡在了做夢的小男孩身上,床旁的小貓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光線變的更亮了,最遠處的椅子也變的更黃更亮了,整幅畫面的對比隨著亮度的增加,對比也在增強,不變的是房子里的每個人都在睡覺。之后,我們看見小貓睡在了小狗的身上,老鼠從鏡子上跑到了花瓶旁邊,而小跳蚤也從椅子的尖端跑到了把手上,整幅畫的鏡頭也在慢慢的向上推移,畫面的色彩更加的明亮,能較清晰的看見房間里的每個角落。
這時讀者們都非常期待接下來的故事:跳蚤咬了老鼠一口老鼠跳了起來,在這一頁我們能發(fā)現(xiàn)窗外的大雨已經(jīng)漸漸的變小,灰蒙蒙的天色漸漸轉(zhuǎn)藍,這明顯的暗示著天將要放晴,屋內(nèi)的人將要蘇醒。接著,跳起的老鼠嚇了貓一跳,這一頁隨著畫面的明度的增強,色調(diào)漸漸偏暖色,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然后被嚇的貓抓了狗一把,狗踢了小孩一腳,這時窗外已經(jīng)放晴了,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窗簾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黃色,畫面的對比度加強,同時鏡頭又由俯視漸漸的變?yōu)槠揭?,整幅畫面使讀者的情緒變的亢奮起來。下面一頁,被踢的小孩撞了老奶奶一下,這下房間里的人都醒了,窗外的陽光更強烈了,墻上的藍色正逐步變成綠色,畫面充滿了動感,花瓶、鏡子等都已經(jīng)不在原位,床上被嚇醒的人擋住了窗外的景色,但是卻擋不住明亮的陽光。
接著下一頁,整幅畫面由最初的藍灰色調(diào)變成了明亮的檸檬黃色調(diào),墻壁由原來的藍色變成了純度較高的檸檬黃,畫面的氣氛將讀者的情緒調(diào)到了最高點,整幅畫面熱鬧非凡,窗外也已經(jīng)變成了“春暖花開”的景象,我們翻開到最后一頁,會看見最后一幅畫面色彩與第一頁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房子的后面出現(xiàn)了彩虹,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在白房子前方的空地上,打瞌睡的人們都不再打瞌睡了。畫家通過對畫面色彩變化的處理,使讀者的情緒也由一開始的沉靜漸漸變的亢奮。由此可見,繪本中的色彩變化對于主導讀者的情緒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3.《馬頭琴》中色彩與情緒的變化
《馬頭琴》也是一本色彩變化較明顯的書,故事用雙彩虹做開幕,彩色既溫暖又亮麗,主角一家得到了一頭小白馬,并且主角慢慢的和小白馬一起長大,由于前面的劇情很溫馨,所以暖色調(diào)為主,就連畫面上的夜晚都是以深紅為底。但是當主角騎著白馬去參加草原盛會時,畫面色彩發(fā)生了變化,天空遠處有一片淡淡的烏云,打破了前面幾幅畫面都是暖色調(diào)的規(guī)律,這暗示著悲劇即將發(fā)生,讀者的情緒已經(jīng)緊張起來,不禁讓人聯(lián)想下面發(fā)生的事情。
主角得了賽馬的冠軍,這時王爺要他把白馬獻出來,畫面上的官服占了畫面的一大半,大面積的黑色使人感到沉重的壓力。接下來,主角由于不肯獻馬被打的半死,這時畫面的背景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烏云,告訴讀者悲劇已經(jīng)發(fā)生。翻開一頁,會看見整幅畫面都是黑色,并且采用藍色的筆勾緣的方法,與前面的色調(diào)相比反差相當大,同時畫家也從畫面中透露出信息:主角正在受傷昏迷中,而且很嚴重。充分表達了深沉的難過的情緒。
白馬逃回家中,全身中箭而死,顏色也變成了哀傷的半冷色,暗示著主角一家人的心里的傷痛。但是當主角夢見白馬,做馬頭琴,拉出琴音如馬在草原上的叫聲時,背景色彩采用了明亮的黃色,表現(xiàn)出了主角與白馬再次相逢的喜悅,最后又一次使用雙彩虹作為結(jié)局。全書情節(jié)雖然簡單,畫家通過對畫面色彩變化的巧妙運用,使得故事更加的生動。讀者隨著色彩變化,心理活動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與畫家產(chǎn)生共鳴。
4.結(jié)束語
由此可見,色彩變化對于繪本情感表達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變化不僅會導致心理活動的變化,同時對于以下的故事情節(jié)具有暗示的作用,不僅能渲染一定的氣氛也能制造一定的懸念,讓人沉醉在故事情節(jié)中。色彩變化對于繪本固然重要,但是我們在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時還要兼顧其他的東西,做好這些我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一個好的作品。
作者簡介:殷緣(1988-9)女,漢族,揚州市邗江區(qū),本科,初級專業(yè)技術,兒童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