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西北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卵巢癌屬于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婦科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以及病死率通常較高,通過相應的手術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目前,卵巢癌的主要手術治療方式為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其中,由于腹腔鏡手術具有傷害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小等優(yōu)勢,逐漸在臨床治療中被廣泛應用[1]。同時,手術治療對護理人員操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對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預后具有積極影響,且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有效改善。為此,我院選取接收的86例早期卵巢癌患者,對其實施不同護理模式對患者并發(fā)癥以及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86例早期卵巢癌患者,本次研究獲取有關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滿足美國婦科協(xié)會2010年對卵巢癌進行診斷的標準,且均簽署相應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患有子宮腺肌癥、子宮肌肉瘤等相關腫瘤病癥患者,排除患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其中,觀察組年齡45~68歲,平均(56.5±11.5)歲;對照組年齡44~69歲,平均(56.5±12.5)歲。兩組患者基本狀況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就是對腹腔鏡對卵巢癌進行治療過程中給予基礎性護理。
觀察組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心理護理干預:由于多數患者由于患有癌癥而產生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就需要不斷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并對病情狀況以及治療方式等講解給患者,通過將手術治療有效的案例講解給患者,以此樹立患者的治療信心。術后,由于切口疼痛或者預后不良等狀況影響,也會使患者出現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就需要將產生疼痛的原因告知患者,并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通過幫助患者擺放體位,以及播放舒緩音樂,對患者的注意力進行分散。對于疼痛難忍的患者,給予相應的鎮(zhèn)靜類藥物。(2)管道護理: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管道護理,患者在術后的12~24 h之間仍會保留導尿管,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腹腔以及陰道引流液的量、性質、顏色等進行觀察記錄,確保導管的通暢度,防止出現導管脫落或者折疊狀況。(3)飲食護理:通過腹腔鏡手術,通暢會對患者的胃腸道功能產生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飲食以流食為主,并依據患者的實際狀況,對其飲食進行相應的調整。(4)并發(fā)癥護理:腹腔鏡手術后,患者通常會出現不規(guī)則性的出血,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而且還需要對引流管內的液體進行關注。為了防止患者發(fā)生尿路感染,還需要對其尿色以及尿量進行密切觀察,給予患者2次/d的會陰護理。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多飲水,每天的飲水量需要超過2000 mL。護理人員需要定期為患者的進行翻身與擦身,避免出現壓瘡現象。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皮下氣腫、泌尿系統(tǒng)感染、不規(guī)則出血、壓瘡)。
生活質量評分:通過QLQ-30量表進行評分,主要包括:角色功能、軀體功能、情感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每項各1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以SPSS 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檢驗為x2;計量資料(±s),檢驗為t,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
卵巢惡性腫瘤屬于臨床中具有較高病發(fā)率的惡性腫瘤,其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具有術野良好、切割準確、對組織傷害小、出血量較少等相關優(yōu)勢,逐漸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的不斷升高,對護理的要求也隨著提高[2]。臨床護理過程中,常規(guī)護理通常無法滿足患者的相關需求,且缺乏對患者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的關注,效果不顯著。而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通過給予患者術前與術后的心理干預,以及管道、飲食、并發(fā)癥的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對護理的耐受性得以有效提高,并使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得以有效改善。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下治療早期卵巢癌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圍術期的手術指標得以有效改善,并使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有效降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具有顯著效果,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