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貴
有一則關于沙棘的傳說,在古希臘一個原始部落中,許多戰(zhàn)馬因疾病纏身而不能上陣,因它們曾立過赫赫戰(zhàn)功,牧民們不忍殺掉它們,就將它們放逐出野中。但不久,這群馬又出現在帳蓬外,雄姿剽悍,昂首嘶鳴,毛皮閃閃發(fā)光,令牧民們大為驚訝。牧民們以為有神相助,就跟蹤馬群來到一片茂密的果林中,見馬群以一種植物的果和葉為食。此植物便是沙棘。牧民們明白了沙棘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所以,古希臘人給沙棘起的拉丁名含義是“閃光的光”。距今數千萬年前,沙棘便誕生在地球上。800多年前,道家宗師丘處機根據當地豐富的沙棘資源以及唐朝時的藏醫(yī)書《月王藥珍》中記載的沙棘能增強體力,開胃舒暢,飲食爽口,促進消化的功能,為成吉思汗調制出了一種以沙棘為主的保健品,成吉思汗便視為“長生果”,將其命名為“開胃健脾長壽果”和“圣果”。
沙棘,是一種小喬木,它起源于距今約2500萬~4000萬年前,同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的形成處于同一時代。它經歷了冰河時期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的嚴酷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考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沙棘的地理分布很廣,在東經2°~123°,北緯27°~69°之間,跨歐亞兩洲溫帶地區(qū),分為六個種和二十個亞種。中國是沙棘屬植物分布區(qū)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的國家,目前有山西、陜西、內蒙古、河北、甘肅、寧夏、遼寧、吉林、青海、四川、云南、貴州、新疆、西藏等19個省和自治區(qū)都有分布,總面積達1800余萬畝。
在古代,沙棘除了可作水果食用外,它還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種很好的藥物。早在2000多年前,藏醫(yī)名著《月王藥珍》就對沙棘防病治病的作用進行了大量描述:“沙棘增強體陽、舒胸、利心臟血脈?!薄侗静菥V目》上記述:沙棘可“活血化瘀、補心利肺?!碧拼?,公元八世紀的《藏醫(yī)經典》用24章的篇幅,記載了沙棘的藥用價值。西藏醫(yī)學稱沙棘是一種包醫(yī)百病的靈丹妙藥。元代,沙棘被列為宮廷的保健品。清朝年間的藥典《品珠本草》也記載了沙棘的藥用及保健功能。1977年沙棘被正式列入《中國藥典》。20世紀80年代,沙棘被國家衛(wèi)生部列為我國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藥食兩用植物品種之一。近年來,沙棘的藥用價值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
沙棘的根、莖、葉、花、果,尤其是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是世界植物群體中公認的“維生素C之王”據測定,每100克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可達800~1100毫克。最高可達2100毫克以上,遠高于鮮棗和獼猴桃。含維生素E15~220毫克;維生素A的含量則相當于豆油的20~30倍。沙棘種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沙棘果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醬、果脯、果凍、飲料和保健品。沙棘葉可制作保健茶,沙棘果含脂肪約11%,大部分由不飽和脂肪酸所組成,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并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可有效地防治高血壓和冠心病。果實中含有異鼠李素及其糖苷、槲皮素、山奈酚等7種黃酮物質,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擴張冠狀血管、降低膽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對治療心絞痛有效率高。沙棘油中含有206種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物質。其中有46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抗疲勞和增強機體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藥理功能,沙棘油除了有極好的抗癌作用外,在提高癌癥患者生存質量方面也有顯著效果,能夠減輕攻伐療法的諸多不良反應。對手術過的患者而言,服用沙棘油可獲得全面、豐富的營養(yǎng)補充、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沙棘油還能對手術部位起到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還能防止感染,這對身體的康復極為有利。采用化療的患者,如果在化療期間配合服用沙棘油,就可消除化療藥物所帶來的眾多毒副作用。服用大約半個月,患者的腸胃功能得到改善,食欲增加、肝腎功能恢復,精神大大好轉,生存期得到延長;它還能保護和加速修復胃黏膜、防治高血脂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癥,促進傷口愈合。沙棘果和沙棘油能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消化不良,對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結腸炎等癥癥療效顯著,對燒傷、燙傷、刀傷、凍傷,亦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亞油素、沙棘黃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堪稱是美白肌膚的極品水果。
沙棘可泡茶、入酒。沙棘果干營養(yǎng)豐富,但是口感很酸,泡水時加菊花、枸杞、蜂蜜味道更佳,也可以先打成粉然后加冰糖、蜂蜜煮成果汁。也可煎煮沙棘糖水。取沙棘果100克,白糖適量。將沙棘洗凈入鍋,加水煎煮約1小時后加入白糖即可。沙棘果糖水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飲用可防治癌癥,減少輻射傷,降壓、降低膽固醇。浸酒用沙棘果100克、白酒1000克,先將沙棘果洗凈、瀝水,放入酒壇內密封,泡10日后即可飲用,飲沙棘酒可以活血降壓,消喘止咳,健胃消食,明目清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