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勝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危重急性肺不張患者應用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的價值。方法:共選擇30例危重急性肺不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院診治時間為2016年2月-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采取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治療,觀察分析治療前后患者胸部CT表現(xiàn)、PaC02、HR、RR、PaO2以及SpO2、。結果:和治療前相比較,治療后患者胸部CT明顯改善,PaO2、SpO2均上升,PaC02、HR、RR降低,患者整體生命體征好轉,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差異顯著,即P<0.05。結論:以床旁纖維支氣管鏡的方式診治危重患者急性肺不張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和生命體征指標,推薦價值和應用價值都比較高。
【關鍵詞】危重;急性肺不張;床旁纖維支氣管鏡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所謂肺不張系指一個或多個肺段或肺葉甚至一側肺的容量或含氣量減少。肺不張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兩種。本次研究對象為后天獲得性肺不張。成人急性肺不張的主要原因是支氣管腔內(nèi)阻塞,常見原因為黏稠支氣管分泌液形成黏液栓、腫瘤、肉芽腫或異物。肺不張亦可由于支氣管狹窄或扭曲或由于腫大的淋巴結,腫瘤或血管瘤等外源性壓迫支氣管或液體和氣體(如胸腔積液和氣胸)等外源性壓迫肺組織而引起[1]。導致危重患者急性肺不張的原因常為患者自身咳嗽呼吸能力減弱,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時,支氣管分泌物引流不暢,形成痰栓阻塞氣道[2]。在臨床中對于這些患者若未得到重視,不及時處理氣道情況,感染將難以控制,很容易發(fā)展成難以糾正的呼吸衰竭從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筆者采取床旁纖維支氣管鏡來診治危重患者急性肺不張,所獲效果比較理想,現(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抽選30例危重患者急性肺不張患者,入選診治時間為2016年2月-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為第一次入院治療,患者和家屬都知曉本次研究目的,表示愿意配合完成研究,且簽訂同意書。為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排除伴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心肺功能和肝腎功能嚴重缺陷患者、資料不全患者和中途退出研究者。30例患者中有19例是男性,11例是女性,年齡區(qū)間范圍為32-61歲,平均年齡50.23±3.22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并治療,在治療前先做好相關的心理護理干預工作,做好清潔工作,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對鼻腔咽喉氣道實施局部麻醉,對負壓進行調整,范圍為200-300mmHg,經(jīng)鼻或者氣管插管把氣管鏡插入到氣道,操作時動作必須輕緩,做好觀察工作,在插入前必須洗除干凈患者氣管內(nèi)所有的分泌物,觀察分泌物性質和氣道黏膜變化情況,如果分泌物比較多吸除難度比較大可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每次沖洗量在10-15ml之間,若有必要可增加負壓,一般增加到400mmHg,留取灌洗液進行細胞學及病原微生物檢查。常規(guī)進行病變部位刷檢,必要時活檢。注意在治療期間密切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血壓和心電等,若血氧飽和度<80.0%或者患者心律失常比較嚴重則應及時停止操作。完成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操作后對患者實施胸片或者胸部CT檢查及血氣分析檢查,結合檢查結果明確是否進行再次操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治療前后患者胸部影像、PaC02、PaO2、HR、RR以及SpO2,并進行比較。
1.4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錄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以t比較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以x2比較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后患者各指標比較見表1,將表1中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分析,通過比較可知,相對于治療前,治療后患者胸部影像明顯改善,PaO2和SpO2均上升,PaC02、HR、RR降低,患者整體生命狀態(tài)好轉,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差異顯著,即P<0.05。
3 討論
危重急性肺不張臨床表現(xiàn)以短時間內(nèi)形成阻塞并大面積肺臟萎縮為主,若伴感染,則可能會出現(xiàn)顯著疼痛、發(fā)紺以及突發(fā)呼吸困難等,嚴重時還可出現(xiàn)血壓降低、休克[3]。在治療急性肺不張時應盡快去除基礎病因,若常規(guī)治療所獲療效不是很理想,可考慮采取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治療,臨床實踐證實,纖維支氣管鏡可以直視氣道病變,精準吸痰,氣道沖洗,快速促進肺復張,能夠完成病變部位刷檢、活檢采樣,能進行肺泡灌洗進行細胞學與病原學檢查[4]。借助于支氣管鏡還能夠發(fā)現(xiàn)患者早期病變,從而采取早期干預措施[5]。本次研究筆者選擇了30例危重急性肺不張患者作為研究病例,采取了床旁纖維支氣管鏡診治,研究結果顯示,和治療前相比較,治療后患者患者胸部影像明顯改善,整體生命體征均好轉,各指標比較差異明顯,即P均<0.05。
綜上所述,使用床旁纖維支氣管鏡診治危重急性肺不張患者,操作簡單易行,臨床安全有效,能夠促進快速肺復張,明確病因,有效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及疾病痛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黃明,張冬,董文玲等.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在危重患者急性肺不張中的臨床價值[J].國際呼吸雜志,2015,35(21):1641-1644.
程文,章隆輝,方愛珠等.床旁纖維支氣管鏡在危重癥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1(7):54-55.
黃文全,段兆聰,李家品等.床旁纖維支氣管鏡ICU中治療嚴重肺部感染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33(2):138-138.
劉章琴,唐麗萍,張帥等.危重癥患兒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護理配合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z1):117-118.
吳偉東,李開軍,舒建勝等.床旁纖維支氣管鏡術對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氣道管理的應用價值[J].中華危重癥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6,9(4):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