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重山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人造園林景觀,隨處可見,并不稀罕。但我家居住小區(qū)的這一處,顯得與眾不同。
不知是誰在那個長方形中庭盡頭的幾塊石頭上鐫刻了兩個紅漆大字,美其名曰:“御園”。似乎想昭告天下,生活在這小區(qū)里的平頭百姓個個都是皇親國戚,享受到了皇家的待遇,沐浴到浩蕩的皇恩了。這未免有些狂妄大膽,妄自尊大了,但更多的是幽默詼諧的成分,恰切地說,這不是“窮開心”,而是“富開心”——安居樂業(yè)的開心。
仔細一回味,說“御園”,也并非全無道理,確實也有那么一點點皇家園林的味道呢。這“一點點”,盡管勢單力薄,袖珍得不能再袖珍了,但卻可知微見著。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你安怎澆滅美夢里的陶醉和快感?
你看,沒有山的蔥蔥蘢蘢,沒有河的潺潺湲湲,卻有蜜蜂嗡嗡,蛙聲呱呱,鳥聲啾啾,蟬聲吱吱……再看那翼然的亭臺,那仿真的小橋,那蓊蓊郁郁的樹木和芬芳馥郁的花朵……不是皇家園林的一隅是什么?
這里面唯一的一座“拱橋”,十分夸張,橋欄桿用水泥涂成藤狀,仿佛是伐木為橋。橋的長度,僅一米多,寬不到五十厘米??梢哉f是世界上最微型的步行橋了。它也臨“小河”嗎?只是這“小河”太淺,淺到什么程度?三十厘米深,寬一米左右,總長不過三十米,彎彎曲曲,如蛇盤狀,仿佛是從“御園”假山上流泄而下的。但“小河”好像干枯了,并無流水,一色的鵝卵石墊底。噢,這大概就是想表達一種意象吧?!靶『印眱蛇?,植有柳樹、紫薇樹、鳳凰樹、桂花樹、玉蘭樹、香樟、芭蕉、麻櫟、夾竹桃等。一到季節(jié),鳳凰木開得豈止是萬綠叢中一點紅,而是一樹的殷紅,如血在沸騰滾動。樹下的空地上盡是小草、小花,種得用心繁盛。清香雞蛋花、秀美龍船花、圣潔茶花、香溢四海的黃蟬花、四處攀援的牽牛花……在“小河”邊搖曳可愛的笑臉。這些花的扎堆和絢麗,讓人驚心,你的煩惱頓時拋到九霄云外。一棵榕樹,是“御園”的樹王。聽建筑方說,此地本來是工廠水池,后來添土成小區(qū)中庭。但常年土地濕潤肥沃,扁擔(dān)種下去也會生根發(fā)芽。榕樹,是最好的見證。在我的印象中,它剛種的時候枝條稀疏,弱不禁風(fēng),旁邊還用了幾根小圓木拱扶著。沒想到,十多年以后,它長勢蓬蓬勃勃,枝繁葉茂,翼羽豐滿,如一把巨傘向天撐開,傲視園林。
“小河”兩岸各有一條不到20米的曲折回廊,上有葡萄藤架。幾條小徑,用條形石鋪砌而成,似乎想模仿古人曲徑通幽之意。最有趣的還是“小河”兩端的亭子及那柱子上面的對聯(lián)。一曰:陶然亭。上有對聯(lián): “窗前綠樹分禪榻,城外青山到酒杯?!币辉唬鹤砦掏?。也有一副對聯(lián):“釀成春夏秋冬酒,醉倒東西南北人”。據(jù)說是本樓盤一個亞洲級別的書法家題上去的。書法功力怎么樣,不好評說,但一定有他的強項——酒國英雄吧。中國幾千年的酒文化,何其根深蒂固!其用意是不是想提高小區(qū)的文化品味?給硬邦邦的人造景觀來點文化點綴?不得而知。細細玩賞,覺得古人的這些對聯(lián)倒也應(yīng)景,有古意,也是善意的黑色幽默吧。
剛搬新家的時候,中庭的地方爛泥、碎石、土頭亂堆亂放,一片狼藉。我擔(dān)心這樣的人造景觀吸引不了小鳥來筑巢的。沒想到,過不了多久,樹長了,草綠了,花開了,鳥語便開始喧囂起來,大有當(dāng)仁不讓之勢?!叭水?dāng)”是最早的居民,它僅有大拇指那么粗的塊頭吧,但聲音卻撩人。我們形容瘦小的人發(fā)出的聲音——“人,像鐵釘;聲,如洪鐘”,用在這小可愛身上,也不為過。它的身子與綠葉渾然一體,你只能“只聞其聲,難見其身”了。麻雀、白頭翁、八哥等也相繼搬來落戶。它們從早晨四五點鐘就開始呼朋喚友,唧唧啾啾,興奮地討論每一天的際遇和感喟,互相交換著情愛的信息。暑去寒來,從不間斷。蝴蝶、蜜蜂、小鳥,有時也會飛進住戶的房間里,小鳥甚至?xí)陉柵_上筑巢。我們頓感大自然是如此的親近,仿佛觸摸到了它的律動。這至少讓渾渾噩噩的最高級動物,感到不孤單,感到存在的非凡意義和所在。
最快樂的要數(shù)夏日的蟬了。它們整天絮絮叨叨,傳遞著一種回歸自然的信號,似乎它們才是夏天真正的主人。
蟬聲、鳥聲交相輝映,你足不出戶也可以聽到這大自然的協(xié)奏曲。一杯茶、一本書,一曲天籟之音,在散淡的光陰里,渾然地打發(fā)小城的慢生活。夜深人靜的時候,更有咕咕呱呱的蛙潮聲此起彼伏。幾聲蛙叫好像是從石洞里發(fā)出來的,有嗡嗡的回響,傳得很遠,把你從沉迷的夢中喚醒,仿佛帶你回到了稻菽飄香、一輪圓月下靜靜安臥的村莊。童年,我們回不去了;故鄉(xiāng),已改變了容顏。但在這般熟悉而親切的蛙潮聲中卻能撿回一絲絲痕跡和可憐兮兮的“一點點”印記。因了這份久違的鄉(xiāng)思,兩眼清淚在暗夜里肆意流淌……
節(jié)假日,常常見幾個頑皮的孩童在“御園”里玩捉迷藏,撲蝴蝶,捉蟈蟈,在綠色花叢中穿梭,只見浮光掠影,陽光跳躍,花枝搖動,孩童咿咿呀呀的驚叫聲里并無膽怯之心。她們細密的黑頭發(fā)濕漉漉的黏連在紅彤彤的小小臉蛋上,似含苞待放的花蕾,煞是可愛。
哦,這是從熙熙攘攘的塵世中擠出來的一份純凈!是摩肩接踵的街頭難得的一個心靈驛站!
記得2004年買房的時候,樓房的售價一平方米不到一千六百元,回過頭來看,那時的房價是菜價了。現(xiàn)在的房價飆漲,無需打折,還漲了七八倍以上,家家戶戶“住”等升值,賺了個缽滿盆滿,幸福滿滿。難怪夜夜都能聽到悠閑的笛聲叩打著平庸而凝重的夜空。
是呀,住在“御園”里,還奢求什么呢?
每當(dāng)夜幕降臨的時候,喜愛運動的大媽阿姨們在那個不到六十平方米的露臺上跳健身舞。音樂聲音不大,不擾民,但步調(diào)、節(jié)奏和諧、整齊,每個人都跳得大汗淋漓。有慢三慢四還有倫巴、扇子舞啥的,還有“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就像天邊最美的花朵……”等流行街拍,成為另一道風(fēng)景。
這個占地兩畝左右綠色覆蓋的“御園”,于一座城市而言,不過是巴掌大吧。周圍卻聚攏著九棟樓房、數(shù)千個居民。也許,分攤下來,屬于我的,也不到巴掌那么大吧。但人的一生中,它能給你自然的韻味,些微的快樂,短暫的忘憂,這就足夠,夫復(fù)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