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嗦粉會死兔
雖然湖南米粉沒有柳州螺螄粉臭得出位,也不如桂林米粉家喻戶曉,但湖南米粉低調(diào)卻自成一派,絕對是被嚴(yán)重低估了的米粉。
只要你恰(吃)過一碗正宗的湖南米粉,絕對終生難忘。
湖南人的一天是從早上嗦一碗米粉開始的。
準(zhǔn)確講,并不能用“湖南米粉”去形容或概括這碗粉,因?yàn)槊恳煌攵紤?yīng)以地級市甚至是更小的單位為區(qū)分,而不是以省為劃分,在湖南一個縣一種方言一種米粉。
對于長沙人,扁粉才是靈魂,潔白如玉,柔軟順滑,吸收湯汁更易入味。
對于常德人,圓粉才是王道,Q彈有嚼勁韌性足,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
吃貨界的靈魂人物,因執(zhí)導(dǎo)《舌尖上的中國》而被人熟知的導(dǎo)演陳曉卿說:“粉的形狀對湖南人來說是關(guān)乎尊嚴(yán)的問題。”
所以并不存在去到粉店里老板會問你“七圓滴還系七扁滴”這句話,走到長沙粉店,默認(rèn)就是扁的,去到常德粉店,默認(rèn)就是圓的。
不論是扁粉還是圓粉,在湖南人面前萬不可問的是:那不就是米線、河粉嗎?
這問題一定會被吃辣長大的湖南人用一句“莫逗霸啦,招呼老子發(fā)寶氣”(別逗了,小心我發(fā)飆)懟回去,因?yàn)槊追劬褪敲追?,可不是什么米線、河粉。
說起湖南的米粉,舌尖永遠(yuǎn)湯水洶涌。
米粉本身沒有味道,需要吸收湯的滋味,所以湯頭是一碗米粉的關(guān)鍵。
長沙米粉的湯由豬肉、豬大骨、雞骨混合熬制通宵,講究“清澈”二字,清而不淡,湯鮮而味不寡,原汁原味。
這一口湯,等同于女生最愛的奶茶、男生的肥宅快樂水,是唯一能讓長沙人早起的動力。
衡陽魚粉的魚湯,要用豬筒子骨加黃豆熬一夜,再加入清早現(xiàn)殺的魚,熬成濃稠黏嘴、鮮掉眉毛的乳白色魚湯。
魚骨里膠原蛋白帶來的膠質(zhì)感,是衡陽盛產(chǎn)美女的秘密。
各地的米粉湯底不同,豬骨湯、牛骨湯、海帶湯、土雞湯、烏雞湯、魚湯、豬手湯、豬肚湯……甚至還有甲魚湯。
湖南人性子急,但在為米粉熬湯這件事上,卻意外的“耐得煩”。
“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是貼在湖南人身上的標(biāo)簽,他們聰明、勤奮、好學(xué),有實(shí)干精神和闖勁兒,勇于攻克難關(guān)。
在全國的水系里,大多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然而“湘江北去”的湖南人,如汪涵所言,從來就不是循規(guī)蹈矩地活著,他們天生朝著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堅(jiān)定前行。
因此成就了岳麓書院門前那句“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千古名言。
王夫之、曾國藩、毛澤東、齊白石、左宗棠等喝著湘江水、吃著洞庭米長大的湖湘人才,就像湖南的米粉一樣,柔中有韌勁,又如小火慢熬的湯,熬得住歲月的苦與難。
天秤座有選擇困難癥,是不適合來湖南吃米粉的,每天會因?yàn)檫x不出吃哪個碼子(澆頭)而糾結(jié)萬分。
一般來說,碼子分為炒碼和煨碼。炒碼現(xiàn)點(diǎn)現(xiàn)炒,煨碼則是提前制作好的碼子。
一碗湖南米粉頭上,碼著整個湘菜王國。
凡是湘菜有的,幾乎都能成為米粉的碼子。就算菜單上沒有,老板也能現(xiàn)炒滿足各位饕客。
哪怕是點(diǎn)一碗什么也不放的光頭粉,那些免費(fèi)添加的小菜佐料,也足以增添豐富的味道。
脂香濃郁的油渣、口水生津的酸豆角、酸包菜、酸蘿卜、藠頭,辣得開胃的剁椒、辣椒蘿卜、雪里蕻、榨菜絲、海帶絲,臘八豆、炸花生米……都是店家誠意滿滿的自制品,透露著湖南人的豪氣爽朗。
在任何一家湘菜館的菜單上,總能看到“口味”系列:口味肥腸、口味蛇、口味蝦……外地朋友問我,這是一種辣炒的形式嗎?
說是也不是,“口味”二字很玄妙,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種“重口味”的形式。
湖南人默認(rèn)“口味=重口味”,對菜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是“是否起口味”,給一家餐館的至高褒獎則為“口味極好”。
重口味離不開辣椒,被稱為“天然行走的辣椒收割機(jī)”的湖南人,身上也自帶“潑辣直爽”的火辣屬性,就像嗦粉一樣,痛快、酣暢,無須遮掩。
與江南水鄉(xiāng)溫婉派女孩不同的是,湖南辣妹子天生一股“癩痢婆”的熱情能干勁兒,聰明伶俐、聊撇(爽快、干脆)、能言善道調(diào)子高,不過卻是“辣椒口豆腐心”。
重口味的湖南人,卻將娛樂精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省會長沙一直居于全國前列。嗦粉、搓麻、捏腳,是體會湖南人享受生活的不二法門。
畢竟,食物好吃的地方,人的滿足感就特別足。
每個在異鄉(xiāng)的湖南人,都有開一間粉店的夢想。
現(xiàn)實(shí)卻是:沒有一碗湖南米粉,能夠走出湖南。
陳曉卿曾為米粉賦詩一首:
美好的米粉像少女的胸
然而在北京
你只能吃到硅膠
在外地真的吃不到一碗地道的湖南米粉!
一是湖南米粉店不多,二是原材料受限制,稻米、水質(zhì)、溫度、濕度都難以還原。陳曉卿曾經(jīng)感嘆:“那個湯怎么做,都沒有湖南的好吃?!?/p>
你要問湖南人哪家粉店最好吃,肯定都說是自家樓下某個犄角旮旯的粉店里的那一碗,每人都有自己私藏的一張粉店地圖,保準(zhǔn)人人不同。
和湖南人social的最高段位,不是能一起喝到酩酊大醉,而是泡完吧、K完歌后能一起去嗦碗粉,到這一步這交情才算到位。
陳曉卿一直念念不忘2014年在長沙吃過的一碗“好吃死了”的豬肝粉,他說自己愛嗦粉,就像有毒癮一樣,很久不吃,就像想吸一口大煙……
米粉確實(shí)超越了填飽肚子的功能屬性,成為湖南人的一種生活習(xí)慣。
湖南米粉最美味的高光時刻,是從外地求學(xué)、工作漂泊回來下火車/飛機(jī)后,拖著行李直奔相熟的粉鋪,酣暢淋漓地嗦上一碗米粉,那才叫一個“韻味、熨帖”!
吃完在朋友圈po上一張米粉的照片,家鄉(xiāng)的老友們就知道你回家了。
在外漂泊的胃,也隨著碗里最后一滴著陸了。
對于嗜粉如命的湖南人,湖南米粉當(dāng)數(shù)天下第一,更是鄉(xiāng)愁唯一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