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甜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正在不斷的更新。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方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提升了學習成績,并提高了教學有效性。特別是在寫教學、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同時促進了語文綜合素質(zhì)及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教學策略
一、“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在寫字教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寫字是其中一項不可忽視的教學內(nèi)容與環(huán)節(jié);寫字教學,其主要目的并非是經(jīng)由抄寫、記憶生字,而是促使學生在描摹時漸漸了解漢字書寫的筆畫順序,認識漢字的結構,且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正確的握筆方式。所以,在進行寫字教學時,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字的興趣,且注重其對寫字的態(tài)度與姿勢,而并非是督促小學生多寫字。正是因為如此,在低年級寫字教學時,應當在“定規(guī)范、教方法”的理念指導下,展開“遞進循環(huán)式”的教學。在低年級寫字教學中,“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的具體應用包含五個步:
1.對全部的筆畫名稱進行系統(tǒng)化的學習與記憶。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應首先向?qū)W生做范例,且加以說明,例如“橫畫”,提筆頓、行筆輕,之后頓筆結束。通過讓學生看范寫的方式,可使讓其初步了解漢字一筆一劃的特點;之后,要求學生對筆畫的名字加以記憶,最后,教師再要求學生一邊默念運筆方法,一邊提筆書寫,若沒有寫好,再提筆重寫,以此將全部的筆畫都書寫一遍。
2.生字描紅。要求學生對一些生字進行描紅練習,通常一個詞語只寫一遍,但必須做到正確、美觀,若寫的不好,需將其擦掉,再寫一次。
3.偏旁部首的學習、記憶。教師可準備偏旁部首表,且每天要求學生朗讀三至五遍,大概三天之后即可記??;然后教師可教學生書寫一些帶有偏旁的合體字,在此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在漢字書寫中如何寫偏旁才能更加的美觀”。
4.自主觀察、練習書寫生字。在通過前三步的學習之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運筆方法,了解了漢字的結構特征,那么此時可要求學生自主觀察生字,且進行生字的書寫,教師只需在旁指導,無需對每一個字進行解釋。在這一階段,依舊要求每一個生詞只寫一遍,且保證正確、美觀,若未達到這一標準,需將其擦掉再寫,一次大約寫十五個生詞,每向前三組循環(huán)往復一次。
5.書空記憶。在往復書寫三遍之后,學生已大致掌握且熟悉了一些字形,之后,要求學生展開書空記憶,以此更進一步加深對字形的記憶。
二、“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語文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予以培養(yǎng);而要想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并非一步就能達成的,需一步一個腳印。因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同樣可采用“遞進循環(huán)式”的教學方法,若將閱讀比喻成一座高山,那么遞進教學則是上山的階梯,拾階而上,方能領域文章中的美。閱讀教學的“遞進循環(huán)教學”,可將其分成三步,第一步,基礎閱讀教學,以下將以蘇教版《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為例進行說明,在這首詩歌中有很多的意象與詞語,學生要想理解這首詩歌,那么首先就必須初步掌握其中所包含的意象或詞。對此,教師可采取設計圖鑒的方式,小學生一般都喜歡看動畫,《神奇寶貝》就是其中之一,教師可以此基礎,請學生設計圖鑒,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寶貝名稱——荒山,屬性——詞語,來源——第四自然段,特征——無花、鳥、樹木等,同類寶貝——野嶺。通過這種方式完成文章的基礎閱讀教學。第二步,領會深層涵義。這首詩所表達的主旨是改造自然、綠化祖國。但通常要讓學生領會文章的內(nèi)涵,是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教師可采用遞進引導的方式,如教師可問學生“為什么在家里擺放一盆花?”學生回到“美化家里的環(huán)境。”之后再繼續(xù)問:“在山上種樹是為什么?”答案是“美化我們的家園?!倍鵁o數(shù)個家園就構成了國家,最終引出美化祖國的主旨。第三步,在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之后,需對其加以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寂寞多年的荒山”一句為例,要求學生對其中的“寂寞”一詞進行賞析、評價,有學生會回答:“這是冷清、孤單、孤獨無助的意思,由于無人看守、照顧,也沒有花草樹木的點綴,所以導致這座山很荒蕪?!敝螅龑W生提出種植樹木,讓山不再感到“寂寞”。
三、“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由于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以及寫作手法比較有限,因此寫作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字不會寫、語句不通順錯別字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使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受到嚴重的影響,以至于對寫作失去興趣,嚴重影響著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采取積極的有效的方法改變學生的現(xiàn)狀提升其對寫作的興趣欲望。教師可以采取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有效性??梢砸詫W生的寫作成果為橋梁進而幫助學生進行詞匯的吸收,提升寫作效率。例如:在《黃果樹瀑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寫一篇自己熟悉的山川、河流或景物的作文,作文題目可以以景物為題,如描寫高山時,可以讓學生搜集關于高山描寫的好詞佳句,包括重巒疊嶂、巍峨、高聳入云、危峰兀立、峰巒雄偉等等。這些詞語中個別的詞語較為復雜難寫,需要學生進行不斷的練習、積累才能掌握。通過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詞匯運用技巧,可以熟練的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的進行溝通交流,可以師生之間交流,也可以生生之間進行交流,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寫作工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及時進行改正,對一個題目進行反復的訓練,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詞匯運用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四、結束語
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策略是一種實用性極強的教學模式,適用于各個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及運用,最終實現(xiàn)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志遠.小學語文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策略淺探[J].教學與管理.
[2]王樂童.小學語文“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