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會軍
在民窮國弱的上個世紀 70年 代末 80年代初,地處西南邊陲的家鄉(xiāng),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都很匱乏。較寬敞、有圍墻、自備座位、頭頂即天空的大院即可作為放映的場所,三角錢一張的電影票算是奢侈的消費,沒錢買電影票的只有可憐兮兮地守候在放映處的大門附近。放映近半,守大門的便像皇帝赦免犯人一般,打開大門,守候者急不可待,你推我攮,蜂擁而入,這叫“觀后火”、“看半場”。即使遇到下雨的時候,只要電影仍在繼續(xù),觀眾就會堅持到底!
那時,我正在上小學,識字量有限,圖文并茂的小人書雖然只是幾角錢一本,可我照樣買不起!在集體所有制的“生產(chǎn)隊”時代,人手多、體力強的家庭占明顯優(yōu)勢。我家里,姐妹和我都還小,正在讀書,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小伙伴們眉飛色舞地講起集市上的小人書如何的精彩,我簡直羨慕得要死。
生產(chǎn)隊里辦著磚瓦廠,在廠長的關照下,每到星期六,我便帶上一把小砍刀,跟在年齡比我大的人們后面,到山上砍一樹杈 10斤左右的干柴,出納人員則以“固定工資”的方式每次付給我三角錢。
帶著三角錢,跟著本村的趕集人來到集市上,但見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然而,在那貧窮落后的歲月,看熱鬧的人不少,有錢購物的人卻不多。在集市上走馬觀花地閑逛一趟后,讓我最留戀的,惟有街道大橋旁的小人書攤。那些小人書攤,也賣也租。兩分錢看一本,兩角錢可看上 10本。為了不讓錢白白浪費,我沙里淘金般地精心選擇,選定了,則看上它兩三遍,內(nèi)容基本記住了,又再看第二本、第三本……悠閑自在地閱讀,心隨書動?!段饔斡洝贰端疂G傳》《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鐵道游擊隊》等名目繁多的小人書便日漸融入我心靈深處。書中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圖文,蘊藏著令人無法抗拒的魔力,心隨著圖文曲折起伏,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腦海中涌現(xiàn),沉浸在朦朧而快樂的世界里,外面的世界美麗而誘人,心靈的世界豐富而多彩,忘卻了一切的煩惱,盡情享受難得的快慰。
看完小人書,日影西斜,街人漸散,饑腸咕嚕,急忙將僅剩的一角錢掏出來,來到已賣了大半的油粉攤前,遞給攤主。攤主便會售給滿滿一大碗作料齊備的涼油粉,味道特美。急不可耐地將它灌入肚中,小肚子即刻像蛤蟆般的膨脹起來。吃完,將嘴巴做成“ O ”狀,倒吸幾口涼氣,為辣味十足的小嘴巴減輕點壓力,再找點紙張揩揩被作料附著的染滿顏色的嘴門。而后,像撿到金子似的,滿臉愉悅地沿來路返回。盡管回歸時兩手空空,但腦飽、肚飽,心滿意足,別無它求。
是的,幸福的售價并不昂貴!對于幸福的含量,無法用金錢來掂量。那兩角錢的小人書與一角錢的涼油粉,照樣能夠調(diào)和成精神、物質(zhì)“雙豐收”的幸福美味!
人生沒有假如
就讀大學時,方格紙上的業(yè)余筆耕,已能為我提供不少的零花錢,看著美女帥哥們投來羨慕的目光,自己真有一種“天之驕子”的感覺。走入工作崗位后,更是雄心勃勃地要成為“文壇巨星”。
我想,假如我有一部照相機,文字稿和圖片稿雙管齊下,稿酬單必將雪片般地飛來。在那數(shù)碼相機還未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年月,節(jié)衣縮食一陣子,照相機買來了,是 135型調(diào)焦新聞照相機。耗費了幾卷膠卷反復學習、實踐后,拍攝效果確實很佳,構圖合理,色彩恰當,看起來愛不釋手。可我僅用它拍攝并發(fā)表了一幅新聞照片,便再也沒用來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原因是,一則工作崗位的性質(zhì)決定了絕不能隨便離開,二則拍攝圖片稿的成本偏高得不償失。
我想,假如我有一張摩托車,業(yè)余時間,跨上摩托,四處搜集寫作材料,豈不很有搞頭?分兩次付款,有點吃力地購買了一張總價值為一萬多元人民幣的名牌摩托車。經(jīng)過耐心操練,快捷、安全、舒適,感覺就是不一樣??僧敃r摩托車不是太多,我充當義務駕駛員的機會自然不少,送過張三,也應送送李四,以此類推,合情合理。寫、寫、寫,在摩托車上寫空氣!
我想,假如我有一部手機,四方聯(lián)絡,“呼風喚雨”,筆下還不生花?咬咬牙,手機買來了,還是外國貨,那時還執(zhí)行著雙邊收費,報刊社與我聯(lián)絡時,他們用的是公用電話機,而我的手機是自己付費的。有一次香港某報社的幾位領導輪流與我交談,他們愿支付給我所領薪金的兩倍,希望我成為他們的一員,駐扎云南昆明。時間在無情地流淌,可他們還在與我真切的交談。那個月,我的總話費達數(shù)百元,對于我這個月收入僅 1000多元的工薪族而言,多少是有些心痛。
我想,假如我有一臺電腦,發(fā)電子郵件,網(wǎng)上投稿,不僅方便,還可賺外匯。好不容易買了一臺中高檔的電腦,屬于配備有液晶顯示器的那類。有了電腦,寫作、修改果然十分方便,不管是否寫完,只要一按“保存”鍵,文稿立刻存到指定的地方。但發(fā)電子郵件快捷卻不實用,畢竟,以前以接受電子郵件為主的報刊社不占絕對優(yōu)勢,不少電子郵件的投稿毫無作用。當然,現(xiàn)在的電子郵件確實比較好用了。
應該說,我的許多假如都已經(jīng)如愿以償了,但我的“文壇巨星”夢至今依然還遙遠。相比之下,我所熟悉的一位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同樣曾在艱苦條件下筆耕不輟,經(jīng)過多年的歷練,竟將看似枯燥平淡的文字冶煉成黃金。他有一篇文章,全文 1300多字,最早刊發(fā)在臺灣《中華日報》的“中華”副刊上,該報付給稿費 130美元,后來被《講義》雜志轉載,獲 80美元的轉載費。當年,這篇文章被臺灣讀者推薦為《講義》雜志本年度最優(yōu)秀的文章,獲得 800美元的獎金。第二年,這篇文章被收入了臺灣七年級學生的《國文》課本,得到版權費400美元。粗略估算,僅是這篇只有1300字左右的短小文章,賺取的外匯稿酬就相當于 1.2萬元人民幣!
人生沒有假如,只承認活生生的現(xiàn)實:外在的依附,只不過是一種看似絢麗實則虛無的迷幻外衣;真正的金子,無論在哪兒都有可能閃爍起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