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
摘 要:新形勢下教育界一直倡導高效課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更多地吸收教學知識和信息?,F(xiàn)在關于高效課堂出現(xiàn)了許多教學模式,如三線教學、1333教學模式、快樂教學、234課堂教學模式等等,不管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只要符合在一定的時間里,盡可能地吸取更多的信息,那它就是高效的課堂。這些高效課堂模式都離不開教學互動,而教學互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就是反饋式教學,它是一堂課的關鍵,甚至貫穿于整個課堂,關于反饋式教學在高效課堂上是如何表現(xiàn)的?在高效課堂中它又存在哪些問題?同時,如何應對反饋式教學存在的這些問題?通過對它的研究進一步闡述反饋式教學在高效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反饋式;高效課堂;運用
新課程現(xiàn)在倡導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能力。這些學習方式在運用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這些互動中,反饋式教學又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能通過有效方式及時反饋重要信息,使教師在第一時間收集學生反饋出來的知識,并給予解決,使效率最大化。因為一節(jié)課時間是一定的,要在一定的時間里,使學生投入盡可能少的精力獲取盡可能多的知識,那么就要充分發(fā)揮反饋教學的作用,使它在高效課堂中的運用得以展現(xiàn)。
一、反饋式教學在高效課堂中的表現(xiàn)
在教學活動中,反饋式教學表現(xiàn)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常見的表現(xiàn)方式有個人反饋、集體反饋、書面反饋、口頭反饋、小組反饋、體態(tài)反饋、活動反饋等等,現(xiàn)在重點來介紹體態(tài)反饋、活動反饋以及小組反饋。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反饋式教學中常見的體態(tài)反饋,在體態(tài)反饋中教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心理總是會外露,教師就要抓住這一心理,注意學生的神態(tài)、表情、動作甚至是眼神,通過這些體態(tài)的變化來反映學生內在思維的變化,從而可以在第一時間使學生打消疑慮,吸收知識,這樣會事半功倍,省事很多。例如:在一次上公開課時,發(fā)現(xiàn)前排有個學生眼神很無奈,我就通過剛剛這個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眼神知道他沒有聽懂剛剛講的知識點,于是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把這個知識點穿插進去,讓這個學生上黑板練習,經(jīng)過做題訓練,這個學生終于弄清了這個知識點。還有一次上課,發(fā)現(xiàn)后排有個學生睡覺,在上課過程中我輕輕走到她身邊,把她叫醒,課下單獨把她留了下來,通過了解,知道她昨天晚上失眠,沒睡好,于是把上課她沒聽懂的知識給她進行了講解。通過兩則例子,一個是捕捉了學生的眼神,一個是抓住了學生的動作,使教師了解了學生的真實情況,從而獲得有效的反饋信息。在高效課堂中能及時有效地觀察、調控,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體態(tài)反饋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不會打擾正常的教學活動,往往通過眼神、手勢等,可以使學生和教師達到一種化學反應,這種默契既節(jié)省時間,又能很好地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所以說體態(tài)反饋在高效課堂上運用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的反饋不露聲色地清楚老師的真實意圖,從而更好地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式,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其次,我們再來了解活動反饋,活動反饋在高效課堂中的運用也非常普遍,可見這種反饋方式也有它的獨到之處。活動反饋就是通過學生動手收集信息來進行反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學生吸收知識的效果非常好,在活動中反饋的信息非常準確和真實。最后我們再來看看小組反饋,每個學生之間都有其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就是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有利條件,我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然后再進行匯總和報告,收集這些小組反饋來的有效信息。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得到的有效信息要加以了解,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
點,然后有針對性地回饋給學生。同時教師還應有意無意地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能力,通過不同小組反饋的問題,找出這些問題的共性,及時調整對策,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反饋式教學在高效課堂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反饋式教學在高效課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我們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吸取經(jīng)驗,來避免反饋式教學帶來的不良反應。反饋式教學原則要求我們,即教師和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反饋信息,這就要求師生之間必須進行互動,通過互動來反饋有效信息,那么,反饋的有效途徑還是比較單一,大多數(shù)課堂往往是通過口語反饋、小組反饋、活動反饋等形式進行的。反饋的形式要多樣化,除了常見的幾種形式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新形式收集信息,比如書面反饋,它又包括報告形式、試題形式、問卷調查形式等。還有通過現(xiàn)代化手段,運用多媒體進行收集反饋等。再次,就是教師不能及時獲取反饋信息,即使在第一時間得到了信息的反饋,又不能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活動,所以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很關鍵,教師要能迅速地獲取信息,還要有把控教學活動的能力,以及及時調整教學方案的能力。最后,反饋式教學,既離不開教師,也離不開學生。反饋式教學是互動教學的一種,既然要互動,就必須是雙方的事情,如果是教師滿堂灌,一直在引導學生,卻忽略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學生互動反饋的能力不足,自主性、探究性學習差,那么就會引起反饋的信息不到位,所以我們在加強教師隊伍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信息。
三、在高效課堂中加強反饋式教學
加強反饋式教學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教學活動中,必須使學生獲取信息內化為自己的認知信息,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信息,使反饋信息在高效課堂上得以運用。在反饋式課堂上,教師要能認識到學生是一個發(fā)展的人,避免出現(xiàn)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教師要學會聆聽學生反饋的信息,特別是認識到學生在反饋信息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變化,這將有利于課堂的有效利用,教師通過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使高效課堂真正高效起來。其次反饋方式要多元化,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更快更好地收集反饋信息,比如多媒體的運用,把學生易錯點收集到多媒體上,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大家,使大家把一些共性的問題以及拓展以外的知識得以直觀、高效地掌握。最后,我們要對反饋的信息進行評估和預判,可以有目的地加以把控課堂,也很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把評估和預判的問題與學生在課堂上真實的反應加以對照,從而能夠使教師認清這堂課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調整,也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所以對反饋式教學的評估和預判是必要的。
反饋式教學的運用是否恰當決定著一堂課的好壞,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通過多種方式收集反饋信息,然后通過反饋信息及時加以應對,一節(jié)課完成后及時就評估的信息加以反思,吸取經(jīng)驗,為下一節(jié)課做好鋪墊。反饋式教學是教師少教和學生多學的紐帶和橋梁,總之,我認為,我們要一定充分利用高效課堂中的反饋式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