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慧
摘 要:如今想要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既有興趣又愿意學習英語這門學科,就要讓學生對學科產(chǎn)生興趣,而導學案是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進行設計的,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分層進行設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注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樂學,學會學。
關鍵詞:英語導學案;設計探微;教學實踐
一、導學案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進行設計的
課堂的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良好的循環(huán)過程,教師進行課堂互動時,應注重全體學生的感受和全體學生的反饋,這樣才能了解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再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情況,進行分層的教學設計,這樣的導學案的質(zhì)量才是有保證的,也是有針對性的。而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的設計要明確,而且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前提之下,完成各個教學任務,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的導學案設計,既要能夠體現(xiàn)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又要具有情境性,將學生帶入情境,從而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且還需要有趣味,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做到高效的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進行導學案設計時以學生為主體,圍繞讓學生能夠更好更高效地學習為中心。主要是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切忌以教師的教學便利為主要目標,這樣既不貼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方便。在設計教學活動和學生應完成的任務時,教師應以能夠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與合作為大方向,引導學生互幫互助,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互相交流和討論的過程當中,思想的碰撞會讓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對問題的理解更深刻。
如果教師能夠在每堂課的學習當中,將主導權(quán)和主動權(quán)變相地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傮w的宗旨就是讓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以及自主思考,能夠?qū)⒄n堂上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自主進行解決,而不是依賴教師進行講解。以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習慣進行導學案的設計,既能夠讓學生喜歡學習,增強學習的動力,還能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或者課堂之外的時間,多搜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了解班級學生對哪些話題哪些素材是感興趣的。利用這些教師搜集的素材,針對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導學案的設計,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擺在他們的面前,他們才會愉悅地進行學習,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在此情況之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而然會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在英語課堂當中學習到有關蔬菜的內(nèi)容時,教師如果在設計導學案時,只是單純地要求學生將單詞死記硬背下來,并不能夠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有趣情景的話,學生的厭學情緒就會高漲。而假如換一種教學設計的話,則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課上的時候為學生設置學習情景,學習到有關蔬菜的知識,教師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或者當堂發(fā)言,說一下自己最愛吃的是哪一道菜,菜里面需要哪些蔬菜,或者說一下自己的父母經(jīng)常做的菜,一談論到吃,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在討論菜譜的過程當中,一些蔬菜就會在學生的面前浮現(xiàn),這時候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讓學生將這些他們感興趣的蔬菜用英文表達出來,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對蔬菜的英文名稱的學習是非??是蟮?,也是很容易能夠記憶的。這樣活潑又有氛圍的課堂當中,學生既能夠愉快地學習,又能夠?qū)W到本該學習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二、教師進行導學案設計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等進行分層設計
每一個班集體當中都會有形形色色各種不同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特點、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都是有所差異的。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就要進行導學案的分層設計。導學案設計時,教師在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前提之下,應該更多地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心理特點、生理特點,以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數(shù)上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分層次的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目標的設計,也要依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而定,教師可以設計幾個簡單的目標加幾個稍微復雜的目標,簡單的目標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達到的基本目標,復雜的目標是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準備的。讓他們在學有余力的基礎之上,能夠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和拓展空間。這樣整堂課,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在督促他們完成整堂課后,每一位學生都會有所收獲。
顯然,一部分簡單的教學任務,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借助一些參考資料,認真思考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這些題目都太過于簡單,如果本節(jié)課只掌握這些知識的話,對于學生的知識拓展和知識面的拓寬十分不利。因此可以在一些設計中增加一些拓展性問題。例如,根據(jù)本節(jié)內(nèi)容的閱讀和對話,設計問題,并在原文當中找到相應的答案,可以將本問題對其他學生進行提問等。
三、導學案當中的學習任務設計應該問題化,并不是習題化
導學案的任務設計應該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而問題應注意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而并不是簡單地堆砌一些習題。這樣喪失了導學案的任務設計的特點,使整個教學枯燥乏味,也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如果設計習題化,那么學生就可以對照課本尋找答案,并不會直接動腦進行思考。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課堂并不是對答案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多涉及一些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進行足夠的思考,從而提高英語的學習效果。
總之,導學案的設計對于整堂課來說十分重要,教師應根據(jù)自己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自身的教學特點進行相關設計,努力保證這堂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河平.英語導學案設計探微:以初中英語仁愛版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2).
[2]凌茜,胡遠鵠.導學案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蘭州市榆中縣某中學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1).
[3]吳莉萍.初中英語導學案的設計與應用探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