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玲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要有所更改,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以拼音教學為主,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小學生對拼音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全方面的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 語文 漢語拼音 教學
引言
漢語文化博大精彩,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識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小學生認識漢字的第一途徑就是漢語拼音的學習,這也是小學生學習普通話的有效方式。漢語拼音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入門級課程,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p>
一、興趣激發(fā)
對于小學生來說,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是他們的共同特點。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在閱讀教學中仍按照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來制定教學目標,從而就會產(chǎn)生與新課程標準相違背的現(xiàn)象,也會導致漢語拼音教學目標與單元教學內容、教材材料情感存在出入。甚至一些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復制教案書、網(wǎng)絡課件上的內容,并沒有深入考慮漢語拼音教學目標是否與漢語拼音學內容、學生認知水平行匹配。倪海曙說過:“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最大的動力,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興趣,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小學漢語拼音教學也是一樣的,只有保證了漢語拼音課堂教學的興趣性,才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欲望。但現(xiàn)階段很多語文教師忽視了小學生漢語拼音興趣的培養(yǎng),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課堂教學形式偏重知識講授,對小學生的漢語拼音教學往往依賴機械性的漢語拼音訓練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小學生在長期傳統(tǒng)漢語拼音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雖然短期內會有語文成績方面的上升,但是對漢語拼音學習卻沒有任何興趣。大量且機械性的漢語拼音訓練讓小學生對漢語拼音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會讓小學生產(chǎn)生心理負擔,以至于出現(xiàn)厭學、各個學科成績下降等現(xiàn)象。因為是小學生,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喜歡聽故事,所以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激發(fā)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二、快樂學習
新課改要求以人為本,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只有保證了漢語拼音課堂教學的興趣性,才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欲望。但現(xiàn)階段很多語文教師忽視了小學生漢語拼音興趣的培養(yǎng)。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利用情景建設、語境創(chuàng)建等形式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興趣,以此來提升漢語拼音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教師在導讀課程時應注意的是,要保證課程的多元化、多樣性以及豐富程度,且與語文教材相結合、符合小學生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征、具有趣味性與廣泛性。
例1 教學目標:鞏固掌握“m、n、d、t”的字形。
教學方式:編順口溜,同桌或小組學生交替朗讀背誦。
教學內容:一個門洞nnn;
兩個門洞mmm;
馬兒快跑ddd;
傘把傘把ttt。
例2 教學目標:區(qū)別jqx與ü相拼ü上兩點要省寫的原則。
教學方式:編兒歌,小組合作學習為主交替朗讀。
教學內容:小ü小ü有禮貌;
見到jqx就摘帽;
摘下帽后還念ü。
很多同學將“b、p、q、d”4個聲母混淆,為了讓學生們區(qū)分這四個聲母。我先組織學生復習這四個聲母,讓他們找出四個聲母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給這個聲母編兒歌,比一比哪組編的更好。也可和我們學過的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問學生:“b”像我們數(shù)學中的哪個數(shù)字?。繉W生們會很快想到6,那“q”像數(shù)字誰呀?孩子們會大聲說出數(shù)字“9”。我們可以借助數(shù)字來編兒歌,比如6b6b,9q9q,與之相反的就是“d”“p”。這樣,孩子們一定會牢牢記住這4個聲母的。
三、自主合作
葉瀾教授曾說過:“學生年齡雖小,但同樣具有主觀能動性,他們才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提出的教學意見是:“現(xiàn)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是具有語言理解以及表達交流等多各種基本能力。”會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相互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交流。課堂上我始終堅持“學生是學習的小主人”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由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
例3 教學目標:“ɑ”的發(fā)音。
教學方式:圖片展示,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
教學內容:(1)為學生提供小女孩看醫(yī)生時,張大嘴巴檢查喉嚨的圖片;
(2)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索出小女孩當時可能發(fā)出的音節(jié);
(3)小組討論后學生發(fā)音,基本上學生都能夠正確判斷出小女孩檢查喉嚨時發(fā)出的音節(jié)是“啊”;
(4)綜合學習小組討論結果,教師加以評價,并幫助學生牢記“ɑ”的發(fā)音。
例4 教學目標:“O”的發(fā)音與寫法。
教學方式:圖片展示,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
教學內容:(1)圖上有只大公雞,學生都知道大公雞是“喔喔”叫的;
(2)對于寫法,各小組的意見就不同了,有的小說說“O”的寫法和數(shù)字“O”相像,有的小組說和英語字母“O”一樣……通過各小組的合作后,都加深了對拼音字母“O”的認識。
四、教師評價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方式比較單純,在學習過程中希望被認定,希望得到教師優(yōu)質的評價。漢語拼音教學目標要有精準的設計與定位,以小學生各個階段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生活經(jīng)驗、年齡特征、心理特點為主,定位與其向適應的漢語拼音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此才能保證各個階段的小學生都能在漢語拼音學習過程中,切實掌握真正的漢語拼音知識點,以此不斷積累漢語拼音學習經(jīng)驗,以此才能保證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自我評價與自我肯定。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內容也逐漸多樣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嚴加把控,對漢語拼音教學內容進科學合理的分類與整合,并針對各個階段小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興趣來選擇教學內容,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漢語拼音課堂教學效率。
結語
送上所述,新課改要求以人為本,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只有保證了漢語拼音課堂教學的興趣性,才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欲望。隨著科技與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內容也逐漸多樣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嚴加把控,對漢語拼音教學內容進科學合理的分類與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