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密江(遼寧省彰武縣種畜禽監(jiān)督管理站)
我國糧食在實現(xiàn)“十二連增”后,玉米出現(xiàn)階段性供大于求。為此,國家提出了啟動實施種植業(yè)結構調整,適當調減非優(yōu)勢區(qū)玉米種植,擴大糧改飼試點,加快建設現(xiàn)代飼草料產業(yè)體系的規(guī)劃,并提出根據(jù)環(huán)境容量調整區(qū)域養(yǎng)殖布局,優(yōu)化畜禽養(yǎng)殖結構,發(fā)展草食畜牧業(yè),構建糧經飼統(tǒng)籌、農牧結合、種養(yǎng)加一體、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的農業(yè)發(fā)展格局。適應農業(yè)結構調整,順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擴大青貯玉米飼料種植已成大勢所趨。本文從養(yǎng)殖角度出發(fā),就青貯玉米與普通(籽粒)玉米種植的利用效果進行分析,以期能為促進種植業(yè)結構調整提供科學依據(jù)。
青貯玉米是指制作青貯飼料的專用玉米品種,其特點是植株高大、莖葉繁茂,既有較高的籽粒產量,也有大量可消化利用的莖葉纖維營養(yǎng)產量,每畝生物產量多在4.5~6.3噸,其中玉米籽粒重量約占全株總干物質重量的45%,其消化率可達90%以上;莖葉部分占全株總干重的約55%,消化率在60%~70%。籽粒玉米是指以收獲籽實為主的普通玉米品種,籽實為主產物,秸稈為副產物,每畝生物產量多在2.5~3.5噸,約為青貯玉米生物產量的50%~60%。
表1 青貯玉米秸稈與干玉米秸稈營養(yǎng)成分分析%
青貯飼料能夠保存青綠飼料的原有漿汁和養(yǎng)分,尤其是能夠有效地保存維生素,其營養(yǎng)成分損失一般不超過15%,且經過乳酸菌發(fā)酵后,具有酸甜清香味,可刺激家畜食欲、促進采食,提高其利用價值,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而在制作干草的自然風干過程中,由于干草葉片的脫落以及植物細胞并未立即死亡而仍在繼續(xù)呼吸消耗和分解營養(yǎng)物質,其營養(yǎng)損失就達20%~30%,如果在風干過程中,遇到雨淋或發(fā)霉變質,損失將可高達50%左右。適期收獲的全株玉米,地上生物量積累已達較高水平,玉米籽粒淀粉沉積已完成90%,玉米秸稈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含量適中,既可實現(xiàn)較高的收獲量,也可保障玉米籽粒和秸稈的品質,其產奶凈能在5.5兆焦耳/千克以上。
據(jù)測算,玉米全株適時收獲所得干物質、粗蛋白質、可消化粗蛋白和代謝能分別比僅收獲籽粒多183%、195%、189%和109%,比籽粒和秸稈分開收獲后兩者所含干物質、粗蛋白質、可消化粗蛋白和代謝能之和分別多21%、42%、96%和7%。與籽粒和秸稈分開收獲相比,青貯玉米全株收獲不僅能獲得更多的養(yǎng)分,尤其是粗蛋白質和胡蘿卜素的損失量更少,而且可顯著降低收獲成本。即使在收完籽實后青貯,青貯玉米秸與干玉米秸比,其粗纖維含量仍可降低2.29%~5.95%,粗蛋白質含量仍可提高0.82%~1.09%,粗脂肪含量仍可提高4.28%(詳見表1),也能適當多保存營養(yǎng)成分,減少營養(yǎng)損失,提高飼用價值。
在較好收成情況下,普通玉米種植每畝地籽實產量約為600千克,秸稈產量約為700千克,分別按照目前市場價格1.80元/千克和0.3元/千克計算,每畝地產值約為1290元;而專用型青貯玉米每畝地產量一般在5噸以上,按照目前市場價格300元/噸計算,每畝地產值即在1500元以上,相對籽粒玉米每畝地可增加產值在200元以上,若再加上60元/噸左右的糧改飼青貯貯制政策性補貼,每畝地青貯玉米種植較籽粒玉米種植即可多獲益500元以上,而且種植青貯玉米還可免去收獲、晾曬和脫粒等環(huán)節(jié),生產成本更低。
1.青貯玉米與不同秸稈在奶牛生產上的應用比較。據(jù)劉春曉等報道,在實驗組和對照組(每個組30頭奶牛)自由采食秸稈的基礎上,實驗組每天早、晚分別飼喂青貯飼料15千克/頭,經過60天的飼養(yǎng)試驗,結果表明產奶量較對照組平均提高2.3千克/天,日增加收入2.45元,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與去穗玉米青貯比較,全株玉米青貯在適口性、消化率和營養(yǎng)價值方面也呈較大優(yōu)勢。據(jù)劉超等報道,以全株玉米青貯替代秸稈青貯飼喂第二胎泌乳奶牛,30天內平均每頭日節(jié)省精料1.12千克,平均每頭日增產奶量6.62千克,每千克鮮奶日糧消耗實驗組比對照組精料減少0.16千克,資金投入產出比為1∶4.5。另據(jù)崔淘氣報道,飼喂全株玉米青貯可較秸稈青貯頭日均產奶量由23.67千克提高到27.2千克,增長了14.9%,每頭日增加收入3.83元。
據(jù)湯衡等報道,以玉米秸稈青貯、黃貯和青貯+黃貯(各50%)分別飼喂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青貯組日均產奶 23.84千克,黃貯組日均產奶 20.33千克,青貯加黃貯組日均產奶 22.68千克,飼喂青貯料比飼喂黃貯料的產奶量要高17.3%,用部分黃貯玉米秸稈替代青貯玉米秸稈也可獲得與飼喂青貯玉米秸稈相近的產奶量,且對乳脂率影響不大。
綜合分析來看,給奶牛飼喂全株玉米青貯較飼喂其他秸稈產奶量可增加10%~17%,乳脂率可提高10%~15%,乳蛋白可達到3%以上,乳脂肪達到4%,頭均日增收可達8元以上(按目前奶價約3500元/噸計算)。同時,常年飼喂全株玉米青貯,還能夠增強奶牛的免疫力,延長奶牛的泌乳期。
2.青貯玉米與其他秸稈在肉牛生產上的應用比較。據(jù)馬文濤報道,對比玉米秸稈黃貯(完熟期收獲籽粒后)和全株玉米秸稈青貯飼料(玉米蠟熟期收獲)飼喂肉牛增重效果,結果表明,兩組牛每頭平均日增重分別為763.72 克和1026.43克,多增262.71克,按目前24元/千克計算,日增毛利6.30元。
另據(jù)王晉莉報道,利用干玉米秸、微貯秸稈、氨化秸稈、黃貯秸稈和全株青貯玉米飼喂肉牛,肉牛對玉米秸稈干物質采食量全株青貯、微貯秸稈與氨化秸稈極顯著高于干玉米秸(P<0.01),秸稈經處理后飼喂肉牛,日增重也顯著提高,全株青貯組、微貯秸稈組、氨化秸稈組、黃貯秸稈組分別比干玉米秸組提高126.31(P<0.01)、97.88(P<0.01)、82.49%(P<0.01)、48.54%,結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貯肥育肉牛效果最好,養(yǎng)牛效益和耕地單位面積總收入最高,其次是氨化秸稈,再次是微貯秸稈,干玉米秸稈最差。
據(jù)權金鵬報道,采用全株玉米青貯、鮮玉米秸稈青貯、干玉米秸稈微貯和干玉米秸稈黃貯等4種不同的玉米秸稈處理方式飼喂肉牛,經90天試驗表明,飼喂全株玉米青貯、鮮玉米秸稈青貯、微貯、黃貯組肉牛的頭均日增重分別為1109.78克、1010.89克、955.29克和955.74克,頭均純收益分別為1134.9元、1030.5元、1026.9元和1018.8元,分別較飼喂未處理干秸稈的肉牛多增收326.9元、222.3元、218.7元和210.6元,全株玉米青貯好于其他處理方式,增重效果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全株青貯飼料飼喂肉牛,不僅可以提高育肥牛增重效果,而且可以明顯地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養(yǎng)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青貯玉米與其他秸稈在肉羊生產上的應用比較。據(jù)王學君等報道,比較玉米秸稈黃貯和全株玉米秸稈青貯對羔羊的育肥效果,在其他飼料、飼養(yǎng)條件完全一致的條件下,經過90天的飼喂試驗,全株玉米秸稈青貯組全期每只平均日增重為254.67克/天,玉米秸稈黃貯組全期平均日增重為204.33克/天。全株玉米秸稈青貯組比玉米秸稈黃貯組提高24.64%,差異顯著(P<0.05)。全株玉米秸稈青貯組只均毛盈利229.03元,玉米秸稈黃貯組只均毛盈利166.35元,全株玉米秸稈青貯組比玉米秸稈黃貯組只均毛盈利多62.68元。全株玉米秸稈青貯組飼料投入產出比為1∶2.1,玉米秸稈黃貯組飼料投入產出比為1∶1.9。
另據(jù)黃玉富報道,以全株玉米青貯和玉米秸稈青貯飼料為基礎日糧進行肉羊育肥對比試驗,試驗組雜種肉羊在90天的飼喂期內,平均日增重為181.33克,比對照組(157.89克)提高14.85%,差異極顯著(P<0.01);飼料利用率比對照組提高42.11% ,差異極顯著(P<0.01);只均純收入比對照組提高23.61%,增加26.76元,差異顯著(P<0.05)。表明全株玉米青貯飼喂雜種肉羊,飼料利用率高,經濟效益顯著。
敬永方報道,比較玉米秸稈青貯和干玉米秸稈飼料育肥山羊,飼喂青貯飼料組的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58.35克;另據(jù)趙海云報道,用青貯玉米秸稈飼喂育肥綿羊,只均日增重達236.44克,較玉米秸稈粉對照組提高15.15%,只均盈利261.60元,盈利提高24.13%,經濟效益明顯。
綜上分析,飼喂肉羊仍以全株玉米效果最好,經濟效益最佳,并會對羊群健康水平和個體生長發(fā)育以及繁殖水平的提高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據(jù)陳自勝等報道,全株青貯喂羊,可提高受胎率22個百分點,成活率9.7個百分點,育肥羊日增重提高85克,育肥期按2個月60天計算,每只羊可以多增重5千克以上。
青貯飼料雖好,但如果利用不當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經濟損失,在青貯飼料貯制應用中需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把握好玉米收獲的時機。適宜的收獲時機是在全株玉米的產量、營養(yǎng)價值、消化率達到最佳平衡點時,此時全株玉米的干物質含量在30%~35%,玉米籽粒處于乳熟中期至臘熟初期之間,乳漿線達到50%~75%。早收獲,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和單位面積的產量;晚收獲,也會造成營養(yǎng)物質和能量的損失。
2.注意把握好貯制過程。
(1)注意收獲過程。一般情況下,合理的留茬高度應控制在15~20厘米,過低易夾帶泥土,過高影響產量;理論上的最佳切割長度為13~15毫米,玉米籽粒壓碎4瓣,這即可保障瘤胃健康所需的有效纖維,也能保證淀粉可被較好的吸收,還能保證良好的壓實效果。
(2)注意壓實和密封過程。從青貯開始直至封窖時間越短越好,中間不能停頓,以免影響青貯飼料品質;壓實密度以不小于750千克/立方米鮮料為宜,壓實的時候需一層一層壓,而不是整堆壓,每一層的厚度最好不要超過15厘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保持壓實設備不間斷碾壓,直至達到預期標準為止,壓實需要的重量為:每小時入窖的青貯料重量×400;在高出窖墻50~100 厘米時即可封窖,封窖時建議雙層膜密封,內層為隔氧膜,外層為黑白膜,接縫處重疊50~100 厘米。內層接縫處可不作處理,外層黑白膜接縫處建議用膠粘好,最后輪胎壓實。接近地面處用土或者沙袋壓好,盡可能減少外界空氣的滲入,日常要做好定期檢查,避免覆蓋膜的破損和積水。
3.注意把握好科學應用。取用時,需要從一頭開始,平展取料,每層厚度不少于6厘米,逐次取料,隨喂隨取,不過夜。取料后將窖封嚴,防止二次發(fā)酵。發(fā)現(xiàn)有霉爛料,應取出廢棄;有冰凍料,必須等融化后飼喂,以免造成家畜胃腸功能紊亂。
全株青貯玉米應用時,要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并需注意合理搭配,可與干草、豆科牧草等混合均勻,再與精飼料一起置于槽中飼喂,防止家畜采食后,因體內酸堿不平衡而引起代謝病和發(fā)生酸中毒、早產、流產等。對過酸的飼料可加入適量小蘇打調理。
玉米青貯飼料營養(yǎng)多汁,耐貯藏,并能長期保持青鮮狀態(tài),窖貯期可達30年以上,其營養(yǎng)性、長久性、安全性、戰(zhàn)略性在草食畜牧業(yè)的飼料中無與倫比。種植2畝地優(yōu)質青貯玉米可以保證一頭高產奶牛全年的青貯飼料供應,1畝地優(yōu)質青貯玉米可飼養(yǎng)繁殖母牛1~2頭,繁殖母羊6~8只,育肥牛2~3頭,育肥羊20~30只。大力發(fā)展青貯玉米種植,不僅能促進我國草食畜牧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有效降低飼養(yǎng)成本,提高畜產品質量,還能有力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也必將成為促進廣大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