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欽舟
今年寒假,我們一家和叔叔一起,從新西蘭基督城出發(fā),驅(qū)車3個小時,來到了凱庫拉?!皠P庫拉”在毛利語(新西蘭原住民的語言)中,是“龍蝦大餐”的意思。這里的風景如詩如畫,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蔚藍的海水加上碧綠的植物,真是美不勝收。我們都想拍照,可沒想到,一打開車門,我們就被風吹回了車里。我仔細一看,靠近海邊的樹木都長得有點兒斜,看來,是被大風吹歪的吧?
到達酒店之后,我們得知了一個噩耗:因為天氣原因,海釣活動被取消了!
為了彌補我們的遺憾,爸爸費盡心思,終于安排了一趟“龍蝦游”。據(jù)說杰拉爾德船長所在的海域較為平靜,所以,我們就高高興興地開車到那邊去了。
到了目的地海灘,我看到遠處有一艘小快艇正迅速地向我們駛來。船長開著拖拉機下海,把小快艇拖了上來。從陜艇上下來的中國游客就跟我們說了3個字:“要吐的!”因為我們事先都吃了暈船藥,所以大家都覺得自己肯定沒問題。
終于出海了。船開始顛簸,好像比飛機遇到氣流顛簸得更厲害。我緊抓著欄桿,心跳加速,胃也有點兒難受。過了一會兒,我感覺船在飛快地加速。我的胃越來越難受,胃里就像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食物爭奪賽。
這時,船開到了一個紅球旁邊。一個船員把紅球拿了上來,又用機器吊上來一個蝦籠子,籠子里有一些龍蝦。我從沒見過這個樣子的龍蝦,但因為已經(jīng)難受得想吐,所以也顧不上仔細觀察了。船員把龍蝦從籠子里拿出來,讓我們體驗了一下親手拿龍蝦的感覺。把龍蝦放進盒子里后,我轉(zhuǎn)過身,臉朝大海,開始“哇哇”地嘔吐。吐完之后,我感到舒服多了。
這時,船員們開始測量龍蝦的尺寸了,他們還把龍蝦的尾部剪去了一小節(jié)。最后,他們把一部分龍蝦扔回了海里。這是為什么呢?哦,原來這是新西蘭的法律呀!在沒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人們都自覺地遵守法律,真令人欽佩!雖然我們捕上來的30多只龍蝦只剩下10只了,但我還是挺開心的。
晚上,我們做了白煮龍蝦、刺身龍蝦,還和別的中國游客一起用龍蝦殼做了方便面。雖然白煮的龍蝦肉質(zhì)較軟,但我還是喜歡刺身,因為它非常鮮美。我們一邊吃著龍蝦大餐,一邊欣賞著美麗的星空,多么幸福!
新鮮解讀
凱庫拉鎮(zhèn)是新西蘭東海岸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鎮(zhèn),也是新西蘭海洋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的門戶。這里的海洋動物不僅種類很多,還能近距離觀賞。小作者在作文里提到的“新西蘭的法律”,指的是新西蘭為避免大規(guī)模惡性捕撈,為不同地區(qū)、不同品種的海產(chǎn)制定的各項規(guī)定。以龍蝦為例,在大多數(shù)捕撈地域,!每條船限撈龍蝦6只。如果使用龍蝦籠,籠子的形狀、開口數(shù)量及大小都有限制。政府還明令禁止捕撈尾部卷起的雌性龍蝦,因為這種龍蝦往往即將產(chǎn)卵。捕撈者必須測量龍蝦尾部的尺寸,個頭不夠大的只能“忍痛割愛”。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嚴格的法律,才能讓海洋持續(xù)為人類“造福”。大家去新西蘭玩的時候,也要遵守他們的法律,愛護我們的海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