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
[摘要]市政降水工程經常會在實際施工中遇到流沙層,在明排外抽無法滿足施工作業(yè)時如何切實有效的繼續(xù)降水。本文以市政水環(huán)境治理項目一體化泵站的截水、降水專項工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經實踐驗證切實可行的設計解決方案。
[關鍵詞]市政工程;降水工程;流沙層 文章編號:2095-4085(2018)04-0020-02
1 概述
降水工程是指利用水文地質學原理,通過降水設計和降水施工,排除地表水體或降低地層中的滯水、潛水等地下水的水位,滿足建設工程的降水深度和時間要求,并對工程環(huán)境無危害性。建設工程降水的技術方法有明排、輕型井點(如空點井、電滲井等)和重型井點(如管井等)。根據(jù)地區(qū)降水設計、施工的經驗證明,以及勘察資料,本工程擬采用管井的方式進行降水,輔助型式為開挖集水井、排水溝和截水溝。本項目為市政水環(huán)境治理項目一體化泵站截水、降水專項工程,一體化泵站坑洞頂與地面相平,標高為474.20m,直徑4.7m,深度為7m,基礎厚度為0.5m,在開挖至約7m位置時,地下水上涌量大,并且有砂土伴隨地下水的上涌,明排外抽已經不能滿足施工條件,本設計為坑洞的截水、降水專項設計。
2 流沙層設計解決方案
坑洞在開挖過程中現(xiàn)場進行了支護處理;0-3.5m采用了30cm厚的混凝土護壁、3.5m~7m采用鋼板護壁,施工現(xiàn)場按照計劃坑洞扔需要下挖0.5m,之后完成基礎施工、安裝完成機械、后對坑洞進行回填。對現(xiàn)場進行截水、降水進行專項勘察后顯示地層情況如下:0~3.6m為砂卵石、3.6~7.8m為細砂、7.8m~14.8m為砂卵石、14.8m以下為基巖。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本方案采用懸掛式截水帷幕+管井降水的型式,其中截水帷幕采用高壓旋噴樁型式。施工建設過程中,先進行截水帷幕施工再施工降水井,先施工內圈高壓旋噴樁再施工外圈高壓旋噴樁。截水帷幕,高壓旋噴樁單樁直徑為800mm,內圈樁體咬合搭接不應小于200mm;外圈樁體咬合搭接不應小于130mm。內圈與外圈樁體咬合搭接不應小于200mm,內圈旋噴樁36根,外圈旋噴樁36根,共計72根,單根旋噴樁長9m,旋噴樁樁頂位于地面標高以下1m。內圈旋噴樁和外圈旋噴樁相鄰樁中心連線夾角為60°。高壓旋噴樁施工采用二重管法,采用P.0.42.5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1.0,水泥用量≥300kg/m3,漿液壓≥20MPa。噴射自下而上進行,在正式施工前必須進行試噴,以調整施工參數(shù)。高壓旋噴樁強度以28d無側限抗壓強度qu為準,qu≥MPa,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開挖。旋噴樁施工應先施工內圈再施工外圈,內外圈相鄰樁體施工間隔不應小于24h;高壓旋噴樁的施工作業(yè)順序應采用隔孔分序方式、相鄰孔噴射注漿的間隔不宜小于24h。
3 結合設計的施工方法與要求
3.1 高壓旋噴樁截水帷幕施工與檢測
高壓旋噴樁施工采用二重管法,采用P.0.42.5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1.0,水泥用量≥300kg/m3(宜取土天然質量的20%~40%),漿液壓力≥20MPa。噴射自下而上進行,在正式施工前必須進行試噴,以調整施工參數(shù)。高壓噴射注漿應按水泥土設計直徑與土的性狀,根據(jù)現(xiàn)場試驗確定噴射壓力、注漿流量、提升速度、旋轉速度等工藝參數(shù)。截水帷幕的質量檢測應滿足,在基坑開挖前或開挖時檢測固結體的尺寸、搭接寬度;檢測點應隨機選取或者選取施工中出現(xiàn)異常的部位;對施工質量有懷疑時,可在高壓旋噴樁注漿固結后,采用鉆芯法檢測帷幕固結體的單軸抗壓強度、連續(xù)性及深度;檢測點數(shù)量不應小于3處。
3.2 降排水施工技術要點
(1)管井降水施工關鍵點,管井的成孔施工工藝應適合底層特點。鉆孔深度應大于設計深度0.3~0.5m。采用泥漿護壁時,應在鉆進到孔底之后清除孔底沉渣并立即置人井管,注入清水,當泥漿比重不大于1.05時,方可投入濾料;遭遇塌孔時不得置人井管,濾料填充體積不應小于計算量的95%。填充濾料后,應及時洗井,洗井應直至過濾器及濾料濾水暢通,并應抽水檢驗井的濾水效果,管井降水含砂量不大于1/10000。
(2)降水工程監(jiān)測與維護,抽水開始后,在水位未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觀測三次水位,水位達到設計降水深度后,可每天觀測一次水位,水位觀測允許誤差為士5cm。根據(jù)水位、水量觀測記錄,查明降水過程中的不正常狀況及其產生的原因,及時提出調整補充措施,取保達到降水深度。抽水設備定期保養(yǎng),降水期間不得隨意停抽。更換水泵時,測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裝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建設單位應在現(xiàn)場準備備用電源,當發(fā)生停電時,及時更新電源,保持正常降水。抽水排放,降水工作一經運轉,抽出的地下水應安全排放,使其不再滲流入基坑及附近范圍內,亦不能影響城市道路交通和市容環(huán)境。場地抽出的地下水,盡可能經管道相對集中輸送,經沉砂池沉砂后引出場外,分散排入城市雨(污)管道中?;又苓吔邓芫呐潘艿兰俺辽俺?,可經現(xiàn)場調查后確定,一次性敷設后一般可不再變動。
3.3 管井設計
降水井2口,井深均為15m,井徑600mm,管徑300mm,管井降水含砂量不大于1/10000。上部采用2根盲管,之后設置4根濾水管。降水井施工完成后及時回填,并且對周邊降水形成的空間及時處理,加強坑洞周邊的巡視和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空洞及時處理,保證周邊建筑安全。
4 結語
在實際施工中遇到流沙層首先要深入分析原降水設計的具體細節(jié),然后根據(jù)相關技術規(guī)范結合項目現(xiàn)場實際情況編制解決技術方案,本文闡述的高壓旋噴樁截水帷幕在該項目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JGJ/T111-98,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