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的“領航者”,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指導者。班主任是學校最基層的管理者,面臨著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瑣的工作,尤其是青春期階段學生自主意識比較強,因此班主任工作必須注意方式方法,將自身管理思路不斷創(chuàng)新,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本文簡要概括了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新課改環(huán)境下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的對策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問題;對策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學校管理的整體質量。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連接所有任課教師和學校的中間紐帶,同時也是學校與家長的橋梁。班級整體呈現出的狀態(tài)除了學生在其中的作用外,最直接的影響人就是班主任,班級的管理還會間接影響學生的心態(tài)和學習熱情等。如此在進行教育改革的時班級管理也面臨著重重困難,這些困難亟須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法。
一、 班主任管理中的相關問題
(一) 班主任班級管理知識
目前我國很多學校,不論大學、職校、中學、小學等,對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都不具備很專業(yè)或很系統(tǒng)的管理知識、能力。班主任除了知道班級管理是對提高學生能力非常重要的行為以外并沒有能力去制定相應且有效的管理措施。因為班主任管理不僅僅是班級管理,還會摻雜一些學習上的方式方法,比如各個學科的一些理論知識、課外知識等。雖然教師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但是僅僅學校里的過關考試是遠遠不夠的,以至于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效率是比較低的。
(二) 管理內容不全面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部門倡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是不同學校會出現不同的側重點,比如:應試教育下的高中只重視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職業(yè)院校又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成績等,不管何種管理內容,都違背了教育部門倡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三) 管理方式上存在缺陷
新時代倡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雖然班主任們都明白這一理論,但是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會存在忽視學生為主體的現象。必須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班主任是班級的絕對權威、不同學生不同對待方式等等。長此以往下去,對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都是極為不利的,這種忽視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方式,大大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四) 網絡和手機的普及給學生管理帶來挑戰(zhàn)
互聯(lián)網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青春期的學生往往缺乏分辨真假的能力,網絡傳播的信息有真有假,有好有壞。好的消息能使學生增長不少常識,但一些壞的,消極的信息則可能會影響孩子是否能正確認識社會,甚至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利于他們產生正確的價值觀。這個時期的孩子都處于青春期,對待新鮮的事物都還處于盲目跟風的時候,這一時期產生的消極影響會很容易對他們造成傷害。
二、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義
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的一線工作人員,學校應采取措施不斷加強班主任管理工作,引導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班主任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而且還要做好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橋梁作用。學校是一個象牙塔,學生與外界最好的溝通媒介就是班主任,一旦班主任在某方面的工作中出現問題,都可能給學生、家長、學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班主任的細致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三、 有效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對策
(一) 班主任要系統(tǒng)完善班級管理理論知識
個人方面,班主任在管理中必須不斷汲取全新的班級管理知識,使自己的理論思想不斷地擴充,樹立危機感,可以通過業(yè)余時間通過互聯(lián)網搜集相應的資料,將最新的班級管理知識結合自身的管理經驗轉化為自身的理論知識;班主任要及時總結日常的管理經驗,以身作則,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班主任還可以積極借鑒優(yōu)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經驗等。學校方面,可以加強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性的認識,聯(lián)系教育部門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加強班級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等。
(二) 班主任應規(guī)劃班級的發(fā)展目標
目前,班主任管理內容的不全,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個性發(fā)展,在班主任管理中,要對班主任管理目標進行強化,擴充班主任管理的內容,讓德、智、體、美、勞得到全方面發(fā)展,高度重視青春期學生的思想培育工作,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著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除此之外,班主任要適時與任課教師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差生的課堂表現,對每一個學生做到平等對待,因材施教。
(三) 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評價方式
首先,班主任必須與學生積極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采取正確方式解決,交流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高高在上的觀念,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溝通機制。其次,確立以學生的自主管理為重點,班主任從旁引導的管理模式,可以建立班委會,在班級中挑選出有管理才能的、學習熱情高、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依據學生個人特點任命相應的班干部,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最后,當學生犯了錯誤時,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批評與指責,更應該采取合理的談話方式來讓學生自主意識到錯誤,自主完善自我,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班主任應該多注意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染上一些不良習慣,比如遲到、曠課等,很多班主任對這類學生失去了耐心,置之不理甚至開除,這種現象如果班主任能夠多一份耐心或許能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四) 正確處理學生與網絡之間關系
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手機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方法,為學生溝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但是這同時也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帶來了挑戰(zhàn),教師需正確對待手機、網絡等現代交流工具。班主任應及時抓住班會的機會向學生介紹網絡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用網意識,提高學生分辨真假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用網習慣。課堂上如果出現玩手機現象,應及時制止,教育學生尊重課堂,尊重知識。
四、 結語
班級管理工作任重道遠,需要班主任緊跟時代步伐,提高新形勢下對學生發(fā)展的認識,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樹立正確的、科學的教育理念,順應班級管理的規(guī)律,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吸取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何楊.淺析高職院校班主任管理[J].教育時空,107.
[2]甄麗欣.探究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赤子,2014:170.
[3]趙至國.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對策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
作者簡介:
張世政,山東省煙臺市,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