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光唐
平日里,家里人手一部手機,只要有空,有事沒事總會微信聊天。即便是相隔千山萬水,仿佛近在咫尺。
突然間,這個須臾不可或缺的手機不辭而別,將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況?這不,就讓我碰上了。
那天雷陣雨,我在鄉(xiāng)下。早上打電話還好好的,突然間手機黑屏了。約好了今天下午有人給我寄發(fā)快遞,明天肯定到達。留下我這收件人的手機號碼,快遞員聯系不上我,將會遭遇怎樣的尷尬?我總不可能一天到晚在家等快遞員敲門啊。
萬般無奈,我冒雨返城,去長橋電信維修處,師傅診斷結論是屏幕壞了,必須更換。但是我的智能手機品牌老舊,屏幕難覓,無功而返。為救急,只好請人把智能手機卡裝入早已“退役”的老人機里,先湊合用上幾天。
我真無法想象沒有手機的日子,就像幾十年以前,人們還沒有發(fā)明手機,通信十分不方便,遠程的通信基本上只能依靠書信。再急的事情也不能馬上讓對方知道,八百里加急,飛鴿傳書又怎么快得過現在的電話呢?而現在,手機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們的通信變得輕松而又快捷。
說實在話,沒有手機的生活是怎樣的?一旦手機故障或者丟失,才會突然覺得手機在生活里的重要性。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對手機有多依賴?你的手機對你有多大意義?
我們拿著手機聯系著、交往著,將自己置身于網絡與技術的洪流中,迷失在一片虛假的繁榮里,自以為看到了全世界。但,真相呢?我們看不到身旁的人、路邊的景,只會用相機凝固光影,以此證明我來過、發(fā)生過,卻再不會寧靜地欣賞、慢慢地享受,只顧沉醉于一方屏幕中,困惑、迷茫、慌亂、忙碌。
其實,細細想來,沒有手機的日子并不可怕。遠離手機之后就能慢慢地用手觸碰每樣東西,用心體會周邊事物。讓所遇見的一花一樹一草一木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羨慕古時候的文人墨客,他們游歷的是人跡稀少的名山大川,吃的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雖然古人缺醫(yī)少藥,遇到疾病可能無法很好地應對,但我想他們的心靈是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或污染的。從古人的詩詞歌賦可以看出,雖然很多人生活貧苦,行走的路途艱辛,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是豐富而充實的。
沒有智能手機,正是浮躁而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中有效的調劑方式。我們可以看看手中的散文詩集,聞聞路邊小花的香味,遙望夜空中的一輪明月思念鄉(xiāng)愁,聽窗外嘩啦啦的雨聲啟發(fā)靈感。只要用心去體會,我們也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精神家園。
我的生活中可以沒有智能手機,這是內心長久以來所期待的。我想借一顆寧靜的心去體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