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建學 安徽省合肥市第55中學
“全國第十六屆《少兒美術(shù)》杯優(yōu)秀課例大賽”獲獎?wù)n例選登 拉,看他是怎樣表達動態(tài)的,好不好?生答:好??!學生各個神采奕奕,等待大開眼界。
教師出示未來主義畫派大師賈科莫巴拉的簡介及作品圖片《行走的狗和人》《在陽臺上奔跑的女孩兒》。
二、分析、比較和演示
師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答:小狗很多條腿,有很多重影樣的形。
師:沒錯,這就是未來主義所表現(xiàn)的動態(tài)。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讓我們先在紙上畫一畫。
學生練習起來,時間5分鐘,可以交流、討論。
師問:你們從大師賈科莫巴拉的作品得到了哪些啟發(fā),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生答:“我畫得有些亂?”“我的畫面感覺不像動態(tài)?”“我覺得畫面空了,不知怎樣豐富起來?”
教師出示大師賈科莫巴拉單色素描作品,讓學生感受畫面的變化。
師問:你能看到畫家是通過哪些變化來表達動態(tài)的呢?
生答:長和短、
粗和細、直和彎、緊和松……老師出示動態(tài)分解圖。
師問:沒錯,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也能觀察得到。那么,這些線條都是從哪里來的呢?
教師出示分解圖,并引導同學進行分析。哪個最能表達動態(tài)?這些線在畫面中象征什么?除了你們身邊的動態(tài),還有哪些可以動態(tài)選擇?這些動態(tài)都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發(fā)生的?當一個蘋果發(fā)生移動時我們?nèi)绾伟迅鞣N要素合并在一起?一個動態(tài)所能呈現(xiàn)的各種變化如何強調(diào)?
學生討論,并做出選擇。
師問:各種動態(tài)發(fā)生時的情況不同,表達時也需要變化嗎?如何變化呢?
生答:畫的線不同,多畫一些重疊,畫一些曲線……
教師總結(jié)重疊、交錯、組合的幾何空間特點。
師問:為什么要畫不同,還是他們本來就有區(qū)別?
生答:本來就有區(qū)別。
師問:對的,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感知,通過不同的圖形變化去嘗試表達不同感知的準確。你們準備就好了嗎?
三、強調(diào)和鼓勵
生答:好了,我們可以畫了嗎?
師問:大膽的表達,要用到合適的工具和材料,今天我們用炭筆來畫,炭筆用過嗎?
生答:沒用過?
師問:試一試,會有什么效果。
生答:很黑,太黑了!
師問:那要注意什么問題?
生答:要先輕一些,要先構(gòu)思好,要畫得準確
源起:“老師,我畫的《踢足球》好不好?”“老師,看我畫的小鳥生動不生動?”“老師,我畫的馬怎樣才能跑起來?”……三至五年級10歲左右的青少年兒童階段,會或早或遲地進入寫實前期或?qū)憣嵠?,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畫面的造型要求會逐漸提高,對以前作品的簡單表達不滿足。對于這種表達能力的增強,和對圖像的識別和領(lǐng)悟力加快的現(xiàn)象,美術(shù)教學自然也應(yīng)該給這年齡段的孩子提供更多參考。從藝術(shù)中立體、空間、構(gòu)成等理性思考也應(yīng)漸漸吸取營養(yǎng),為逐漸建立更為寬泛的審美眼界和創(chuàng)造意識,筆者試著讓學生向未來主義大師賈科莫巴拉學習,畫一畫動態(tài)的畫面,讓他們感受更復雜、更抽象、更有趣、更特別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接觸未來主義繪畫讓學生知道和了解有更多繪畫的表達方法。
2.讓學生體會未來主義畫派是如何將感知轉(zhuǎn)換成繪畫語言來表達的。
3.讓學生學會用動態(tài)連貫的視角觀察事物的變化。
4.讓學生體會用重疊、組合、交錯等手段來表達畫面。
教學重難點:
1.利用圖式的分解,讓學生理解感知覺是怎樣轉(zhuǎn)化成圖像的。
2.如何利用重疊、組合、交錯等形式來表達動態(tài)的美感。
3.列舉和欣賞大師賈科莫巴拉的作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中動態(tài)的表達。
4.積累用炭鉛的作畫方法的經(jīng)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跑步的人圖片
師問:同學們,你們能畫好跑步的人嗎?
生答:有點難,但看著圖,還是能畫出來的。教師播放一段單人跑步的視頻1分鐘
師問:請問,同學們能把這個人跑步的一連串動態(tài)畫出來嗎?
生答:這怎么可能(面面相覷),表示懷疑!
師問:你們看到的視頻和照相機可以做到,那誰能把動態(tài)畫出來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近代未來主義畫派大師賈科莫巴些……
師問:好,你們能畫好嗎?我期待看你們的表達。
四、感受、表達和分享
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快樂地嘗試著,葉靜詩同學舉手說:“老師,我畫完了。”教師很驚訝,走了過去,一看,是一片樹葉飄落的動態(tài),教師立即表揚同學的動態(tài)比較生動有詩意??墒牵x畫完、離未來主義畫派的綜合感受還有距離,于是老師讓學生幫忙給她一些建議,同學們大膽發(fā)言很快就指出了問題,除了物像自身的以外還有其他同時發(fā)生的感知。這些建議讓她醍醐灌頂,一下子又重新畫了一張。
當一張張作品完成的時候,很多學生自己都不相信是自己畫的,紛紛表示感嘆,有的興奮得手舞足蹈。
后記和反思
平面化、圖式化既是兒童畫的年齡段特點,也暗藏著固化、僵化的不足,作為小學階段的兒童在繪畫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孩子們只靠自身的悟性是很難有進展和突破的。通過未來主義畫派的學習,孩子們可以多一個側(cè)面理解繪畫,知道繪畫是造型的表達,而造型的表達又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感知表達方式。大多數(shù)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如果引導得當會提升一個或幾個檔次。由于是從圖式期轉(zhuǎn)變的過程,大多兒童已經(jīng)習慣了幾種表達模式,畫來畫去就那幾個題材,只那幾種方法,當他們接觸到未來主義后,會眼前一亮,覺得新奇,也促使他們會更多地主動尋求更多不同的表達方法,如立體主義畫派、超現(xiàn)實主義畫派等等,也就是說這節(jié)課同時也是為兒童打開一個寬闊的大門。
當然,這種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考慮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也要考慮到未來主義畫派知識的難度,多從生活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感知覺的能力,以體驗和感悟為根本,在循序漸進中,引導孩子找到方向,提高能力。
學生作品
暴風驟雨 劉思懿 10歲
電扇轉(zhuǎn)轉(zhuǎn) 岳巖 9歲
搖曳花朵 孫宇航 10歲
交響時空 周夢婷 11歲
光芒云端 張芳悅 10歲
瞬間的倒塌 莊宇洋 12歲
滑落瞬間 戴晨曦 10歲
綻放花朵 熊天宇 10歲
車輪滾動 熊夢瑩 1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