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霞
(南通市腫瘤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361)
乳腺癌在臨床中屬于婦科常見疾病,該疾病對女性患者的健康能夠造成嚴重影響,在此過程中極易對女性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當代社會,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使得乳腺癌發(fā)病率逐年提升,而且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發(fā)展趨勢。對于現代醫(yī)學而言,一般是通過手術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在此過程中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弊端,那就是手術會導致患者形體發(fā)生變化,并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使得患者的病情難以得到有效緩解。經過無數醫(yī)學專業(yè)的多年研究發(fā)現,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應用到乳腺癌患者的手術放療當中,能夠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并在此過程中使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诖?,本文主要選取從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某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進行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從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某院接受乳腺癌術后放療的100例患者進行分析研究。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將100例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為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5~70歲,平均年齡為(47.0±22.0)歲。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5~69歲,平均年齡為(47.0±22.0)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行乳腺癌手術后均接受放射治療,具體為:在做好保乳措施之后對于患者需要照射的部位應當是患側的整個乳腺,采用6Mv-射線,整個乳腺的照射劑量是5000cGy/5周,之后在手術瘢痕局部的腫瘤位置用12Mev電子射線進行1000cGy/5次/1周進行照射。對于發(fā)現腋窩淋巴結發(fā)現有超過四個淋巴結有癌細胞轉移的患者需要對鎖骨區(qū)域進行照射,主要照射劑量是5000cGy/25次/5周。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主要表現在:①患者在入院之后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乳腺癌患者因為在患病期間已經接受過多次化療、手術以及住院,所以對醫(yī)院環(huán)境已經漸漸有所熟悉,一般會提出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需要保持十足的耐心對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傾聽患者的需求并盡量予以滿足和理解,與此同時為患者營造更加舒適、整潔的環(huán)境,使得兩者能夠在此期間建立相對比較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能夠在此期間建立對醫(yī)護人員異性的信任[1]。②當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之前,對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因為疾病對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患者被迫需要將乳房進行切除,而因為疾病,身體功能難以保證其應有的完整性,進而讓患者逐漸產生自卑感,出現情緒不穩(wěn)定等情況,面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重視程度,適當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能夠在此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家屬、護理人員的關心和愛護,通過這些人員的積極和鼓勵,讓患者建立了一些對抗疾病的自信和堅定信念[2]。③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由于放射治療的次數和劑量逐漸增加,受到照射的皮膚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囑咐患者選擇質地比較寬松、柔軟的服裝[3]。④患者在結束放射治療之后對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當患者即將辦理出院手續(xù)時,需要耐心地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在此基礎上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表現在:作息時間、皮膚護理、乳房自我檢查等方面,對患者的病情及時關注[4]。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具體等級是滿意、一般、不滿意。
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數據輸入到SPSS20.0軟件包進行相應的統(tǒng)計與分析,計數資料利用卡方 進行檢驗,計量資料則用(±s)來表示,并以t完成相應的檢驗,判斷標準則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經比較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對照組相比相對較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 (%)]
優(yōu)質護理服務主要是將患者放在工作重心,在護理過程中給予患者一定的關懷和尊重,而護理人員將患者視為親人,和患者在溝通交流、悉心照料過程中和患者建立友好關系,讓患者能夠對醫(y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進而樹立對抗病魔的意志和決心,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適當地進行健康教育,盡可能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運用耐心地態(tài)度對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能夠盡可能轉變對乳腺癌的錯誤認識,積極配合治療[5]。尤其是在患者康復早期,需要對患者患肢功能鍛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教育,能夠減輕患者側肢水腫情況,促進患者乳腺癌術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6]。
在本次研究中對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比較適宜的,根據護理方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對照組相比較高,觀察組總滿意度是98%,對照組是66%,結果顯而易見。
總而言之,乳腺癌治療周期性較長,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的需求,盡可能得到滿足。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隨時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yī)生,讓患者能夠享受到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使其護理滿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