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正才 肖瑤
材料:蠶豆(干)120克,紅糖90克。
做法:將蠶豆洗凈后入砂鍋,倒入紅糖,再加清水1000毫升,先大火煮沸,再文火熬至約200毫升即可。1日2次,空腹飲下。連服3個月。
功效:本品有健脾除濕、利尿消腫的功效。適宜于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蛋白尿患者食用。
蠶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利尿、消水腫的功效?,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蠶豆中含有L-酪氨酸、多巴胺、磷脂、膽堿等有利于大腦和神經(jīng)組織的成分,蠶豆蛋白還有延緩血管硬化、降血壓而不降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的作用,特別適宜于腎動脈硬化引起的腎性高血壓。臨床發(fā)現(xiàn),本品不但能降壓消腫,還可使尿蛋白明顯減少。但對蠶豆過敏者則禁用。
材料:黃芪60克,鯉魚1條(約500克),蔥姜少許。
做法:鯉魚剖去肚腸、腮,抽去背筋,洗凈備用;選購內(nèi)蒙古產(chǎn)的上等黃芪切片洗凈后放入砂鍋,加水1000毫升,濃煎至500毫升后去芪渣,鯉魚入砂鍋煮熟即可。1日分次吃完。吃時湯中撒入蔥姜少許。
功效:本品有補氣健脾、統(tǒng)血攝精的功效。適宜于慢性腎炎有蛋白尿患者食用。
黃芪味甘性溫,含黃芪苷、谷甾醇、膽堿、黃酮類成分,是補氣提高免疫力的佳品,特別能補脾氣。中醫(yī)認為,脾有“統(tǒng)血”(指血液只在血管里流動而不溢出血管之外,包括血中的紅血球和蛋白質(zhì))的功能。黃芪補脾益氣,能使脾的“統(tǒng)血”功能充分發(fā)揮而防止血中蛋白質(zhì)流失,所以能控制腎炎蛋白尿。配鯉魚可以增強黃芪的補氣效力。
材料:活甲魚1只(約500克),冰糖50克。
做法:將甲魚宰殺去頭、腳爪及內(nèi)臟,洗凈置于盆中,加清水300毫升,放入冰糖,上籠蒸熟即成。吃甲魚肉、喝湯。每次吃肉50克左右,每日1次,余下的可放入冰箱保存。分多次吃完。
功效:本品有滋陰潛陽、攝精利尿的功效。適宜于慢性腎炎腎陰虛高血壓、蛋白尿、血尿而又水腫患者。
甲魚中富含優(yōu)質(zhì)的動物蛋白質(zhì),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E、微量元素鋅和硒等,是滋補腎陰的佳品。中醫(yī)認為,慢性腎炎病程較長,傷陰耗液,出現(xiàn)腎陰虛癥較多。陰虛易陽亢使血壓升高;陰虛生內(nèi)熱,熱傷血絡易致“腎不藏精”而出現(xiàn)血尿和蛋白尿,血中營養(yǎng)蛋白丟失,水溢肌膚便出現(xiàn)水腫。因此,只要補足腎陰,諸癥都可以緩解或消失。甲魚滋補腎陰之力甚強,配上涼性冰糖滋陰效果更佳。由于甲魚因含蛋白質(zhì)高,故慢性腎炎若有氮質(zhì)血癥者禁用。
材料:芡實200克,老雄鴨1只,調(diào)料適量。
做法:將老雄鴨宰后去盡毛、內(nèi)臟和尾撬部(腔上囊),洗凈備用;芡實淘洗凈后填入鴨腹內(nèi),一起放入砂鍋,加清水1500毫升,先大火煮沸,去浮沫后加入料酒、蔥段、姜粒、食鹽各少許,文火燉2小時至鴨肉、芡實爛熟即成。1只鴨分2~3天多次吃完,每周吃2只鴨,連吃3周以上。
功效:本品有健脾固腎、澀精利尿的功效。適宜于脾腎兩虛的慢性腎炎蛋白尿、水腫患者食用。
芡實味甘、澀,性平,有健脾利濕、固腎澀精的功效,即芡實既能利尿消腫,又不使尿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包括蛋白質(zhì)隨尿流失。配鴨肉清虛熱、利水濕,助芡實發(fā)揮補腎澀精、消水腫的作用。鴨肉中所含脂肪與橄欖油類似,有降膽固醇、防腎動脈硬化的功效;鴨肉蛋白質(zhì)和所含豐富的鐵、銅、鋅及B族維生素,還能夠防治腎性貧血。
材料:西芹100克,活地龍50克,調(diào)料適量。
做法:水產(chǎn)市場購鮮活食用蚯蚓,放入清水缸中養(yǎng)3天,最后一天滴入菜油少許,讓其吐盡泥土后撈出洗凈;西芹洗凈后莖切成段,備用;鍋中放菜油適量,燒熱后放姜粒少許爆香,入蚯蚓炒至半熟,再下西芹以及食鹽、白糖各少許,炒熟即成。佐餐食用,每日1次,連吃1周以上。
功效:本品有養(yǎng)陰益精、清熱利尿的功效。適宜于慢性腎炎蛋白尿和腎性高血壓屬內(nèi)熱較重者(舌紅苔黃)食用。
地龍即蚯蚓,中醫(yī)認為其性味咸、寒,有清熱息風、活血利尿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蚯蚓中富含蚯蚓酶,蚯蚓酶能使各種腎小球疾病包括慢性腎炎患者尿蛋白明顯減少,還能降低腎性高血壓。西芹富含芹菜素、葉酸和纖維素,與蚯蚓相配,可增強其降壓和減少尿蛋白的功效,其膳食纖維又可防止攝入過多高蛋白。